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辑已完结】
孟岩,投资16年,个人历史年化收益长期保持在20%左右。与大多数⼈不同,他认为A股⽐美股更适合投资,为了证明这⼀点,他从2017年9月开始每周公布买卖操作。
用750万的真金白银陪你穿越牛熊。
... more
今天分享我最近读过的一本有趣的书 ——《数字游戏》。先从电影《点球成金》说起。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在电影中,比利·比恩用比尔·詹姆斯的理论,把概率理论和数据统计分析带进了棒球运动。与天价购买大牌球星的传统棒球哲学不同,他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努力寻找被传统棒球界忽视的数据角度,挖掘出一批由于种种原因被严重低估的球员。
这些或老迈、或姿势怪异、或私生活混乱的球员组成的球队,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一举打破了纽约洋基队的记录,创造了美国职棒历史最长的 20 连胜。
在电影之外,波士顿红袜队的新任老板约翰·亨利在被比利·比恩拒绝后,重金聘请了棒球数据专家 —— 比尔·詹姆斯,希望把奥克兰运动家队的魔球理论移植到到波士顿红袜队中。两年后,波士顿红袜队打破了贝比鲁斯魔咒,时隔 84 年重新获得了总冠军。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我脑海中马上浮现的问题就是,魔球(Moneyball)理论是不是可以运用到足球运动上?
我是阿森纳的球迷,而且我一直认为阿森纳的前主教练阿尔塞纳·温格是足球圈里最接近比利·比恩理念的主教练。
温格特别喜欢买入价格“便宜”的“好”球员,并发掘出他们的天分。法布雷加斯、图雷、阿德巴约、纳斯里,都是这种哲学的代表。相比金元足球的代表球队曼城和切尔西,阿森纳显得格格不入,枪手迷们只能“每日坐在树上”,感叹“最强之人已在阵中”。
遗憾的是,虽然场面行云流水,被誉为华丽足球的代表,但教授的球队从来没有能获得代表最高荣誉的欧洲冠军杯,前些年更是每年只能争夺英超第四名。
相比棒球,基于概率和数据统计的魔球理论是不是无法在足球界展现它的魅力?
刚好我最近读到一本有趣的书 —— 克里斯·安德森和戴维·沙利合著的《数字游戏》,我觉得我可能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克里斯和戴维认为,足球基本上是一项 50:50 的运动。一半靠运气,一半靠实力。
先来看一张图。
克里斯和戴维分别统计了足球、手球、篮球、橄榄球以及棒球的比分结果,同时收集了来自 20 个博彩投注中心的数据。他们想知道,这些精明的庄家事先看好的球队,有多少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手球、篮球和橄榄球比赛中,事先被看好的球队,获胜的概率将近 70%,棒球也维持在 60%。而足球,只有可怜的 52%。
换句话说,比起任何其它运动,偶然性在足球运动中起到的作用更大。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足球比赛中的进球太稀少了。
来看第二张图。
克里斯和戴维收集了篮球、冰球、足球、橄榄球 2010 到 2011 两年的进球数据。为了让这几项运动中的进球数可以比较,他们做了相应的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不赘述)。
不出所料,篮球是进球之王,进球数远远高于其他运动。相比之下,足球的进球数最低,并且远远低于其它所有运动。
举个例子:算上所有级别的联赛,英格兰联赛平均每场的进球数是2.66个。(这个数据相当稳定。上个赛季、这个赛季、下个赛季,你都会看到 1000 个左右的进球)。
接下来,克里斯和戴维又引用了拉姆斯团队的研究成果。拉姆斯和他的团队观看了将近 2500 个进球的视频录像,并将所有的“幸运”进球进行记录。最后,他们发现,44.4%的进球可以定义为 “幸运” 进球。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稀少的进球,再加上进球本身的偶然性,极大的提高了足球比赛结果的偶然性。
如此高的偶然性,让魔球理论的发挥空间大打折扣。
比起其他任何运动,足球更配得上那句话:足球是圆的。
当然,我想这也是足球运动成为世界第一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正如克里斯在书中所说:
尽管从广义上来说,足球和很多其他运动都类似,但它又迥然不同。足球由偶然的事件(进球)所定义,而进球又存在于不计其数的无关事件之中,像铲球、传球和手抛界外球。足球的独特之处就在这里。决定比赛胜负的事件很少发生,但是场上其他一类的活动(比如传球)却总在发生。也许就是这样的物以稀为贵——努力和进球数的不对等——才使得足球如此摄人心魄。
除了高偶然性,魔球理论的应用还面对另一个难题:足球运动中,球员的表现更依赖于集体和团队。
换句话说,相比棒球和美式橄榄球,足球运动员的“即插即用”性不足。
如果你没看懂我在说什么,想想梅西在阿根廷国家队和巴塞罗那队截然不同的表现就明白了。
先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在一场比赛中,一个队员平均的持球时间为53.4秒左右,带球跑动的距离只有191米。
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意料?
