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出海是王道,创新是未来——下半年医药行业投资展望,来自养基场王场长。
作为很早就关注创新药投资机会的财经自媒体,最早一批跟着我们布局创新药的小伙伴,已经至少70%左右的收益了。因此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在大涨70%之后,创新药未来的空间如何?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下半年医药该如何投资。
1、国内市场天花板太低,出海才是王道
我们在做医药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出海才是王道。
很多人可能会说,中国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国内的医药市场应该大有可为才对,为什么还非要去出海呢?
老龄化会带来不断增长的医药需求不假,但也正因为老龄化,我国医保支付体系的压力不断增加,花钱就要更精打细算。按照最新的统计,2025年1-5月我国统筹医保基金收入为12295亿元,同比增长5.9%,而统筹医保基金支出为为944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2%。
就如同我每年都只有100元钱去买水果,但家里吃水果的人却越来越多,因此我只能去压低水果的价格,以求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水果。
如果你只有100元,想要让水果商大幅打折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你代表整个城市去买水果,手里攥着一个亿,那众多水果商一定会为了你的订单而打破脑袋,尽可能地压低价格。
而这就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有一个代替全国人民买药的机构——医保局,试图用一个较为稳定的支出,来满足全国人民不断上涨的用药需求,因此就要跟药企讲价。而这个讲价的过程,就是让整个药企闻之色变的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
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数据,2024年A股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速1.97%,是不是跟医保基金支出那1.2%的增速匹配上了。
而数据中所提及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89%,也证明了我们的结论,虽然老龄化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但国内医药市场收入的天花板其实很低,没有技术的药企就只能卷价格,结果就是营收可以勉强维持但利润率却不断降低。而出海,则是医药企业破局的关键。
本轮创新药的引爆点,也正是创新药企业通过 B D 交易,卖专利给外国大型药企,从而杀入了海外市场,打开了利润空间。
海外虽然美好,但也不是谁都能去的。相比于创新药,医药的其他细分子行业在出海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卡点:医院、药店、中药受制于先天条件很难出海;医疗器械、原料药在技术竞争力方面还略显不足; C X O 的竞争力倒是有的,却又不是那么不可替代,因此面临着关税、制裁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
综上,中国医药企业想要出海赚钱,就得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
2、想要顺利出海,创新才是未来
自由贸易,这个出自昂撒文化体系,常挂在欧美政客们嘴边的词,自诞生之日起,就既不自由,也不是贸易。
我强,所以我有自由贸易的权利,你弱,你就没有自由贸易的权利。100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是这样,5年前的芯片战争亦是如此,现在的全面关税战更是装都不装了。
所以,想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抢占海外市场,就一定要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而这一方面,创新药无疑走在各个医药细分行业的前面。
首先,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以十年计的过程,你可以同时种下一百棵树苗,但你仍然无法在明天获得果实。自2015年药政改革以来,中国的创新药企业经历了十年的研发,才终于在2024年开花结果,进入了收获期,目前全球3212个创新药管线中,中国在707个管线中研发进度排名世界第一,占比高达22%。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上每五款新上市的创新药中,就有一款是中国研发的。
而恰好当下海外跨国药企手中最赚钱的药,未来几年都会陆续面临着专利到期的问题,为了能保住自己的竞争力,海外跨国药企们自然乐于从中国药企手中购买已经进入临床期的研究成果。
不同于 C X O 这种从美国人碗里抢饭吃的行业,中国创新药企业卖专利给美国,暂时还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所以遭遇对等关税的风险也很低。
另外,连我们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国家更是如此。自2024年以来,关于对创新药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整体的宗旨就是,穷啥不能穷创新,即使当下的医保基金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也要把多的一半花在创新上。
3、多维度判断,创新药还有多少空间
那 B D 带来的上涨,已经使得港股创新药从底部反弹了100%多,创新药的未来还有多大空间呢?咱们先看看最确定的数据——已经卖出去的专利,在未来还能给创新药企业带来多少利润?
根据华福证券6月底的测算,自2020年至今卖出的专利,如果未来成果上市,中国创新药企业仍然能获得后端的销售分成,而按照不同研发周期的成功率来计算的话,过去5年卖出去的专利有望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带来588亿美元的销售分成,保守估计将带来5883亿的市值上涨空间。
华福证券做测算时,港股通创新药的总市值是18800亿,最近一个月涨了4450亿,因此仍然还有1400亿左右的上涨空间,大约6%左右。
可以看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连续上涨之后的创新药板块也算不上太贵,如果算上未来板块盈利的提升,以及市场回暖带来的估值提升,创新药行业的未来还是非常乐观的。
从估值分位数的角度来看,目前港股通创新药的市盈率 为40.56,处在2018年以来51.36%的分位数上,市净率为3.93,处在81.27%的分位数上。短期看不算便宜了,但长期看还谈不上过热。
综上,在国内市场想象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能力出海、受到政策扶持、进入收获期的创新药,仍然是医药投资中最值得关注的子板块,虽然短期涨幅较大,但调整充分后依旧可以进行布局。
对于其他细分行业,我认为也是有投资机会的,但没必要花费太大精力去做研究,通过指数去布局就好了。
最后还要多说一句,虽然我对创新药看好,但依旧建议大家做好资产配置,不要头脑一热,满仓追高。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出海是王道,创新是未来——下半年医药行业投资展望,来自养基场王场长。
作为很早就关注创新药投资机会的财经自媒体,最早一批跟着我们布局创新药的小伙伴,已经至少70%左右的收益了。因此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在大涨70%之后,创新药未来的空间如何?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下半年医药该如何投资。
1、国内市场天花板太低,出海才是王道
我们在做医药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出海才是王道。
很多人可能会说,中国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国内的医药市场应该大有可为才对,为什么还非要去出海呢?
