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V公众号『知了梦心理工作坊』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
黄帝说,答得好。那夏天是钩脉,其脉形如 何呢?
歧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 曰钩。反此者病。
歧伯回答道,夏季为心脉也,心属南方属火,万物因热而盛长,所以脉气必来时盛 大去时衰弱,此为钩脉。与此相反表示有病也。
帝曰,何如而反?
黄帝问,所谓“反脉”是什么呢?
歧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 谓不及。病在中。
歧伯答道,如果脉来盛大,去时亦大,这就是“太过” 了,病生于外。如脉来不盛, 去时反盛,这就是“不及”,也可说是寸脉微弱,尺脉盛大亦同,其病在体内也。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黄帝问,夏脉呈过分与不及时,其病症 如何呢?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钦唾, 下为气泄。
'歧伯回答道,如果太过时,今人全身发热而皮肤痛,甚而出现皮广化脓红肿的浸淫 疮(丹毒)。不及时,会今人心情烦躁,热上入肺则生咳嗽吐涎,热向下则生气泄或下血 等症。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
黄帝说,答得好。那秋季脉为浮脉,何者为 浮脉呢?
歧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 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歧伯对曰,秋季之脉为肺脉也,肺属西方属金性,此时为天地万物收成之时节也。 故此服气来时必轻浮于皮表,且其势来急去而散也,这就是“浮脉”之意,与此相反者 病也。
帝曰,何如而反?
黄帝问,如何是与它相反的脉呢?
歧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 此谓不及。病在中。
歧伯回答道,其脉来如按羽状,中央坚硬雨边虚空,这就是“太过” 了。病生体外。 脉形如羽毛一样但应手则微弱,这是“不及”也,病在体中。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黄帝问,当秋季之脉出现“太过”与 “不及“时,病人有何症状?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 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歧伯回答道,出现“太过”的秋脉,病人会气上冲胸而背痛,胸中不舒服而欲吐。若 是“不及"的秋脉,则会发生气喘。呼吸急促且咳嗽不断。气若上冲不止,会咳血,气若 下降则病人会气喘咻咻不止。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黄帝说,答的好。而冬服妤像耕田一样,为何会 如此呢?
歧伯曰貝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 故曰营。反此者病。
歧伯回答道,冬服为肾之脉,肾属北方属水,天地万物收藏之所,因此冬季之脉必 深沉且搏动有力,如像耕田一样,故名为“营”,凡脉状与此相反者为病。
帝曰,何如而反?
黄帝问,何谓相反的脉呢?
歧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 在中。
歧伯回答道,脉气来时如石弹一样圆圆硬硬的,这就是太过的脉,病生体外。脉气 去时如同数种细脉相聚在一起者,此为不及之脉,病在体内。
帝日,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黄帝问,当冬季之脉出现“太过”与“不及” 时,病人症状如何?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佈,督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歧伯回答道,太过之脉使病人出现极易疲劳的症状,背脊痛且呼吸很浅,病人不喜 发言。若是“不及”之脉,则会令人胸中空空如悬,好像饥饿一样。腰部寒冷,脊椎酸 痛下腹胀满,小便淋沥不畅。
帝曰,善。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黄帝说,答得好。黄帝又说,对于春、夏、秋、冬四季会岀现四季不同之常脉与病 脉已有了解,但对脾脉并未说明,请为说明之。
歧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歧伯答道,脾脉是中央土也,位四脏之中央,主要功用在对肝、心、肺、肾脏贯注 胃气,这是动能之源。
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
黄帝说,那脾的状况,可否从脉中察出来呢?
歧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歧伯回答说,脾脏正常时,为人之常态,一般无法知道;但脾一旦失去作用,则脉 会明显的反应岀来。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
黄帝问,有病的脾脉又如何呢?
歧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 在中。
歧伯回答道,脉会岀现像流水一样,连续状而不停止,这是“太过”之脾脉,主病生 体外。如脉现如鸟之啄物,跳跳停停的,就是“不及”之脉,这是指病在体内。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黄帝问,老师说脾是孤脏,位于中央,像土一样营养四周脏腑,如果脉现“太过” 或“不及”,那又有哪些症状呢?
歧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歧伯答道,脉呈“太过”状,表示病人四肢不举且有沉重感;若呈“不及”状,则 病人的五官及大小便必丧失功能闭塞不通,会使五脏之气混乱,又名“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