一场比赛下来,球员和球在一起的时间不足1分钟,差不多是整场比赛的1%;一名球员平均每场比赛的跑动距离是11公里,而他带球跑动的距离只占其中的1.5%左右。
因此,每一名球员单独给比赛结果带来的影响,比起其他运动,要小的多。根据克里斯和戴维的统计,在篮球比赛中,超级巨星在球队中的作用占20%;而在足球比赛中,最伟大的球星,在团队中的作用也只有9%。
相比每个球员个体,球队的短板和球队间球员的化学反应,对比赛的影响更大。
意大利著名的教练萨基为了让他的两个超级巨星巴斯滕和古利特认识到这一点,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我选了5个球员:吉奥瓦尼·加利镇守球门,前面还有塔索蒂、马尔蒂尼、科斯塔库塔和巴雷西。而对面迎战的10位球员有古力特、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维尔迪斯、埃瓦尼、安切洛蒂、科隆博、多纳多尼、朗迪诺蒂和曼纳里。
他们有15分钟的时间,向我的5位球员发起进攻。而唯一特殊的规则就是,如果我们拿到了球权,或是他们丢了球,那么对方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半场,中线后10米重新开球。我总是如此试验,而他们从未打进过一粒进球。一次都没有。
10个单兵作战的巨星战队,最终败给了5个球员组成的、通过精彩的战术将彼此能力发挥到极致的球队。
正因为如此,像《点球成金》里那样:“把球员买过来,马上派上场,他们的才能和表现随时可以被完整的转移”,这一套,在足球世界里行不通。这里,更重要的,是弥补球队的短板,是战术、是配合、是球员间的化学反应。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魔球理论那一套在足球世界完全不可行。其实并不然。
虽然足球是一项 50:50 的游戏,但至少我们还有 50% 的地方可以努力。我们无法控制运气,无法控制场上发生的很多意外事件,但剩下的 50%是由每只球队所决定的。
大到聪明的花钱、挑选真正适应球队的球员、认真的训练和研究战术、培养球员间的化学反应,小到每一场比赛的排兵布阵、利用好每一场比赛的三个换人机会。尽量少的失球、把每一场平局变成一场胜利,多获得几个积分,掌控属于自己的 50% ...
这里都有很多数据和概率可以比传统方式做的更好的地方。这本书也给出了很多的建议,非常有趣。推荐大家看看。
最近这周在外出差,见各种朋友的过程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
对股市怎么看?
接下来还会涨吗?
据说今年的走势是 N 字形,接下来要跌了,你觉得呢?
大家的情绪切换能力真的太快了,就在几个月前的 1 月份,大家讨论的都是业绩暴雷、经济崩溃;过年回来,股市短短时间上涨了 30%+,大家觉得 3500 点以前毫无压力,纷纷看到 5000 点;一周的调整过后,情绪又转换了,据说上涨就此结束了 ...
说实话我没什么看法。所以我每次都用 LaoK 的那句话来回应:
Don't Know & Don't Care
不预测、只应对,是我的投资观。
当然,这又会回到我的公众号里经常被问到的另一个问题:
难道一直不卖出吗?不卖出怎么获利呢?
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在做“且慢”之前,我的所有资金是直接投资股票的。那时候我也会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你什么时候会卖?
有三种情况我会卖出:
第一种,买错了(或者逻辑变了)。
这种情况很简单,就是买入的逻辑变了、甚至错了。这种情况下,不管你买入后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应该果断的卖出。
有趣的是,有些时候你买的逻辑错了,短期反而赚钱了。即使是这样,你也应该选择卖出。因为这样赚到的钱,并不是你的系统内的钱,无法重复。
第二种,变贵了。
这种情况也很简单,好公司还需要好价格。如果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内在价值,我会选择卖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只股票多贵是泡沫,其实很难判断。不过,中国股市的波动太大,所以出现集体性泡沫的时候(比如 2007年、2015 年)选择卖出,出错的概率会比较低。
第三种,有更好的标的。
如果你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而手头有没有额外的现金,就可以卖出现在的股票去买入更好的标的。比如你发现了一个公司的预期收益率是 25%,你现在手上的公司的预期收益率是 15%,你就可以卖出现在持有的公司,买入另一个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你究竟有没有能力去判断两个不同的公司未来预期收益率的差别。我做过很多这样的交易,最后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我仔细的回顾过我自己投资 10 多年股票的账单,获利最多的一只股票是格力电器(举例,并非推荐)。原因特别有意思,是因为我一直卖不出去。
1)格力电器的经营一直很好,不断超过市场预期;
2)市场给于格力电器的估值一直很低
我第一次购买格力电器的股份是在 2008 年,从那时候开始市场就一直认为空调会很快达到天花板,同时格力的业务也不够酷、没有想象力,所以一直给于格力很低的估值。恰恰是由于格力的估值一直很低,同时经营又很优秀,所以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卖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笔投资享受到了格力的每年业绩的增长,我 “被动”、“不小心”的完成了一笔优秀的投资。
这期间我也买过茅台、腾讯这样的优秀企业,但都因为我自以为是的认为 "太贵了" 而卖飞了 ...
