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心理學不學?》這個節目探討心理學中的壓力、情緒,以及相關的家庭關係、親密關係,或談溝通的科學、精神的健康等,邀請心理學專家、中央大學陳永儀教授主持。曾任教於美國西點軍校,專攻健康心理學的陳教授,讓本節目的觀點具備學理上的根據。... more
FAQs about IC之音|心理學不學:How many episodes does IC之音|心理學不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28, 2021心理學不學?壓力與情緒特輯:自我覺察與認知,和您一起享受情緒時刻我們的生活因為「情緒」的存在而充滿色彩,對外它是我們理解他人、布置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指標。對內,經由感受情緒、調整認知,它是我們更加認識自己反應慣性的觸媒,是看待事物的第一態度,以及協助自我成長的好幫手。情緒發生的當下,你都如何面對處理呢?我們是該壓抑情緒?忽略情緒?轉移情緒?還是享受情緒呢?...more23minPlay
December 21, 2021心理學不學?壓力與情緒特輯:感受情緒,讓生活精彩「不踩雷」。「情緒」常常被污名化!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情緒、很情緒化,或者說某人情緒很強烈,往往被貼上負面的標籤。但其實情緒幫助我們更認識彼此、更掌握狀況。因為情緒會呈現於在意的事物上,所以情緒是一個溝通的窗口,藉由情緒反應理解對方的核心價值,幫助我們釐清與對方相處的原則,而不會「踩到雷」。心理學上有六種基本的情緒:快樂、憤怒、哀傷、驚訝、害怕與噁心。你知道這些情緒反應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人際互動嗎?本集節目我們一起感受情緒。...more21minPlay
December 14, 2021心理學不學?壓力與情緒特輯:我的情緒我掌握-先從認識情緒開始你是什麼感覺?概括來說,情緒是感受的一種,當我們碰到事件發生,我們會透過認知覺察到跟原來的狀態不太一樣,進而影響情緒。認知、行為、感受三者會互相影響,但我們往往無法釐清認知與感受之間的差別。例如:被騙是一種認知,但感受卻會因人而異,可能是生氣、或許是悲傷、又或者是失望。而一旦認知改變,我們的情緒也會跟著轉變。情緒反應會伴隨著生理改變,並且連動到行為的傾向。而您是否能覺察自我的情緒反應呢?...more22minPlay
December 07, 2021心理學不學?壓力與情緒特輯:管理壓力從改變認知開始人很奇妙也很複雜,同樣的一件事情可以用不同角度的詮釋,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方式。是刻意為難,還是無意為之但影響到了你?這些都取決於我們的認知與想法。尤其,在陷入壓力情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偏向不符合我們心意的詮釋方式。主觀看待壓力事件,就會影響接下來的壓力反應。因此,壓力是可以管理的。運動幫助我們減緩壓力產生的生理影響,但我們可以在事件變成壓力之前讓壓力不變大,靠的就是我們的認知與心理方向。只是,回應壓力,一定要用正向思考嗎?還有,面對壓力,我們的大腦能產生一種「抱抱荷爾蒙」來幫助我們喔!...more21minPlay
November 30, 2021心理學不學?壓力與情緒特輯:自律神經與免疫系統顯示你的壓力有多大你常常會頭痛?腰酸背痛?晚上睡不好?食慾不振?或者突然之間覺得很想吃甜食?這些症狀,可能與壓力有很密切的關係。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難免遇到有壓力的時候。適度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進步突破,但如果變成長期高壓,就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連帶的,平日幫助我們抵抗外來侵略的免疫系統,也會因為處於長期備戰狀態,進而回頭攻擊自己。從自律神經失調與免疫系統下降,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壓力帶來的影響。...more20minPlay
November 23, 2021心理學不學?壓力與情緒特輯:面對壓力你可以有「選擇」與「解方」腳步快、吃飯快、趕著帶小孩上下學、忙著將專案進度在今天完成…,這好像是你我都熟悉的生活日常。如果時間一久,而且又忘了適度放鬆、情緒排解,做好壓力管理,可能出現生理、心理的不良反應。壓力,是現代人最熟悉,卻也始終未曾徹底了解的名詞。壓力原本是讓我們生命演化持續進步的動力。如今,卻成為生理失調、心理焦慮甚至出現疾患的源頭。但我們要告訴您,壓力不一定有害,只要做好調適與管理,壓力可以轉換成助力。因為你可以選擇壓力並且擁有解方。...more23minPlay
December 17, 2020心理學不學?負面認知能透過行為而改變嗎?您一定聽過一句話:「初生之犢不畏虎」。老古人的智慧早就體現了人類的經驗法則,將會大大影響心理認知與行為制約。既然因為負面經驗影響我們的行為,是否能經由行為改變負面認知呢?您是否因為過去不好的經驗而心生恐懼,甚至造成行為上的抗拒呢?讓我們告訴您,怎麼辦!...more20minPlay
December 10, 2020心理學不學?行為治療法在臨床心理上的運用心理學關心的是一個人的感受、想法跟行為,這三個面向會交互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我們可以行為初步認識不同的性格特質。在操作制約的實驗中,心理學家讓讓鴿子學習用翅膀打乒乓球的「行為」,更稀奇的是,它還可以讓鴿子喜歡去做這樣的事,不止制約到了行為,還制約到了動機,更制約到了情緒。所以透過行為治療法,臨床心理上如何運用。請聽節目吧!...more21minPlay
FAQs about IC之音|心理學不學:How many episodes does IC之音|心理學不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