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張元植:「如果一直讓自己維持在安全的保護膜裡,一切都很安全,但你也不會有新的成長和突破。我希望生命持續有新的事物、有活水進來,所以我會設法不斷地去跨出一小步一小步。」
\n\n
鄭麗君:「就像登山一樣,登頂不一定是登山的全部,對人生而言,成功也不是唯一的目標。過程中的歷練,會帶來生命的養分和力量。」
\n\n
你是否曾經想要走出生命常軌,去經歷一場冒險,不論是嘗試一項新的挑戰,或者選擇一場遠征,為著一個未知的結果,一心一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而在冒險的過程中,人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n\n
思想操場第五集,主持人鄭麗君與登山家張元植透過「冒險」的視角,深入對談「自由」的意義與實踐,從攻頂的撤退到自我的探索,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到台灣探險文化的反思,在人生與山谷間的冒險旅途上,我們如何領略並活出自由?
\n\n
來賓介紹:
\n張元植,登山家。13歲接觸登山,21歲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15歲登頂北美最高峰丹奈利,18歲成為台灣最年輕的南美最高峰登頂者,25歲登上人生第一座8千公尺——布羅德峰,至今累積近20座海外攀登經歷,海拔遍及4千至8千公尺。期許自己做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更自由地在山中遊走。張元植於報導者的專欄文章請見報導者網站。
\n\n
本集重點:
\n02:01\u30002020年6月張元植和夥伴呂忠翰出發攻頂K2,後來止步於8200公尺。決定撤退的當下是什麼樣的心情?會不會有所遺憾?
\n06:09\u3000登山運動與生死息息相關,元植在死亡界線之前,生命追求的是什麼?如何在冒險突破和自我保護之間保持平衡?
\n11:44\u3000元植希望成為「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登山領域所謂的自由如何界定?要通往這樣的自由,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與條件?
\n21:56\u3000登山者征服的是世界還是自己?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為何?
\n29:46\u3000如何反思當代台灣的探險文化、山林教育,以及我們面對山林的態度?
\n44:00\u3000推薦一本思考探險必讀的書:克拉庫爾(Jon Krakauer)《阿拉斯加之死》
\n\n
延伸聆聽:
\n鄭麗君由法文原著直譯並親聲演繹
\n經典名著《小王子》有聲書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n每週四上線全新一集
\n歡迎追蹤關注,開啟小鈴鐺,給予五星評價
\n\n
製作人:周郁然
\n錄音師:劉寶苓
\n攝影師:王漢順
\n\n
鏡好聽全新改版上線!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立即訂閱《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免費下載《鏡好聽》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張元植:「如果一直讓自己維持在安全的保護膜裡,一切都很安全,但你也不會有新的成長和突破。我希望生命持續有新的事物、有活水進來,所以我會設法不斷地去跨出一小步一小步。」
\n\n
鄭麗君:「就像登山一樣,登頂不一定是登山的全部,對人生而言,成功也不是唯一的目標。過程中的歷練,會帶來生命的養分和力量。」
\n\n
你是否曾經想要走出生命常軌,去經歷一場冒險,不論是嘗試一項新的挑戰,或者選擇一場遠征,為著一個未知的結果,一心一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而在冒險的過程中,人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n\n
思想操場第五集,主持人鄭麗君與登山家張元植透過「冒險」的視角,深入對談「自由」的意義與實踐,從攻頂的撤退到自我的探索,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到台灣探險文化的反思,在人生與山谷間的冒險旅途上,我們如何領略並活出自由?
\n\n
來賓介紹:
\n張元植,登山家。13歲接觸登山,21歲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15歲登頂北美最高峰丹奈利,18歲成為台灣最年輕的南美最高峰登頂者,25歲登上人生第一座8千公尺——布羅德峰,至今累積近20座海外攀登經歷,海拔遍及4千至8千公尺。期許自己做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更自由地在山中遊走。張元植於報導者的專欄文章請見報導者網站。
\n\n
本集重點:
\n02:01\u30002020年6月張元植和夥伴呂忠翰出發攻頂K2,後來止步於8200公尺。決定撤退的當下是什麼樣的心情?會不會有所遺憾?
\n06:09\u3000登山運動與生死息息相關,元植在死亡界線之前,生命追求的是什麼?如何在冒險突破和自我保護之間保持平衡?
\n11:44\u3000元植希望成為「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登山領域所謂的自由如何界定?要通往這樣的自由,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與條件?
\n21:56\u3000登山者征服的是世界還是自己?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為何?
\n29:46\u3000如何反思當代台灣的探險文化、山林教育,以及我們面對山林的態度?