利益披露:这里仅是举例,并非推荐。我目前扔持有部分格力电器,72 小时内没有交易的计划。
股票投资如此,基金投资也是如此。
我觉得大多数时候卖的理由也是这三点:
第一种,买错了(或者逻辑变了)。
对于指数基金,买入逻辑出错的概率会小很多。但也有可能有一些情况,比如指数基金对于指数的跟踪有明显的问题,那么应该选择卖出;对于主动型基金,其实投资的是基金经理的理念。如果基金经理变更、或者基金公司灵魂人物离开,都可能是卖出的理由;
第二种,变贵了。
未来某一天,如果再出现类似 2007 年或者 2015 年那样的集体性泡沫,就应该赎回基金收回现金;
第三种,有更好的。
也可以叫再平衡。例如指数型基金投资,可以根据不同指数的价格和预期收益率,卖出一只、买入另一只,做适当的再平衡,这样在降低波动的同时提高整个组合的投资收益率。
如果这些条件一直没有被触发呢?看看上面的例子就好了。
如果经济一直在增长,又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持有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无论是直接投资股票,还是间接通过基金投资股票,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赚公司成长的钱。
这些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里,上至 CEO、下至每个员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创造社会价值背后带来的公司盈利的增长,才是我们赚到的最“大”的钱。
2019年4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公募基金统计数据。截至2月末,公募基金的资产合计达到了 14.29 万亿,创下历史最高。
“维基揭秘”的柯智华老师做了一个解读,希望通过这个数据来分析基民的投资行为,很有趣。
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析,这个数据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公募基金总资产的增长,既包括基民的申购,也包括资产本身的上涨;
2)公募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既包括普通散户基民,也包括机构。
解决第一个问题,柯老师用了基金份额而非净值,这样就去除了资产本身的上涨。
解决第二个问题,柯老师做了一个近似的假设。因为机构对 ETF 份额的申赎更多的体现在股票型基金份额上,因此他用混合型基金份额来进行观察。
先来看从 2018年9月 到 2019年2月 的情况。
在最近半年的时间里,混合型基金份额从 14411.01 亿份减少至 13775.52 亿份,基民连续 6个月 净赎回。
其中,2018年9月至12月,A股频创新低,基民的净赎回呈缩小趋势;而从2019年1月份开始,股市大幅上涨,净赎回则显著增加。
柯老师对比了上一轮牛市的情况,见下图。
上一轮牛市从2014年9月起步,11月沪港通进一步点燃了市场气氛,12月上证指数单月上涨了 20%。从9月到11月,基民一直在净赎回,直到12月,才扭转为小幅的净申购。
再来看上一轮牛市最顶峰的三个月,从4月到6月。当时股市的估值已经非常贵,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适合投资的时间段。
但基民的行为呢?
2015年5月混合型基金份额的净申购为 6703.42 亿份,是 2014年12月的 600 倍,是上月末混合型基金总份额的 67%,而这个总份额可是积累了将近 20年的时间。
这张表可以完美的解释公募基金行业那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基金赚钱(基金业绩持续上涨,年化收益 16%)而基民却在赔钱,因为大部分的基金份额都申购在了市场最高最高的山顶上。
这样贵的估值,这样的天量净申购,是典型的财富毁灭。
你也许也会奇怪,那2014年11、12月的时候,明显市场进入牛市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赎回呢?
很简单。如果你穿越回 2014年的11、12月,你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2009年之后,被套牢的投资者们已经忍了5年,在这期间涨了又跌回去的情况也有过几次。现在好不容易赚钱了,不跑恐怕又要跌回去了。谁知道后面是大牛市呢?
而这些赎回的投资者,大多数又在2015年的牛市山顶追进去了。
你也许还会奇怪?市场已经那么高了,泡沫那么严重,为什么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去买呢?
很简单。如果你穿越回 2015年的5月,你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14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被认为还会更高,“今天不买就错过了此生最大的投资机会”,你的资产每天都在上涨,对面的同事又多赚出一辆车 … 你还能忍得住吗?
下面这张图是我之前的周报中手绘的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你认为上面的文字是要论证现在处于牛市初期,那么你错了。
我想说的是,2014年11月牛市初期净赎回的基民,和2015年5月牛市顶点天量净申购的基民,背后的行为,是因为没有锚。
“锚”的本意是船停泊时所用的工具,没有锚,遇到风浪船就无法停泊。“锚”也通常会比喻为我们做事的依据和原则,有了锚,你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干什么。
你也许并不同意:干什么?来股市当然是为了赚钱的。
那就换个说法,我的意思是,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并不知道股市中的钱是如何赚到的。
比如说,来说说我的“锚”:
1)投资股市获利的根源是位于国民经济头部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这个值大概是年化 8% - 12%;
2)买的太贵是亏损最大的根源。一笔好的投资,在买的时候已经锁定了收益率;
3)除非市场估值太高、或者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不轻易卖出,做时间和好企业的朋友。
当然,有了“锚”,你还需要克服自己的情绪,在贪婪和恐惧的时候,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做出错误的行为。
说来说去,还是格雷厄姆那句话。
最后悄悄说一句,我让且慢的伙伴算了一下且慢用户的总持有份额的情况。
答案不说你也猜的出来:没有净赎回。
那是一条斜向右上方、没有回撤的曲线。
最近和且慢的运营小伙伴交流的时候,聊到两个来自客户的问题,挺有代表意义的,今天来聊聊。
问题1:“ 你们为什么那么爱教育用户?为什么不能顺着用户的需求?且慢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吗? ”
问题2:“ 不用说那么多了,我完全信任且慢,就告诉我怎么投就可以了。 ”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且慢确实是以用户为中心。而且我们从心底认同,给用户创造价值是一切的源泉。只有解决了用户的需求,创造了社会价值,才能获得想匹配的商业上的回报。
但从另一个角度,投资和其它的任何产品都不太一样。很多用户其实“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牛市中后期用户蜂拥而至冲进来想赚钱的时候,他大概率赚不到钱;而当大家被坏消息吓坏了不敢投资的时候,确实赚钱最好的时机。
熊市避之不及、牛市趋之若鹜,这是来自人性深处的“需求”,但这样的需求并不能帮助用户赚到钱,反而可能会亏大钱。
且慢希望创造的价值是,能够在 A股 这样波动巨大的市场中,帮助用户在一个长周期内(3 - 5年),获取 8% - 12% 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
且慢的使命是帮助大家管好每一笔钱,让大家放下焦虑、全情生活。
先来说说为什么会焦虑?
