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社會的分佈趨於兩極化的日據時代,抗日運動無疑地有著極為良好的土壤。但欲要在這土壤上茂盛且連結地開花,則需要客觀環境的助益,另一方面更需要主觀的推動者。
客觀環境上之助益,依據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史》的論述有如下數點:
第一是辛亥革命的影響:在辛亥革命前,日本人辱罵台灣留學生的口頭禪是「清國奴」,而清朝內政外交的失敗,也使得台胞深感祖國無法保護自己,反更增恥辱之感。但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留學生重新燃起希望,對台灣的重獲自由漸生信心,當時更有被視為「祖國派」的學生,認為應該回到大陸去為祖國奮鬥效力,使之強盛,台灣的解救才有希望。
第二是民族自決主義之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勢已定時,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條件的原則,高倡民族自決,民族本身有決定自身命運的權利。無論任何人均無法也不應剝奪一民族的生活、教育、道德、習慣和語言等的權利。此一「民族自決」理論曾讓當時的朝鮮與台灣人為之振奮,並視之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理論基礎,遂有「台灣非成為台灣人之台灣不可」的論調,期能喚醒台胞的自尊,追求自由與尊嚴。
第三是日本「民本主義」運動的影響:東京帝大教授吉野作造曾在一九一六年著《談憲政本質並論其成功之途》的論文,提倡「民本主義」(Demoracy,即民主主義)並與帝大經濟學福田德三教授組織黎明會,展開如火如荼的運動,一時蔚為思想界巨流。台灣留學生久處殖民地,從未有主權在民之理念,吉野對他們啓發頗大。
第四是朝鮮獨立運動的刺激:一九一九年三月,朝鮮發生民族獨立的大暴動(又稱萬歲事件),世稱「三.一運動」。此一運動雖歸失敗,但予台灣留學生刺激最大。因為台灣於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則在一九一○年始遭吞併,二者同為日本殖民地,照說台灣早十五年應為「先輩」,但在政治、經濟、財政、教育等方面,卻比朝鮮還不如。因此台人常引朝鮮為例,攻擊日人之不公。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4.5
1111 ratings
在社會的分佈趨於兩極化的日據時代,抗日運動無疑地有著極為良好的土壤。但欲要在這土壤上茂盛且連結地開花,則需要客觀環境的助益,另一方面更需要主觀的推動者。
客觀環境上之助益,依據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史》的論述有如下數點:
第一是辛亥革命的影響:在辛亥革命前,日本人辱罵台灣留學生的口頭禪是「清國奴」,而清朝內政外交的失敗,也使得台胞深感祖國無法保護自己,反更增恥辱之感。但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留學生重新燃起希望,對台灣的重獲自由漸生信心,當時更有被視為「祖國派」的學生,認為應該回到大陸去為祖國奮鬥效力,使之強盛,台灣的解救才有希望。
第二是民族自決主義之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勢已定時,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條件的原則,高倡民族自決,民族本身有決定自身命運的權利。無論任何人均無法也不應剝奪一民族的生活、教育、道德、習慣和語言等的權利。此一「民族自決」理論曾讓當時的朝鮮與台灣人為之振奮,並視之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理論基礎,遂有「台灣非成為台灣人之台灣不可」的論調,期能喚醒台胞的自尊,追求自由與尊嚴。
第三是日本「民本主義」運動的影響:東京帝大教授吉野作造曾在一九一六年著《談憲政本質並論其成功之途》的論文,提倡「民本主義」(Demoracy,即民主主義)並與帝大經濟學福田德三教授組織黎明會,展開如火如荼的運動,一時蔚為思想界巨流。台灣留學生久處殖民地,從未有主權在民之理念,吉野對他們啓發頗大。
第四是朝鮮獨立運動的刺激:一九一九年三月,朝鮮發生民族獨立的大暴動(又稱萬歲事件),世稱「三.一運動」。此一運動雖歸失敗,但予台灣留學生刺激最大。因為台灣於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則在一九一○年始遭吞併,二者同為日本殖民地,照說台灣早十五年應為「先輩」,但在政治、經濟、財政、教育等方面,卻比朝鮮還不如。因此台人常引朝鮮為例,攻擊日人之不公。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672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73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43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8 Listeners
2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