\n44:00\u3000推薦一本思考探險必讀的書:克拉庫爾(Jon Krakauer)《阿拉斯加之死》
\n\n
延伸聆聽:
\n鄭麗君由法文原著直譯並親聲演繹
\n經典名著《小王子》有聲書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n每週四上線全新一集
\n歡迎追蹤關注,開啟小鈴鐺,給予五星評價
\n\n
製作人:周郁然
\n錄音師:劉寶苓
\n攝影師:王漢順
\n\n
鏡好聽全新改版上線!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立即訂閱《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免費下載《鏡好聽》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5
1212 ratings
張元植:「如果一直讓自己維持在安全的保護膜裡,一切都很安全,但你也不會有新的成長和突破。我希望生命持續有新的事物、有活水進來,所以我會設法不斷地去跨出一小步一小步。」
\n\n
鄭麗君:「就像登山一樣,登頂不一定是登山的全部,對人生而言,成功也不是唯一的目標。過程中的歷練,會帶來生命的養分和力量。」
\n\n
你是否曾經想要走出生命常軌,去經歷一場冒險,不論是嘗試一項新的挑戰,或者選擇一場遠征,為著一個未知的結果,一心一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而在冒險的過程中,人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n\n
思想操場第五集,主持人鄭麗君與登山家張元植透過「冒險」的視角,深入對談「自由」的意義與實踐,從攻頂的撤退到自我的探索,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到台灣探險文化的反思,在人生與山谷間的冒險旅途上,我們如何領略並活出自由?
\n\n
來賓介紹:
\n張元植,登山家。13歲接觸登山,21歲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15歲登頂北美最高峰丹奈利,18歲成為台灣最年輕的南美最高峰登頂者,25歲登上人生第一座8千公尺——布羅德峰,至今累積近20座海外攀登經歷,海拔遍及4千至8千公尺。期許自己做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更自由地在山中遊走。張元植於報導者的專欄文章請見報導者網站。
\n\n
本集重點:
\n02:01\u30002020年6月張元植和夥伴呂忠翰出發攻頂K2,後來止步於8200公尺。決定撤退的當下是什麼樣的心情?會不會有所遺憾?
\n06:09\u3000登山運動與生死息息相關,元植在死亡界線之前,生命追求的是什麼?如何在冒險突破和自我保護之間保持平衡?
\n11:44\u3000元植希望成為「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登山領域所謂的自由如何界定?要通往這樣的自由,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與條件?
\n21:56\u3000登山者征服的是世界還是自己?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為何?
\n29:46\u3000如何反思當代台灣的探險文化、山林教育,以及我們面對山林的態度?
\n44:00\u3000推薦一本思考探險必讀的書:克拉庫爾(Jon Krakauer)《阿拉斯加之死》
\n\n
延伸聆聽:
\n鄭麗君由法文原著直譯並親聲演繹
\n經典名著《小王子》有聲書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n每週四上線全新一集
\n歡迎追蹤關注,開啟小鈴鐺,給予五星評價
\n\n
製作人:周郁然
\n錄音師:劉寶苓
\n攝影師:王漢順
\n\n
鏡好聽全新改版上線!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立即訂閱《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免費下載《鏡好聽》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張元植:「如果一直讓自己維持在安全的保護膜裡,一切都很安全,但你也不會有新的成長和突破。我希望生命持續有新的事物、有活水進來,所以我會設法不斷地去跨出一小步一小步。」
\n\n
鄭麗君:「就像登山一樣,登頂不一定是登山的全部,對人生而言,成功也不是唯一的目標。過程中的歷練,會帶來生命的養分和力量。」
\n\n
你是否曾經想要走出生命常軌,去經歷一場冒險,不論是嘗試一項新的挑戰,或者選擇一場遠征,為著一個未知的結果,一心一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而在冒險的過程中,人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n\n
思想操場第五集,主持人鄭麗君與登山家張元植透過「冒險」的視角,深入對談「自由」的意義與實踐,從攻頂的撤退到自我的探索,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到台灣探險文化的反思,在人生與山谷間的冒險旅途上,我們如何領略並活出自由?
\n\n
來賓介紹:
\n張元植,登山家。13歲接觸登山,21歲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15歲登頂北美最高峰丹奈利,18歲成為台灣最年輕的南美最高峰登頂者,25歲登上人生第一座8千公尺——布羅德峰,至今累積近20座海外攀登經歷,海拔遍及4千至8千公尺。期許自己做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更自由地在山中遊走。張元植於報導者的專欄文章請見報導者網站。
\n\n
本集重點:
\n02:01\u30002020年6月張元植和夥伴呂忠翰出發攻頂K2,後來止步於8200公尺。決定撤退的當下是什麼樣的心情?會不會有所遺憾?
\n06:09\u3000登山運動與生死息息相關,元植在死亡界線之前,生命追求的是什麼?如何在冒險突破和自我保護之間保持平衡?
\n11:44\u3000元植希望成為「一個更自由的攀登者」,登山領域所謂的自由如何界定?要通往這樣的自由,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與條件?
\n21:56\u3000登山者征服的是世界還是自己?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為何?
\n29:46\u3000如何反思當代台灣的探險文化、山林教育,以及我們面對山林的態度?
\n44:00\u3000推薦一本思考探險必讀的書:克拉庫爾(Jon Krakauer)《阿拉斯加之死》
\n\n
延伸聆聽:
\n鄭麗君由法文原著直譯並親聲演繹
\n經典名著《小王子》有聲書
\n\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n每週四上線全新一集
\n歡迎追蹤關注,開啟小鈴鐺,給予五星評價
\n\n
製作人:周郁然
\n錄音師:劉寶苓
\n攝影師:王漢順
\n\n
鏡好聽全新改版上線!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立即訂閱《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免費下載《鏡好聽》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2,311 Listeners
6,671 Listeners
34 Listeners
11 Listeners
721 Listeners
61 Listeners
1 Listeners
4 Listeners
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3 Listeners
2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