我觉得,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对未知、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放下焦虑,一方面是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对各种不确定性做好应对的准备。
和很多人不一样,且慢不希望大家“盲目”信任。无论是“四笔钱”的理念,还是具体的投资策略,我们都希望和你分享策略的原理、投资的大道。和你一起成长。
芒格说:“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这句话看似矛盾,但直击本质。
投资的大道很简单,长期投资、低买高卖。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熊市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次不一样”,钻石底下还有底;牛市的时候你也会觉得“这次不一样”,未来黄金十年。
只有你内心理解了投资的大道,建立了一套知识体系,并且能良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做好投资。而这,来源于你自身的成长和提高。
熊市买买买,牛市管住手。这种信任来源于E大等主理人,来源于且慢,但更多是来源于成长后的你自己。
“透明”、“大道”、“白盒”是且慢的关键词,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和你一起成长。这个过程很长,但只有始于理解、才能最终信任。
投资如此,保险也如此。
且慢保险的定位是四笔钱中的“护钱” —— 是花今天确定的“小钱”换取未来可能的一笔应急的“大钱”。这样当我们遭遇重大风险时,才能有钱可用,不会从有钱变没钱。
市场上的保险服务很多,但我们还是坚持在这个“快”的时代,用“慢”的方式,和你一起你学习保险的“大道”、帮助你了解且慢的保险观和产品选择逻辑。
最后推荐且慢的小伙伴们精心准备的保险训练营,如果你对保险感兴趣,欢迎参加。
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科学实验证明,人的脑海中每天会产生 4万 个念头。
这些念头,或回忆、或憧憬、或悔恨、或焦虑,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晚上下班开车回家,脑子完全没有在驾驶上,开到家后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
心不在焉的和别人吃饭,吃了很久,却不知道饭菜的滋味;
工作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股市行情,时不时打开行情软件看看涨了多少、跌了多少;
拿起手机,本想查一个信息,顺便打开了朋友圈刷一下,点进了一篇公众号文章 … 等回过神来回来的时候,已经忘了刚才要查什么。
在投资理财这件事儿上,就更是如此。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脑海中时不时冒出这样的想法:
买基金的这笔钱半年后就要用了,那时候股市还没涨怎么办?
朋友圈里面都说牛市已经来了(2个月前他们还说中国要崩溃了),据说这是普通人的第 8 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我是不是应该全仓搏一把?
刚看完《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要是这事儿发生在我身上,家里该怎么办?
最近暴雷的P2P 平台这么多,我那几笔投资还能收回来吗?
在这样的念头包围下,人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充满浮躁和焦虑的。内心不平静的时候,你无法看清真相,更无法去感受生活。
在《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对徒弟说:
“ 你的思绪就像这池水,朋友,
稍有外界触动就很难清澈透明,
可如果让它静下来,
答案顿时变得清晰了 ”
乌龟大师所说的,就是我们最近一直在说的,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找到那段距离。
很多修行的人,谈到开悟后感受的时候,都会说世界变得明亮而色彩丰富了。
其实,并不是他们的视力变好了,而是因为他们“摘下了情绪的墨镜”。除去了脑海中的杂念,这个充满各种细节的世界,会像被放大了一样,重新映入你的眼帘。你会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我非常喜欢美国篮球名人堂教练 John Wooden 的一句话: Be quick but don't hurry (快、但别急)。
我认为这句话也许是最好的 “且慢” 两个字的英文翻译。
“且慢” 并不是慢,更不是佛系。“且慢” 其实是快,是“不急”后反而带来的快。
没有了“急”,你会更清晰的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更加好的做出应对,反而会更快。
科比在形容他在场上的 Zen Time(禅定时刻)的时候说,真正进入状态的比赛,并不是脑海中想着“这儿有一个机会”,“那儿有一个机会”,“今天自己得分能不能创新高”,真正的比赛,是 “打开自己的身体,让比赛走进来”。
篮球之神乔丹则是这样说的:
The crowd gets quiet, and the moment starts to become the moment for me . . . that’s part of that Zen Buddhism stuff. Once you get into the moment, you know when you are there. Things start to move slowly, you start to see the court very well. You start reading what the defense is trying to do.
