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什麼才是教育的核心呢?本集podcast黃國珍老師特別分享《木偶奇遇記》的新寓意。沒想到耳熟能詳的童話,藏著AI時代下的教養新啟發。後半段還談到今年(112年)會考作文,又出了新高度,沒有題目只有圖表的題型,要怎麼樣用素養能力破解?
近期黃國珍老師在疫情解封後,拜訪了久違的馬來西亞教育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和台灣很不同,沒有政府的支持,全靠華教團體自製教學資源,但他們師們同樣關心AI時代,對教育是幫助,還是AI會取代教育?
「通常你問小朋友,木偶奇遇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很可愛的,大部分都會回答你,『不要說謊話 ,否則鼻子會變長』,但其實這故事有另外一層寓意是給大人和老師,也與AI時代底下的兒童教育,有很直接的關聯性。」
「小木偶經歷了三個階段,經歷挫折,最後他的學習,才具備成為一個人的條件。中間最有趣的就是會動的木偶,亂想、亂跑、想玩的階段。由此看,真正的學習是在錯誤中修正,
都是先學習,最後才落實,成為成長。」
「在AI時代底下,我們所期待的兒童,跟以前的兒童有沒有不一樣? 應該沒有不一樣。我們還是要培養出一個具有人性、有人的特質、有人的溫暖的生命。就像木偶變成的男孩,能夠同理、會反省、分辨是非。但因為時代不同,他具備的能力,又跟過去不太一樣。」
✅本集聆聽重點:
📌 AI帶給教育的是幫助,還是被取代的危機感?
📌當人類有了元宇宙 新課綱該怎麼設定
📌 AI時代下的兒童教育? 小木偶的故事藏解答
📌會考又見圖表式作文 三關鍵拆解
📌未來作文出題還有新高度? 哪些素養能力現在就要練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談人1:黃國珍老師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兼設計思考者。
透過一年200場演講與教育現場對話,深耕閱讀素養,為課堂注入跨域創意與深度思考,許願學生能成為「面對真實情境、解決真實問題」的終身學習者。
★對談人2:丘美珍老師
現任「品學堂」文化長,實際規劃並參與雙閱讀素養領域的教師硏習規劃。歷任記者、編者、作者、譯者、編劇,曾獲文化部電影優良劇本獎、基督教華文創作金獎。 策畫暢銷書《時間教會我們的事》,著有《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末來》與《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l 時代生存心法》。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Lu1MUH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L5Ykc
更多收聽連結:
https://linktr.ee/wisdomhall101
#黃國珍的podcast #馬來西亞教育 #兒童教育
#閱讀雙素養 #雙閱讀素養 #木偶奇遇記 #AI#會考作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