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投资实证

成长和幸福之前关键的距离在哪里


Listen Later

今天写一个我一直想写但没敢写的话题,一句对我影响很深的话。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觉得它对别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一直不敢写的原因是,总觉得自己现在没有能力把它写好,还需要积累和沉淀。当我半年内在第四本书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是时候了。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从 George Mumford 的 "Mindful Athlete",英文原文如下: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翻译过来就是: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那里。

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已经不可考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QI 上的考证(见阅读原文)。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句话,它有关觉知、有关成长、有关由内向外,把我最近几年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自己的成长以及冥想的经历,都用一句话穿了起来。

有趣的是,这句话不断出现在我接下来读过的书中,包括《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被讨厌的勇气》、《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如果说《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和《Mindful Athlete》都是有关冥想,还有情可原。另两本书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联:《被讨厌的勇气》在讲阿德勒心理学,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则有关个人行事原则和习惯的建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柯维博士,这样形容他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后带来的冲击:

我反复玩味这段文字,它主要阐释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理念: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这个理念在我头脑中产生的影响是难以言喻的。虽然一直接受着自我决定论的教育,这句话——“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仍让我感到一股全新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我觉得它像是一个素未谋面的新事物,引发了我内心的革命,而且恰逢其时。 

在反思中,这句话开始对我的生活模式产生影响。我仿佛跳出了自己的角色,成了一个旁观者,身处那段距离中来观察源自外界的刺激。我可以选择甚至改变回应的方式,还可以选择接受或者至少影响这种刺激。这种内在的自由感令我狂喜。

最近一年,我也经常体会过这样的感觉,自己仿佛能跳出自己的角色,飘在空中,成为一个旁观者。当外界的刺激产生的时候,这段距离给了我自由和平静。

我很尊敬的冥想导师 —— Joseph Goldstein 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Responsive, do not Reactive",其实也在讲这个距离(Space)。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很多应激反应(Reactive)—— 战或逃(Fight or Flight),这些应激反应可以帮助人类躲避外在危险,更好的保护自己。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应激反应是为了完成生存和繁衍的任务,但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更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外界的刺激(Stimulus),能够在本能的应激反应(Reactive)之前,给自己一段距离,选择合适的回应方式(Responsive),我们就能寻找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举一些每天都会发生的例子:

当你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拿起手机刷一下朋友圈,这是来自大脑的刺激。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马上拿起手机刷一会儿。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短暂的愉悦后会很空虚,知道继续看书会有更大的愉悦感,于是你选择用继续看书来回应(Responseive);

当别人在讨论中指出你的问题或是批评你做的不对,你感受到自己被冒犯、高大形象岌岌可危。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明知自己错了但依然防卫性的讨论。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找到什么是正确的“比捍卫"自己是正确的",要重要的多,于是你选择接受对方的批评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脑海中不停萦绕最近发生的一件令人懊恼的事情,让你无法专心工作或生活。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继续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但你能做到的是过好现在这个时刻,继而去影响旁边的人或事,从而引发更多积极的变化,于是你选择积极主动、专注当下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看到朋友圈里一片哀嚎,当你被告知中国要崩溃了,股市要跌到2000点。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点一下清仓卖出的按钮。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金融市场总会有春夏秋冬,你知道自己投资的初心是中国经济的增长,而这并没有改变,于是你选择继续持有、甚至加大买入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开车的时候被旁边野蛮并线的司机惹毛,你觉得你需要使劲按下喇叭然后追上去。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追上去开一下斗气车。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这种情绪一会儿就会过去,而斗气车引发交通事故的结果是既危险又耽误时间,于是你选择平静的让他并线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写的公众号文章或者做的产品被别人夸奖,你的内心充满了被认可的喜悦。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一遍一遍的查看、回忆那些赞扬的细节;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被认可是追寻内心的结果,但如果一味期待、甚至迎合别人的夸奖有可能丧失继续追求自我的勇气,也有可能故步自封不再敢挑战,于是你选择忘记这些赞扬、继续寻找内心来回应(Responseive);

…...

这样的刺激、距离、回应,在我们每天会有很多很多,而幸福、自由和成长,就存在于这个距离中。

Joseph Goldstein 形容那些在刺激(Stimulus) 和回应(Response)之前找到距离(Space)的人会感觉到 Bliss 的状态,这和柯维博士形容自己的感受时用的词是一样的。

Bliss: reach a state of perfect happiness, typically so as to be oblivious of everything else.

这种状态,这个距离,也许需要我们一生的时间去寻找。

首先,你需要觉知。

你需要能觉知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本能的应激反应(Reactive)之前觉知到,这样才能给自己留出一段距离(Space)。无论是禅修、冥想,都是在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我喜欢一个比喻,情绪好比墨镜,大多数人都是在带着这个墨镜在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做出反应。觉知,可以让你摘掉墨镜,用你的内心,去看更真实的世界,去做出更好的回应。

其次,由内向外。

摘掉情绪的墨镜后,你选择的回应(Responsive)方式,是由你的内心(Inner Mind)所决定的。这个内心,是指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指你的行事原则和习惯,是指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如果想做出更好的回应,就需要更好的内心,你需要用开放的心态、不断成长。

西方有句话:上帝行事由内而外,尘世行事由外而内;东方也有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写的比较长,最后总结一下:人生的自由、幸福、和成长,存在于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如何觉知刺激的到来,如何延长那个距离,如何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美、纯净、通透,从而更好的由内向外,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而幸福和自由的秘密,就在这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孟岩投资实证By Elan孟岩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孟岩投资实证

View all
疯投圈 by 黄海、Rio

疯投圈

108 Listeners

故事FM by 寇爱哲

故事FM

893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17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00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11 Listeners

起朱楼宴宾客 by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45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57 Listeners

面基 by 面基

面基

21 Listeners

厚雪长波 by 雪球官方账号

厚雪长波

8 Listeners

投资ABC|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 by 有知有行

投资ABC|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

21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48 Listeners

自习室 STUDY ROOM by 不好惹的娃娃脸

自习室 STUDY ROOM

84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44 Listeners

游荡集 by 许知远漫游记

游荡集

2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