“ 当你进入那个状态,你听不到场边的噪音,场上的一切也慢下来,就像慢动作一样,你可以看到所有的细节,你甚至知道防守球员想要做什么 ”。
我很喜欢他们的形容:并不是你在比赛,而是你打开身体,让比赛走进来。你只是心无旁骛、身心俱在的做好自己最佳的应对。
在《原则》的前言中,达利欧说:“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载着我们顺流而下,遇到现实,需要决策,但我们无法停留,也无法回避,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 ”
我觉得他说的也是一样的。
做好你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在,克服情绪的侵扰,专注在每一个当下,顺着时间之河顺流而下,做出最好的应对。
生活会给出最后的答案。
2005年,摇滚群星为了纪念唐朝乐队的贝斯手张炬,推出了一张专辑《礼物》,其中收录了许巍的《光明之门》。
这首歌的第一句是这样的:
“ 我经过着生活,还是生活经过我 ”
14年前,当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是 “ 我经过着生活 ”。
14年后,当我再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明白了,是 “ 生活经过我 ”。
她经过科比,产生了无数经典的瞬间和单场81分的神迹;
她经过许巍,产生了《曾经的你》中 "DiLiLiLiDiLiLiLiDala" 的神来之笔;
她经过达利欧,产生了桥水这样特立独行的公司;
她经过张小龙,产生了 Foxmail、QQ 邮箱、微信;
她经过我们每一个人,产生了一段代码、一篇文章、一个投资策略、一个产品、一家公司 ......
回到且慢。
我们憧憬 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们不因理财而焦虑,可以更好的专注当下,安心工作,享受生活。
无论你是程序员、律师、医生、企业家,我们一直希望帮你提供安心的投资策略和理财方案;没有排行榜、不做净值估算,从基金组合平台到严选策略、用心陪伴,我们一直做的都是希望帮助你放下焦虑,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工作和生活中。
但这还不够。
我们希望再往前走一步,将个人资金和具体的策略匹配起来,帮助用户管好每一笔钱。
“活钱管理”、“稳健理财”、“保险保障”、“长期投资”,基于“四笔钱”的且慢 4.0 是我们最新的答卷。
管好生活中的每一笔钱,放下焦虑,全情生活。不懊悔、不纠结,笃定、平和,全心投入当下,做出最好的应对。
生活会给出最后的答案。
最近重读了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出版于1989年,到今年刚好30周年。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读过一次,读的懵懵懂懂,完全没有留下印象。因为最近经常在不同地方看到这本书的引用,于是买来重读。
书大好,强烈推荐。我在这个实证里面经常提到的 “以终为始”、“要事优先” 也都包含在柯维博士的七个原则之中。
除了7个习惯(原则),柯维博士在书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都强调了 Inside Out(由内向外)的重要性。“Inside Out”是这本书的基础,是七个习惯的起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品质。在柯维博士看来,内是品德、是原则,这是决定人生的根本。
柯维博士研究了美国立国200年来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他发现前150年的论著强调品德(Character Ethic),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典范。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成功因素的基本观念,从品德(Character Ethic)转变为个人魅力(Personality Ethic),即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其它各种为人处世的技巧。
柯维博士借用梭罗的比喻 —— “一棵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他认为形象、行为、态度、技巧就是枝叶,思维方式和品德才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因此他主张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生活原则。
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BTW:上帝和菩萨也同意 —— 上帝行事由内而外,尘世行事由外而内;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Inside Out,由内向外”,是我认为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运行方式。
分别拿我们熟悉的 “投资”、“薪酬”、“企业” 来举例说明。
今天写一个我一直想写但没敢写的话题,一句对我影响很深的话。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觉得它对别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一直不敢写的原因是,总觉得自己现在没有能力把它写好,还需要积累和沉淀。当我半年内在第四本书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是时候了。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从 George Mumford 的 "Mindful Athlete",英文原文如下: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翻译过来就是: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那里。
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已经不可考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QI 上的考证(见阅读原文)。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句话,它有关觉知、有关成长、有关由内向外,把我最近几年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自己的成长以及冥想的经历,都用一句话穿了起来。
有趣的是,这句话不断出现在我接下来读过的书中,包括《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被讨厌的勇气》、《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如果说《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和《Mindful Athlete》都是有关冥想,还有情可原。另两本书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联:《被讨厌的勇气》在讲阿德勒心理学,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则有关个人行事原则和习惯的建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柯维博士,这样形容他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后带来的冲击:
我反复玩味这段文字,它主要阐释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理念: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这个理念在我头脑中产生的影响是难以言喻的。虽然一直接受着自我决定论的教育,这句话——“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仍让我感到一股全新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我觉得它像是一个素未谋面的新事物,引发了我内心的革命,而且恰逢其时。
在反思中,这句话开始对我的生活模式产生影响。我仿佛跳出了自己的角色,成了一个旁观者,身处那段距离中来观察源自外界的刺激。我可以选择甚至改变回应的方式,还可以选择接受或者至少影响这种刺激。这种内在的自由感令我狂喜。
