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曾以「挑戰與回應」(Challenge and Response)理論,來詮釋幾大文明的興衰歷史。特別是每一個文明都有面對挑戰的時刻,無論是氣候變遷、天災人禍、外敵侵略、科技進步、內部戰亂等等,但危機對一個文明是毀滅性的衝擊,或是轉型再起的契機,卻繫於它對危機的回應。質言之,適當而有智慧的回應,反而是轉機的開始。
但歷史,給人們的機遇卻不多。沒有抓住「危機即轉機」的時刻,機遇稍縱即逝,一去不返。而整個世界大局已變,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歷史條件了。
1990年代,台灣曾有過一次歷史機遇,可惜在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之下,錯過了。
我曾聽前行政院長劉兆玄講了一段他感到遺憾的往事。那就是1995年連戰任行政院長,蕭萬長任經建會主委,當時經建會顧問葉萬安提出應把台灣建成「亞太營運中心」,作為最高目標的構想。蕭萬長對兩岸經貿的現況,大陸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及台灣具有何種優勢,應如何利用大陸經濟開放的契機,運用台灣人才幫大陸與世界經濟接軌,以此壯大台灣,有著宏觀認識。因此,這個計劃在連戰支持下,積極推動。
1995年經行政院院會正式核定通過。依此計劃,台灣將發展為製造、金融、電信、媒體、海運、空運等六大營運中心。當時大陸連一個深水港都沒有,若發展得好,大陸的海運將高度依賴高雄港,高雄港可能成長為世界最大貨櫃港(1997年已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更不必說當時許多跨國貨運、金融、管理集團等,聽聞台灣有此計劃,已紛紛來台佈局。
用劉兆玄的話說:「這是讓台灣可以更上一個台階的宏大計劃。」可惜的是,李登輝忽然宣佈「戒急用忍」,所有的規劃方案,所有連繫的跨國企業,所有參與佈局的台灣大企業,乃至於政府各部會的心血,一夕之間歸零。
歷史機遇稍縱即逝,如今高雄港落到世界排名第十五,而上海新建的洋山港已成為世界第一。而大陸的深圳、寧波、香港、廣州、青島、天津,都已進入世界十大的排名。兩岸間的對比,正好見證了台灣失去一次最好的歷史機遇。而當時的政策制訂者,連戰、蕭萬長,內心何其遺憾。
歷史的機遇還需要勇於掌握與創造的人。在連戰的一生中,他曾掌握了一次開創歷史的機遇。那就是2005年的「破冰之旅」與連胡會。歷史未遠,人們應該都還記得那一年四月,連戰要赴大陸訪問的時候,多少台獨動員的人馬揮舞旗幟長棍,一路阻擋,完全不顧自由旅行的人權。然而連戰此行卻打破兩岸長期的禁忌,為後來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平台,開創契機。毫無疑問的,這是轉變歷史方向的大氣魄、大決斷。連戰的歷史地位因此改觀,他所開啟的兩岸之門,也為馬英九執政後的兩岸三通、兩會談判、簽署ECFA、馬習會等,開創新局。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
4.5
1111 ratings
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曾以「挑戰與回應」(Challenge and Response)理論,來詮釋幾大文明的興衰歷史。特別是每一個文明都有面對挑戰的時刻,無論是氣候變遷、天災人禍、外敵侵略、科技進步、內部戰亂等等,但危機對一個文明是毀滅性的衝擊,或是轉型再起的契機,卻繫於它對危機的回應。質言之,適當而有智慧的回應,反而是轉機的開始。
但歷史,給人們的機遇卻不多。沒有抓住「危機即轉機」的時刻,機遇稍縱即逝,一去不返。而整個世界大局已變,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歷史條件了。
1990年代,台灣曾有過一次歷史機遇,可惜在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之下,錯過了。
我曾聽前行政院長劉兆玄講了一段他感到遺憾的往事。那就是1995年連戰任行政院長,蕭萬長任經建會主委,當時經建會顧問葉萬安提出應把台灣建成「亞太營運中心」,作為最高目標的構想。蕭萬長對兩岸經貿的現況,大陸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及台灣具有何種優勢,應如何利用大陸經濟開放的契機,運用台灣人才幫大陸與世界經濟接軌,以此壯大台灣,有著宏觀認識。因此,這個計劃在連戰支持下,積極推動。
1995年經行政院院會正式核定通過。依此計劃,台灣將發展為製造、金融、電信、媒體、海運、空運等六大營運中心。當時大陸連一個深水港都沒有,若發展得好,大陸的海運將高度依賴高雄港,高雄港可能成長為世界最大貨櫃港(1997年已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更不必說當時許多跨國貨運、金融、管理集團等,聽聞台灣有此計劃,已紛紛來台佈局。
用劉兆玄的話說:「這是讓台灣可以更上一個台階的宏大計劃。」可惜的是,李登輝忽然宣佈「戒急用忍」,所有的規劃方案,所有連繫的跨國企業,所有參與佈局的台灣大企業,乃至於政府各部會的心血,一夕之間歸零。
歷史機遇稍縱即逝,如今高雄港落到世界排名第十五,而上海新建的洋山港已成為世界第一。而大陸的深圳、寧波、香港、廣州、青島、天津,都已進入世界十大的排名。兩岸間的對比,正好見證了台灣失去一次最好的歷史機遇。而當時的政策制訂者,連戰、蕭萬長,內心何其遺憾。
歷史的機遇還需要勇於掌握與創造的人。在連戰的一生中,他曾掌握了一次開創歷史的機遇。那就是2005年的「破冰之旅」與連胡會。歷史未遠,人們應該都還記得那一年四月,連戰要赴大陸訪問的時候,多少台獨動員的人馬揮舞旗幟長棍,一路阻擋,完全不顧自由旅行的人權。然而連戰此行卻打破兩岸長期的禁忌,為後來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平台,開創契機。毫無疑問的,這是轉變歷史方向的大氣魄、大決斷。連戰的歷史地位因此改觀,他所開啟的兩岸之門,也為馬英九執政後的兩岸三通、兩會談判、簽署ECFA、馬習會等,開創新局。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
672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43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8 Listeners
2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