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阿滿仔前往新竹縣竹北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聽聽看民眾對於「中元節」相關的客話詞彙有什麼想法?Let’s Go!
01’15” 62歲的林育蓮大姊是新竹竹東海陸客,竹科半導體公司退休後,積極參與客家事務,包含當導覽志工、學唱山歌、三腳採茶戲扮丑角、成為講客宣講員等,不遺餘力推動傳承客家語言文化,令阿滿仔由衷敬佩。面對問題總能不假思索回答的林大姐表示,目前在社區大學持續進修,落實終身學習,堪為典範,實在一等慶!
19’36” 63歲的林保煙大哥是新竹竹北饒平客,為來臺祖林孫檀(乾隆23年,西元1758年)派下子孫,擔任林氏家族忠孝堂公廳管理者及新瓦屋花鼓隊(民國36年成立)總幹事。公廳內懸掛十餘塊匾額及許多歷代功臣畫像,顯示林家子弟人才輩出。林大哥分享兩首客家童謠《伯公伯婆》與《阿啾箭》,盼引起大家學習饒平腔客語的興趣,同時花鼓隊於每週一三五晚間排練,歡迎大家前往觀賞。此處建築物共六種形式,反映出聚落內200多年來新舊融合、保存再利用的變遷、演進過程,絕對值得你到此一遊。
36’45” 56歲的呂秋月大姊是新竹新埔上枋寮海陸客,現為綠禾塘友善小舖負責人,與好友同事陳河志一同在此經營10餘年,長期支持在地小農,販售有機食材、客家米食及生活小物,並隨季節定期舉辦手作體驗課程與客家藝文活動,盼大人小孩得以親近土地、認識農業的價值,同時找回自我的客家認同及實踐客語生活。
(四縣:hoˋ hiungˊ ti;海陸:hoˊ hiungˋ ti+)
(四縣:mongˇ siinˇ eˋ;海陸:mong shin er)
(四縣:madˋ doˋ/sadˋ doˋ;海陸:madˋ doˊ/sad doˊ)
(四縣:sang gungˊ;海陸:shang+ gungˋ)
(四縣:cong doˋ siinˇ teuˇ;海陸:cong+ doˊ shin teu)
(四縣:guiˋ zagˋ siinˊ;海陸:guiˊ zag shinˋ)
「天轉笠嫲花tienˋ zhonˊ lib ma faˋ」:形容一個人得意快樂的樣子。
「目汁濫泔mug zhib lam gamˋ」:淚流滿面的樣子。
「搵等vunˇ nenˊ」:躺臥著,或指賴著不走。
「鰲人ngau ngin」:職人、能人、達人,指成就傑出,不同於平凡之人。
「做中元zoˇ zhungˋ ngien」:中元普渡。
「下把ha+ baˊ」:有時、偶而。亦可說「下把仔」。
「目珠密密mug zhuˋ miˋ miˋ」:緊閉雙眼。
「枵到肚屎變背囊iauˋ doˇ duˊ shiˊ bienˇ boiˇ nong」:肚子餓到像背脊一樣平坦;餓到前胸貼後背,形容非常飢餓。
「摝細孲仔lug seˇ o er」:費心照料小孩。(摝:為人或事操勞。)
「無心性mo simˋ siangˇ」:心情不好,沒心情做事,亦可說「無心無性」。
「放勢fongˇ sheˇ」:盡情。按著自己的心意,不受拘束,盡量做某事。
「跈嘴尾ten zhoiˇ muiˋ」:跟著人說。
【饒平】「阿公媽aˇ gungˇ maˋ」:祖先。
「和尚仔vo shong+ er」:民間指做法事的道士。
「齋公仔zaiˋ gungˋ er」:道士,屬於會畫符的道士。
「蒔田割禾shi+ tien god vo」:插秧割稻。
「打頭陣daˊ teu chin+」:打先鋒。在群體中率先行動、引領帶頭。
「過願goˇ ngien+/ngienˇ」:過癮。癮頭或欲望得到滿足。
「虐削ngiog siog」:1.皮膚受到細物刺激而產生的不快感。2.彆扭、不自在。遇不喜歡或陌生的人事物,心中所產生的排斥感。
「撞著cong+ doˊ/挨著aiˋ doˊ/堵著du doˊ/沖著神頭chungˋ doˊ shin teu」:本指與凶神惡鬼相撞而身體不適,喻運氣不好、遇事不順利,倒楣的樣子。
「㪐lud」:動。脫落、鬆開。例:㪐皮(擦破脫皮)、㪐蒂(落蒂)、打㪐(掙脫、鬆開)、㪐殼(脫殼)、㪐爪(脫身)。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