老龄化会带来不断增长的医药需求不假,但也正因为老龄化,我国医保支付体系的压力不断增加,花钱就要更精打细算。按照最新的统计,2025年1-5月我国统筹医保基金收入为12295亿元,同比增长5.9%,而统筹医保基金支出为为944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2%。
就如同我每年都只有100元钱去买水果,但家里吃水果的人却越来越多,因此我只能去压低水果的价格,以求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水果。
如果你只有100元,想要让水果商大幅打折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你代表整个城市去买水果,手里攥着一个亿,那众多水果商一定会为了你的订单而打破脑袋,尽可能地压低价格。
而这就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有一个代替全国人民买药的机构——医保局,试图用一个较为稳定的支出,来满足全国人民不断上涨的用药需求,因此就要跟药企讲价。而这个讲价的过程,就是让整个药企闻之色变的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
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数据,2024年A股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速1.97%,是不是跟医保基金支出那1.2%的增速匹配上了。
而数据中所提及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89%,也证明了我们的结论,虽然老龄化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但国内医药市场收入的天花板其实很低,没有技术的药企就只能卷价格,结果就是营收可以勉强维持但利润率却不断降低。而出海,则是医药企业破局的关键。
本轮创新药的引爆点,也正是创新药企业通过 B D 交易,卖专利给外国大型药企,从而杀入了海外市场,打开了利润空间。
海外虽然美好,但也不是谁都能去的。相比于创新药,医药的其他细分子行业在出海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卡点:医院、药店、中药受制于先天条件很难出海;医疗器械、原料药在技术竞争力方面还略显不足; C X O 的竞争力倒是有的,却又不是那么不可替代,因此面临着关税、制裁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
综上,中国医药企业想要出海赚钱,就得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
2、想要顺利出海,创新才是未来
自由贸易,这个出自昂撒文化体系,常挂在欧美政客们嘴边的词,自诞生之日起,就既不自由,也不是贸易。
我强,所以我有自由贸易的权利,你弱,你就没有自由贸易的权利。100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是这样,5年前的芯片战争亦是如此,现在的全面关税战更是装都不装了。
所以,想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抢占海外市场,就一定要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而这一方面,创新药无疑走在各个医药细分行业的前面。
首先,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以十年计的过程,你可以同时种下一百棵树苗,但你仍然无法在明天获得果实。自2015年药政改革以来,中国的创新药企业经历了十年的研发,才终于在2024年开花结果,进入了收获期,目前全球3212个创新药管线中,中国在707个管线中研发进度排名世界第一,占比高达22%。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上每五款新上市的创新药中,就有一款是中国研发的。
而恰好当下海外跨国药企手中最赚钱的药,未来几年都会陆续面临着专利到期的问题,为了能保住自己的竞争力,海外跨国药企们自然乐于从中国药企手中购买已经进入临床期的研究成果。
不同于 C X O 这种从美国人碗里抢饭吃的行业,中国创新药企业卖专利给美国,暂时还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所以遭遇对等关税的风险也很低。
另外,连我们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国家更是如此。自2024年以来,关于对创新药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整体的宗旨就是,穷啥不能穷创新,即使当下的医保基金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也要把多的一半花在创新上。
3、多维度判断,创新药还有多少空间
那 B D 带来的上涨,已经使得港股创新药从底部反弹了100%多,创新药的未来还有多大空间呢?咱们先看看最确定的数据——已经卖出去的专利,在未来还能给创新药企业带来多少利润?
根据华福证券6月底的测算,自2020年至今卖出的专利,如果未来成果上市,中国创新药企业仍然能获得后端的销售分成,而按照不同研发周期的成功率来计算的话,过去5年卖出去的专利有望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带来588亿美元的销售分成,保守估计将带来5883亿的市值上涨空间。
华福证券做测算时,港股通创新药的总市值是18800亿,最近一个月涨了4450亿,因此仍然还有1400亿左右的上涨空间,大约6%左右。
可以看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连续上涨之后的创新药板块也算不上太贵,如果算上未来板块盈利的提升,以及市场回暖带来的估值提升,创新药行业的未来还是非常乐观的。
从估值分位数的角度来看,目前港股通创新药的市盈率 为40.56,处在2018年以来51.36%的分位数上,市净率为3.93,处在81.27%的分位数上。短期看不算便宜了,但长期看还谈不上过热。
综上,在国内市场想象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能力出海、受到政策扶持、进入收获期的创新药,仍然是医药投资中最值得关注的子板块,虽然短期涨幅较大,但调整充分后依旧可以进行布局。
对于其他细分行业,我认为也是有投资机会的,但没必要花费太大精力去做研究,通过指数去布局就好了。
最后还要多说一句,虽然我对创新药看好,但依旧建议大家做好资产配置,不要头脑一热,满仓追高。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73 Listeners
1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7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5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