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中医如何治疗疾病
中医治病的思想是与其诊断的思想一脉相承的。通过四诊合参,辨明病机以后,采用各种方法将病家体内失调的气血回复到正常状态,就是治疗。这种治疗永远是针对病情本质的,寒证就治以热,热证就治以寒,用药亦可,用灸亦可,用针亦可,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具体方法反而是其次的。
但疾病的本质与其外在表现并不总是一致的,经常会出现假象。这个时候就不能简单的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了,而是要仔细分析病情本质,征对本质进行治疗。于是看起来就似乎是治疗方向与外在表现是相似的了。比如看起来是个热证,却仍然用热药来治疗。但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病家的本质其实是寒证,只是外面表现象热证而已,用热药来治疗是正确的。
辨证清晰以后,直接针对证的特点治疗当然是最简单的,但中医治病并不总是走直线,更多的时候是曲线救国。因为治病的目的是治人,不但要把病治好,还要把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否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过是玉石俱焚而已。曲线救国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势利导,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使相同病邪为患,也可以根据疾病部位不同,灵活选择治疗方法,病在上的就用吐法使之出,病在下的就用下法、利法使之出,病在中的就用消法使之散。
还可以先避其锋芒,采用迂回的战术来治疗疾病。比如膀胱气化不利,是气机不降,可以采用清利的方法使之降,也可以采用升提肺气的方法,使上气宣通,则下气能降;或者久积难去,直接攻积则伤正甚于去积,可以采用消磨的方法缓图之,日消月磨,使正渐复而积渐去。
那么中医有哪些手段来治疗疾病呢?主要是中药,还包括针刺、灸法、推拿、导引等很多具体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用于人体,都会对人体的“气”造成影响,或使之热,或使之寒,或使之升,或使之降,这些影响的特点被称为偏性。当我们辨清病家的证之后,就可以与之相反的偏性去纠正之,让“气”恢复正常,这就是“以药之偏性纠病之偏性”。非但是药,其它的治疗方法也是一样。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就可以非常灵活,药之亦可,针之亦可。对某一个具体的疾病,可能存用药更合适,或者用针更合适,但基本上不存在只可以用药,或只可以用针。最终选用哪种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家的状态,医者的擅长,和当下的实际条件与要求。
大家在收音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与我联系。也可以加入“从头学中医”微信群和其它中医爱好者一起讨论中医。可以先加群管理员"bmzzyjt"的微信,然后申请入群。
5
44 ratings
中医如何治疗疾病
中医治病的思想是与其诊断的思想一脉相承的。通过四诊合参,辨明病机以后,采用各种方法将病家体内失调的气血回复到正常状态,就是治疗。这种治疗永远是针对病情本质的,寒证就治以热,热证就治以寒,用药亦可,用灸亦可,用针亦可,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具体方法反而是其次的。
但疾病的本质与其外在表现并不总是一致的,经常会出现假象。这个时候就不能简单的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了,而是要仔细分析病情本质,征对本质进行治疗。于是看起来就似乎是治疗方向与外在表现是相似的了。比如看起来是个热证,却仍然用热药来治疗。但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病家的本质其实是寒证,只是外面表现象热证而已,用热药来治疗是正确的。
辨证清晰以后,直接针对证的特点治疗当然是最简单的,但中医治病并不总是走直线,更多的时候是曲线救国。因为治病的目的是治人,不但要把病治好,还要把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否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过是玉石俱焚而已。曲线救国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势利导,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使相同病邪为患,也可以根据疾病部位不同,灵活选择治疗方法,病在上的就用吐法使之出,病在下的就用下法、利法使之出,病在中的就用消法使之散。
还可以先避其锋芒,采用迂回的战术来治疗疾病。比如膀胱气化不利,是气机不降,可以采用清利的方法使之降,也可以采用升提肺气的方法,使上气宣通,则下气能降;或者久积难去,直接攻积则伤正甚于去积,可以采用消磨的方法缓图之,日消月磨,使正渐复而积渐去。
那么中医有哪些手段来治疗疾病呢?主要是中药,还包括针刺、灸法、推拿、导引等很多具体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用于人体,都会对人体的“气”造成影响,或使之热,或使之寒,或使之升,或使之降,这些影响的特点被称为偏性。当我们辨清病家的证之后,就可以与之相反的偏性去纠正之,让“气”恢复正常,这就是“以药之偏性纠病之偏性”。非但是药,其它的治疗方法也是一样。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就可以非常灵活,药之亦可,针之亦可。对某一个具体的疾病,可能存用药更合适,或者用针更合适,但基本上不存在只可以用药,或只可以用针。最终选用哪种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家的状态,医者的擅长,和当下的实际条件与要求。
大家在收音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与我联系。也可以加入“从头学中医”微信群和其它中医爱好者一起讨论中医。可以先加群管理员"bmzzyjt"的微信,然后申请入群。
2 Listeners
424 Listeners
47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231 Listeners
98 Listeners
82 Listeners
155 Listeners
6 Listeners
0 Listeners
210 Listeners
262 Listeners
1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