最近一年,我也经常体会过这样的感觉,自己仿佛能跳出自己的角色,飘在空中,成为一个旁观者。当外界的刺激产生的时候,这段距离给了我自由和平静。
我很尊敬的冥想导师 —— Joseph Goldstein 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Responsive, do not Reactive",其实也在讲这个距离(Space)。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很多应激反应(Reactive)—— 战或逃(Fight or Flight),这些应激反应可以帮助人类躲避外在危险,更好的保护自己。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应激反应是为了完成生存和繁衍的任务,但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更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外界的刺激(Stimulus),能够在本能的应激反应(Reactive)之前,给自己一段距离,选择合适的回应方式(Responsive),我们就能寻找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举一些每天都会发生的例子:
当你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拿起手机刷一下朋友圈,这是来自大脑的刺激。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马上拿起手机刷一会儿。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短暂的愉悦后会很空虚,知道继续看书会有更大的愉悦感,于是你选择用继续看书来回应(Responseive);
当别人在讨论中指出你的问题或是批评你做的不对,你感受到自己被冒犯、高大形象岌岌可危。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明知自己错了但依然防卫性的讨论。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找到什么是正确的“比捍卫"自己是正确的",要重要的多,于是你选择接受对方的批评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脑海中不停萦绕最近发生的一件令人懊恼的事情,让你无法专心工作或生活。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继续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但你能做到的是过好现在这个时刻,继而去影响旁边的人或事,从而引发更多积极的变化,于是你选择积极主动、专注当下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看到朋友圈里一片哀嚎,当你被告知中国要崩溃了,股市要跌到2000点。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点一下清仓卖出的按钮。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金融市场总会有春夏秋冬,你知道自己投资的初心是中国经济的增长,而这并没有改变,于是你选择继续持有、甚至加大买入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开车的时候被旁边野蛮并线的司机惹毛,你觉得你需要使劲按下喇叭然后追上去。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追上去开一下斗气车。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这种情绪一会儿就会过去,而斗气车引发交通事故的结果是既危险又耽误时间,于是你选择平静的让他并线来回应(Responseive);
当你写的公众号文章或者做的产品被别人夸奖,你的内心充满了被认可的喜悦。这时,你可以应激反应(Reactive),一遍一遍的查看、回忆那些赞扬的细节;你也可以在觉知后给自己一段距离(Space),你知道被认可是追寻内心的结果,但如果一味期待、甚至迎合别人的夸奖有可能丧失继续追求自我的勇气,也有可能故步自封不再敢挑战,于是你选择忘记这些赞扬、继续寻找内心来回应(Responseive);
…...
这样的刺激、距离、回应,在我们每天会有很多很多,而幸福、自由和成长,就存在于这个距离中。
Joseph Goldstein 形容那些在刺激(Stimulus) 和回应(Response)之前找到距离(Space)的人会感觉到 Bliss 的状态,这和柯维博士形容自己的感受时用的词是一样的。
Bliss: reach a state of perfect happiness, typically so as to be oblivious of everything else.
这种状态,这个距离,也许需要我们一生的时间去寻找。
首先,你需要觉知。
你需要能觉知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本能的应激反应(Reactive)之前觉知到,这样才能给自己留出一段距离(Space)。无论是禅修、冥想,都是在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我喜欢一个比喻,情绪好比墨镜,大多数人都是在带着这个墨镜在看外面的世界,然后做出反应。觉知,可以让你摘掉墨镜,用你的内心,去看更真实的世界,去做出更好的回应。
其次,由内向外。
摘掉情绪的墨镜后,你选择的回应(Responsive)方式,是由你的内心(Inner Mind)所决定的。这个内心,是指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指你的行事原则和习惯,是指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如果想做出更好的回应,就需要更好的内心,你需要用开放的心态、不断成长。
西方有句话:上帝行事由内而外,尘世行事由外而内;东方也有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写的比较长,最后总结一下:人生的自由、幸福、和成长,存在于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如何觉知刺激的到来,如何延长那个距离,如何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美、纯净、通透,从而更好的由内向外,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而幸福和自由的秘密,就在这里。
今天分享三个有关 6年 的故事。
第一个6年的故事:
91岁高龄的“褚橙”的创始人 —— 褚时健去世了,朋友圈里看了很多悼念褚老的文章。
褚老前半生被称为烟草大王,曾是云南红塔集团的董事长。尽管这是他事业的一座高峰,但坦言我并不欣赏这段经历。“Do good to do well, or to do well to do good”,“先做大、再做对” 还是 “先做对、再做大”,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但出狱后褚老的选择着实震撼了我。2002年,一个70多岁的老人,选择做一件至少需要 6年 才能看到结果的事情。我经常说具有长期视角的人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可是换位思考,自问自己 70 岁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做出同样时间尺度的选择,我可能还是会摇摇头。
第二个6年的故事:
我想起另一个 “6年”。
这个 “6年” 来自我最喜欢的电影 —— 《肖申克的救赎》。
“ 只写了 6 年 ”
蒙冤入狱的安迪·杜佛兰希望(Hope)在监狱中建造图书馆,被典狱长拒绝后,决定每周给州长写一封信寻求经费支持。尽管所有人都认为这并不可能,而且寄出的信也没有丝毫回应,但他始终坚持。当州长终于受不了回信的那一天,安迪笑的很开心,说道:“我只写了6年”。
接下来,安迪又花了6年,把每周一封信改成两封。州议会终于知道他没这么容易打发,最终通过决议每年支付500美元,用于肖申克监狱图书馆的建设。
与此同时,安迪花了 19 年,凿开了瑞德(安迪在狱中的好友)认为600年也无法凿开的墙壁,重获自由。
再说第三个 “6年”。
A股的牛熊周期,差不多是 5 - 7 年,刚好也是 6年 左右一个轮回。且慢上的权益型策略,我们都不停的提示投资者要用至少 3 - 5 年以上不用的闲钱,这是因为至少需要 3 - 5 年,才能有较大的概率,来获取较高的长期收益率。
而A股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们,是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尺度来看待投资这件事呢?
