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跳梁小丑: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出自《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出自《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自《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出自《庄子 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自《庄子·逍遥游》: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心如死灰: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出自《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出自《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出自《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踌躇满志: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出自《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出自《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出自《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出自《庄子 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呆若木鸡: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出自《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失之交臂: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出自《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出自《庄子 知北游》:“人生,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出自《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出自《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东施效颦: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出自《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出自《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出自《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出自《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落雁沉鱼: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自《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大难临头:大灾大祸降临头上。出自《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分庭抗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出自《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出自《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