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周「十字路口」的嘉宾,是 Zilliz 创始人兼 CEO 星爵。Zilliz 是世界领先的向量数据库企业,估值 6 亿美金。
在 2023 年 GTC 大会上,Zilliz 被黄仁勋点名推荐,作为 AI 大模型基础设施,向量数据库一夜之间成为所有人关注焦点。
星爵在年初一篇访谈里说:“我们没有对手”,霸气侧漏。
但 Zilliz 不是横空出世的。2018 年,他就开始做 Zilliz,目标是构建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基础设施。
Zilliz 一直坚定走开源路线。在本期播客中,星爵和我们分享了他为什么要开源、开源好在哪里、坑在哪里,以及最重要的:开源要怎么赚钱?
本期内容同样适合所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星爵分享了自己从工程师蜕变为 CEO 的历程:在变得更现实,更懂博弈之后,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构建在“技术世界需要理想主义”之上。
——
嘉宾介绍:星爵,Zilliz 创始人兼 CEO,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数据库工程师。2018 年创立 Zilliz,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与向量数据库,在全球率先开拓了该领域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
——
Zilliz 介绍:一家专注于 AI 时代数据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其开源项目 Milvus 是全球领先的向量数据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生成式 AI、自动驾驶、推荐系统、生物制药等场景。公司过去 12 个月营收增长 3.3 倍,估值达到 6 亿美元。
🟢 第一部分:快问快答,认识星爵
02:07: 快问快答:星爵是谁?公司收入/利润?公司规模?
02:30: Zilliz 是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公司,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平台构建。
03:01: 黄仁勋点名推荐的一刻,心情如何?
04:07: 向量数据库是长期打磨的产品,非灵光一闪的突破。
04:53: 向量数据库怎么火起来的?
06:21: 给小白的科普:向量数据库是什么?Zilliz 是什么?
08:27: 创业初衷:向量数据库早于生成式AI,最初服务于卷积神经网络等早期AI技术。
.
🟢 第二部分:“我没有对手”,really?
12:54: 最大客户案例:全球顶级 IT 公司用向量数据库检索全网信息,发展 AI 搜索
15:14: 你为什么敢说自己“没有对手”?
16:19: 开源 vs 闭源:Zilliz 坚持开源路线,认为技术优势源于开放生态
17:07: Zilliz 与竞品的竞争优势,以及开源生态的长期价值
18:38: 竞品分析:Zilliz 与算法集 FAISS 合作;其他开源项目各有切入点
21:55: 为什么传统数据库无法替代原生向量数据库?
24:06: 最大担忧:能否持续创新,而非竞争对手动作
24:20: 若能重选仍会开源。开源是护城河,非捷径
.
🟢 第三部分: 开源为什么好?开源怎么赚钱?
26:03: Dual Core 模式:开源如何赚钱?
29:43: DeepSeek 为什么开源价值?快速占领开发者心智,避免技术栈锁定。
30:16: 开源还纯粹吗?是为了共创,还是品牌战略?
33:07: 星爵的创业目标:不仅做先驱,更要做集大成者
34:45: 创新不能靠“管”:真正关键在于招到对的人
35:03: 每天都在崩溃边缘,这就是创业的常态
36:03: 商业化挑战:客户流失与增长压力并存,首次商业化团队经验不足。
.
🟢 第四部分: 技术背景的人怎么做好CEO?
39:50: 认知转变: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42:24: 技术商业化:商业中“足够好”即可,但技术追求仍需理想主义
43:26: 看好的 AI 公司:公有云(如AWS)、大模型头部企业及 AI 应用公司(如ChatGPT、DeepSeek)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5
33 ratings
本周「十字路口」的嘉宾,是 Zilliz 创始人兼 CEO 星爵。Zilliz 是世界领先的向量数据库企业,估值 6 亿美金。
在 2023 年 GTC 大会上,Zilliz 被黄仁勋点名推荐,作为 AI 大模型基础设施,向量数据库一夜之间成为所有人关注焦点。
星爵在年初一篇访谈里说:“我们没有对手”,霸气侧漏。
但 Zilliz 不是横空出世的。2018 年,他就开始做 Zilliz,目标是构建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基础设施。
Zilliz 一直坚定走开源路线。在本期播客中,星爵和我们分享了他为什么要开源、开源好在哪里、坑在哪里,以及最重要的:开源要怎么赚钱?
本期内容同样适合所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星爵分享了自己从工程师蜕变为 CEO 的历程:在变得更现实,更懂博弈之后,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构建在“技术世界需要理想主义”之上。
——
嘉宾介绍:星爵,Zilliz 创始人兼 CEO,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数据库工程师。2018 年创立 Zilliz,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与向量数据库,在全球率先开拓了该领域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
——
Zilliz 介绍:一家专注于 AI 时代数据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其开源项目 Milvus 是全球领先的向量数据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生成式 AI、自动驾驶、推荐系统、生物制药等场景。公司过去 12 个月营收增长 3.3 倍,估值达到 6 亿美元。
🟢 第一部分:快问快答,认识星爵
02:07: 快问快答:星爵是谁?公司收入/利润?公司规模?
02:30: Zilliz 是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公司,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平台构建。
03:01: 黄仁勋点名推荐的一刻,心情如何?
04:07: 向量数据库是长期打磨的产品,非灵光一闪的突破。
04:53: 向量数据库怎么火起来的?
06:21: 给小白的科普:向量数据库是什么?Zilliz 是什么?
08:27: 创业初衷:向量数据库早于生成式AI,最初服务于卷积神经网络等早期AI技术。
.
🟢 第二部分:“我没有对手”,really?
12:54: 最大客户案例:全球顶级 IT 公司用向量数据库检索全网信息,发展 AI 搜索
15:14: 你为什么敢说自己“没有对手”?
16:19: 开源 vs 闭源:Zilliz 坚持开源路线,认为技术优势源于开放生态
17:07: Zilliz 与竞品的竞争优势,以及开源生态的长期价值
18:38: 竞品分析:Zilliz 与算法集 FAISS 合作;其他开源项目各有切入点
21:55: 为什么传统数据库无法替代原生向量数据库?
24:06: 最大担忧:能否持续创新,而非竞争对手动作
24:20: 若能重选仍会开源。开源是护城河,非捷径
.
🟢 第三部分: 开源为什么好?开源怎么赚钱?
26:03: Dual Core 模式:开源如何赚钱?
29:43: DeepSeek 为什么开源价值?快速占领开发者心智,避免技术栈锁定。
30:16: 开源还纯粹吗?是为了共创,还是品牌战略?
33:07: 星爵的创业目标:不仅做先驱,更要做集大成者
34:45: 创新不能靠“管”:真正关键在于招到对的人
35:03: 每天都在崩溃边缘,这就是创业的常态
36:03: 商业化挑战:客户流失与增长压力并存,首次商业化团队经验不足。
.
🟢 第四部分: 技术背景的人怎么做好CEO?
39:50: 认知转变: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42:24: 技术商业化:商业中“足够好”即可,但技术追求仍需理想主义
43:26: 看好的 AI 公司:公有云(如AWS)、大模型头部企业及 AI 应用公司(如ChatGPT、DeepSeek)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109 Listeners
42 Listeners
43 Listeners
24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88 Listeners
55 Listeners
273 Listeners
4 Listeners
51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12 Listeners
50 Listeners
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