10年?6年?1年?还是1个月?
“挨打的时候不想在,吃肉的时候不缺席”,这恐怕是很多人的希望。
可是,凭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可以不用写6年的信就得到建造图书馆的经费呢?
我们为什么可以不经过6年的风吹日晒就可以收获漫山遍野的褚橙呢?
我们为什么可以不经过熊市的播种,就在牛市大赚一把呢?
春节之后股市快速上涨,涨出了很多段子。上周看到一个好玩儿的:“谁说A股没有慢牛,15年就是”。哭笑不得。
最近的几篇文章都在回答现在“应不应该卖”、“适不适合买”的问题,比如“反弹什么时候结束?”,“选择焦虑,是因为不知道去哪儿”。
今天的文章是另一个思考的角度。当你有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 我投资的时间尺度是多久? ”
如果你是以10年,甚至5年的时间尺度来看待投资这件事,并且知道现在的股市依然处在不贵的状态,你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的眼中有6年后漫山遍野、丰收的褚橙,有6年后熙熙攘攘、秩序井然的图书馆,你就会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写到最后,想起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一句话:
我6岁临摹,50岁作品出版,但到70岁还没画出值得一提的画;73岁约略掌握草木虫鱼的结构,希望到80岁我有长足的进步,90岁时更能参透万物,100岁时达到炉火纯青境界,110岁时就能信手拈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若够长寿,可证此言不虚。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时间尺度。
这周被问到几个问题,都和“选择”有关。
“ 且慢的很多商业选择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偏执,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 去年初,把用户推到其它平台去买基金的时候(兴全合宜),你们背后的考虑是什么?有纠结吗? ”
“ 孟总,我底部加大了投入,目前赚了 15% 了,什么时候可以止盈 ?”
这三个问题分别来自同行和用户。
三个问题角度不同,但都和“选择”有关。
且慢的理念是帮助大家“放下焦虑”,而如何“选择”和“取舍”,恰恰是造成焦虑的来源之一。
这三个问题,面对不同的提问者,我用了同样的四个字来回答:
以终为始。
先说前两个问题。
对于且慢,我们很清楚我们想要什么,也知道我们希望看到的美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这句话出自我上周末在公司年会上的演讲:
“ 我们憧憬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们可以不因理财而焦虑,可以更好的专注当下、安心工作、享受生活。 ”
这句话描述了且慢希望建造的理想国。且慢不去做很多东西,是因为那些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当然,你还需要思考几个问题。第一,你的理想国是不是符合大道,是不是符合投资的大道,是不是符合万物的大道;第二,既然是商业公司,你需要想清楚这件事情的商业价值有多大。你是否能很好的匹配股东、员工以及用户的关系。是否能和他们一起搭建一个长期稳定的价值体系。
如果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就可以很坚定的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就可以在每天的工作中,在纷繁复杂的各种选择中,做出决定。
且慢过去做出的,以及将来依然会做出的那些看似“偏执”的选择,只是这个逻辑下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再说第三个问题。
“ 孟总,我目前赚了 15% 了,什么时候可以止盈 ?”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想要什么?你投资的目标是什么?
且慢倡导的投资理念,是用长期不用的钱,用尽可能便宜的价格去买到优质的资产,从而长期获取中国经济增长的果实。
如果这个目标也是你的目标的话,那判断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现在是收获的时间吗?
如果反弹结束跌下去,我们可以买到更多的资产;
如果牛市来了,资产的价格大大超越了本身的价值,那就在高估阶段卖出,提前兑现收益;
如果牛市不来,资产的价格会按照上市公司资产回报率来增长,大概是年化 8% - 12% 的样子。那还卖什么呢?这不就是我们希望获得的吗?
所谓的止盈,是希望卖了之后,跌下去再买回来。
可以做到吗?
即使这次做到了,可以每次都做到吗?
基金行业总有些很奇怪的创新,比如“目标盈”(给账户设置一个止盈的目标,比如 15% 或者 20%,然后自动提示用户卖出)。
这符合“投资的大道”吗?
在震荡市、牛市初期、牛市末期,都用一个统一的收益率标准来作为卖出标准,这科学吗?
如果牛市初期的时候,按照 15% 所谓的目标止盈法止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在各个选择中摇摆、愈发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要去哪儿,不知道究竟想要什么。
“选择”是取舍的过程,让我们焦虑和纠结的,其实是“舍”掉的东西。
这个世界很公平,有“舍”才有“得”。
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的知道自己想去哪儿,就不会对“舍”那么焦虑,因为那些即使得到了,也不是你想要的。况且,它很有可能去影响你真正想要的。
这样,你就能有勇气的做出“忠于内心”的选择,也能在做出选择后的执行过程中“全情投入、纵情向前”。
以终为始 —— 这四个字,也许是解开很多问题的钥匙。
今年2月份,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了最新一年的“投资圣经”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昨晚大致读了一遍,今年的信对我最有启发的是这句话:“忘记树木,专注于森林”(Focus on the Forest, Forget the trees)。
先来看看巴菲特和芒格是怎么说的:
Investors who evaluate Berkshire sometimes obsess on the details of our many and diverse businesses – our economic “trees,” so to speak. Analysis of that type can be mind-numbing, given that we own a vast array of specimens, ranging from twigs to redwoods. A few of our trees are diseased and unlikely to be around a decade from now. Many others, though, are destined to grow in size and beauty.
