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节目由Supra和Cryptoria共同呈现。
这是Layer 1系列的第七期,我们和大家聊一下如何给区块链项目进行估值。传统金融有DCF、市盈率等成熟模型,但加密市场的估值一直是个难题。现在业界使用三大估值框架:REV模型通过链上现金流进行估值;货币溢价理论专门针对比特币货币属性资产;预期安全需求模型基于网络安全价值进行定价。我们用这些框架实际分析了比特币、以太坊、Solana和Supra等项目的估值水平。
1. 为什么Layer 1需要估值框架
- 传统金融有成熟的DCF、市盈率等估值模型
- 加密市场缺乏统一的估值标准,大多只能做相对比较
- 基金经理需要基准线来判断资产的内在价值vs市场价格
2. REV(真实经济价值)模型:区块链的现金流分析
- 核心逻辑:真实经济价值 = 交易费用 + MEV小费
- 类似传统金融的DCF模型,通过现金流进行估值
- 以太坊REV计算:基础费用 + 优先费用 + Blob费用 + MEV小费
- Solana REV计算:基础费用 + 优先费用 + Jito费用
实际案例运算结果:Supra:107.6倍REV;Solana:45倍REV;以太坊:26倍REV;Tron:25倍REV
3. 货币溢价理论:比特币专属模型
- 适用范围:目前仅适用于比特币
- 核心概念:资产获得超越效用价值的货币属性溢价
- 黄金类比:工业价值1000-2000亿美元 vs 货币价值22万亿美元
- 比特币国家战略储备地位支撑其货币溢价
4. 预期安全需求模型(EDSM):最复杂的框架
- 理论基础:Layer 1价值由经济安全总需求驱动
- 正循环机制:更多用户→更高安全需求→更高代币价格→更强安全性
- 计算公式:安全预算 = 网络总价值 × 通胀率 + 交易总费用
- 比特币案例:年安全预算约10亿美元
- 模型优势:考虑Layer 1与Layer 2的共生关系
- 主要缺陷:存在"鸡和蛋"的循环论证问题
5. 三种模型的估值上限对比(以以太坊为例)
- REV模型:以太坊需要产生超过顶级公司的现金流才能实现10倍增长
- 货币溢价模型:以太坊需要在货币属性上与比特币/黄金竞争
- 安全需求模型:以太坊需要保护超过黄金价值的经济活动
6. 实用投资建议
- 敏感性分析:用不同REV倍数(26倍-45倍)测试项目估值区间
- 对比成熟链条:新项目倍数过高可能存在投机泡沫
- 混合估值:实际代币价值反映多种模型的加权结果
- 基本面vs投机:当前大部分Layer 1估值更多基于未来预期而非现有REV
市场仍处于寻找合理估值框架的早期阶段。REV模型相对成熟且易理解,货币溢价专属比特币,安全需求模型概念先进但实操复杂。
Massari报告Three Ways to Value a Layer-1: REV, Monetary Premium, and Security Demand
01:08 估值框架的重要性
02:15 传统金融vs加密市场的估值差异
07:12 真实经济价值模型(REV):真实经济价值详解
15:21 主要Layer 1的REV倍数对比
18:36 如何用REV倍数判断项目估值水平
21:57 REV模型的优势和传统估值类比
24:15 货币溢价理论:比特币的独特地位
26:29 预期安全需求模型(EDSM)
35:19 三种模型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41:11 不同估值框架暗示的增长上限
45:28 实际投资中的混合估值策略
47:18 估值工具的实用建议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估值、REV模型、EDSM、货币溢价、安全需求、基本面分析、投资、比特币、以太坊、Solana、Tron、Supra、MEV、Jito、决策
赞助商Supra
官方推特: @SUPRA_Labs
中文推特: @SUPRA_ZH
微信公众号:Supra中文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5
33 ratings
本期节目由Supra和Cryptoria共同呈现。
这是Layer 1系列的第七期,我们和大家聊一下如何给区块链项目进行估值。传统金融有DCF、市盈率等成熟模型,但加密市场的估值一直是个难题。现在业界使用三大估值框架:REV模型通过链上现金流进行估值;货币溢价理论专门针对比特币货币属性资产;预期安全需求模型基于网络安全价值进行定价。我们用这些框架实际分析了比特币、以太坊、Solana和Supra等项目的估值水平。
1. 为什么Layer 1需要估值框架
- 传统金融有成熟的DCF、市盈率等估值模型
- 加密市场缺乏统一的估值标准,大多只能做相对比较
- 基金经理需要基准线来判断资产的内在价值vs市场价格
2. REV(真实经济价值)模型:区块链的现金流分析
- 核心逻辑:真实经济价值 = 交易费用 + MEV小费
- 类似传统金融的DCF模型,通过现金流进行估值
- 以太坊REV计算:基础费用 + 优先费用 + Blob费用 + MEV小费
- Solana REV计算:基础费用 + 优先费用 + Jito费用
实际案例运算结果:Supra:107.6倍REV;Solana:45倍REV;以太坊:26倍REV;Tron:25倍REV
3. 货币溢价理论:比特币专属模型
- 适用范围:目前仅适用于比特币
- 核心概念:资产获得超越效用价值的货币属性溢价
- 黄金类比:工业价值1000-2000亿美元 vs 货币价值22万亿美元
- 比特币国家战略储备地位支撑其货币溢价
4. 预期安全需求模型(EDSM):最复杂的框架
- 理论基础:Layer 1价值由经济安全总需求驱动
- 正循环机制:更多用户→更高安全需求→更高代币价格→更强安全性
- 计算公式:安全预算 = 网络总价值 × 通胀率 + 交易总费用
- 比特币案例:年安全预算约10亿美元
- 模型优势:考虑Layer 1与Layer 2的共生关系
- 主要缺陷:存在"鸡和蛋"的循环论证问题
5. 三种模型的估值上限对比(以以太坊为例)
- REV模型:以太坊需要产生超过顶级公司的现金流才能实现10倍增长
- 货币溢价模型:以太坊需要在货币属性上与比特币/黄金竞争
- 安全需求模型:以太坊需要保护超过黄金价值的经济活动
6. 实用投资建议
- 敏感性分析:用不同REV倍数(26倍-45倍)测试项目估值区间
- 对比成熟链条:新项目倍数过高可能存在投机泡沫
- 混合估值:实际代币价值反映多种模型的加权结果
- 基本面vs投机:当前大部分Layer 1估值更多基于未来预期而非现有REV
市场仍处于寻找合理估值框架的早期阶段。REV模型相对成熟且易理解,货币溢价专属比特币,安全需求模型概念先进但实操复杂。
Massari报告Three Ways to Value a Layer-1: REV, Monetary Premium, and Security Demand
01:08 估值框架的重要性
02:15 传统金融vs加密市场的估值差异
07:12 真实经济价值模型(REV):真实经济价值详解
15:21 主要Layer 1的REV倍数对比
18:36 如何用REV倍数判断项目估值水平
21:57 REV模型的优势和传统估值类比
24:15 货币溢价理论:比特币的独特地位
26:29 预期安全需求模型(EDSM)
35:19 三种模型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41:11 不同估值框架暗示的增长上限
45:28 实际投资中的混合估值策略
47:18 估值工具的实用建议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估值、REV模型、EDSM、货币溢价、安全需求、基本面分析、投资、比特币、以太坊、Solana、Tron、Supra、MEV、Jito、决策
赞助商Supra
官方推特: @SUPRA_Labs
中文推特: @SUPRA_ZH
微信公众号:Supra中文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2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84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51 Listeners
24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9 Listeners
3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