翻译如下:
在评估我们的业务时,投资者有时候会太过沉迷于我们的业务细节 —— 那些经济“树木”。但是考虑到我们拥有的树木标本的丰富性,从桂枝到红木,这样的分析方式会把你搞蒙。我们拥有的一些树木可能会生病,也可能十年后都不再存在。然而,更多的其它树木,一定会繁茂生长,生生不息。
Fortunately, it’s not necessary to evaluate each tree individually to make a rough estimate of Berkshire’s intrinsic business value. That’s because our forest contains five “groves” of major importance, each of which can be appraised,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in its entirety. Four of those groves are differentiated clusters of businesses and financial assets that are easy to understand. The fifth – our huge and diverse insurance operation – delivers great value to Berkshire in a less obvious manner.
翻译如下:
很幸运,如果希望毛估估伯克希尔的内在商业价值,我们并不需要一棵树、一棵树的进行评估。这是因为我们的“森林”中包含五种重要的“树林”,每一种都可以相对准确的进行评估。其中四种“树林”是差异化的、易于理解的企业和金融集团。第五种 —— 是我们庞大而多样化的保险业务,它以一种不太明显的方式,给伯克希尔提供价值。
在分析伯克希尔的五个重要的“树林”之前,巴菲特再次提醒了大家伯克希尔进行资产配置的首要目标: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全部或者部分具有良好的经济特征,并且被优秀的管理人所管理的企业。
接着,巴菲特逐一分析了伯克希尔的五个重要的“树林”:
第一个树林,伯克希尔森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 伯克希尔控制的很多非保险业务(通常持股为 80% - 100%)。这些子公司去年共赚取了 168亿 美元;
第二个树林,伯克希尔排名价值第二的树林,是持股在 5% - 10% 左右的股票组合。这部分股权投资在年底的时候价值为 1730 亿美元;
第三个树林,伯克希尔与其它方共享的公司,比如 Kraft Heinz 的 26.7%、Berkadia 的 50% 等。这部分树林在2018年的税后利润为 13亿 美元;
第四个树林,伯克希尔在2018年底持有的 1120亿 美元的美国国库券以及其它现金等价物,还有另外 200亿 美元的固定收益产品。巴菲特认为这种树林的一部分是不可动用的,比如将用来防范未知灾难的现金等价物;
第五个树林,伯克希尔所拥有的一系列非凡的保险公司。巴菲特称之为“浮存金”,而这部分树林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无成本(甚至更好)的资金,成为了滋养前四种森林的资金来源。
这是今年的年报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它让我们站在巴菲特和芒格的上帝视角,对伯克希尔这个金融集团的业务进行分析。没有这个视角,很多时候都是在盲人摸象。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找到了伯克希尔的问题,其实是非常细枝末节的点,根本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这段话重新提醒了我们 “抓大放小” 的方法论。
上周看了一篇文章(见阅读原文),讨论巴菲特作为世界首富,旗下有那么多的企业,是如何能做到每周有那么多时间读书的。文章中最重要的结论是 —— “少即是多”、做减法。
既然 20% 的事情决定了 80% 的结果,那就应该努力找到,并且专注在那 20% 的事情上。
“专注于森林、忘记树木”,是从另一个角度,找到 20% 重要的事情。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很多方面。
比如放在建立或者分析投资系统上。
一个好的投资系统,“大道”的部分会决定结果的 80%,而一些细节的操作对结果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最近有人发给我一篇文章,作者对“长赢指数投资计划”进行了显微镜般的分析,试图证明其中的几笔操作并不完美、可能不应该这样操作,从而得出整个策略不好的结论。
对于这个问题,巴菲特的这段话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当我们对一个投资策略去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去关注什么是“森林”?什么是“树木”?一些树木终究会死去,但森林会生生不息。同理,不可能每一笔操作都能做到精准、完美。但一个符合“大道”的策略,最终会获得良好的、可预期的投资收益。
当拿着显微镜去查看每一颗树木的时候,是否有想过站的高一些,看看的森林是什么?150份是什么样的森林?每月发车是什么样的森林?资产配置是什么样的森林?一片森林中可能每棵树木都健康吗?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做到每一笔操作都精确完美吗?
不止是投资,做公司、做产品也是如此。
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这本书中说,
在一个新点子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先要甄别一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思考。如果只是把事情从9分变成了9.5分,这就是花很大力气去做小数点以后的事,没什么太大用处。可我看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公司都在努力做小数点以后的事。
小数点以后的事,就像巴菲特比喻中的树木,是活是死、并不会对整个森林带来影响。
而哪些才是“森林”?这是真正重要的事。
忘记树木,专注于森林。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4 episodes available.
102 Listeners
524 Listeners
37 Listeners
262 Listeners
232 Listeners
41 Listeners
246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71 Listeners
2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