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繼續跟明義國小的許慧貞老師聊聊,她如何帶領著一群學生愛上閱讀。
「我必須把握這兩年,把孩子需要的人生經典帶給他們!」因為這樣,花蓮明義國小的許慧貞老師,堅持讓高年級的孩子每天閱讀20分鐘。小學5年級到6年級這兩年,在她的帶領下,班上的孩子會讀完48本跨領域的兒童閱讀經典,從《少年小樹之歌》到《紅樓夢》兒少版,涵蓋古今中外的作者。從《安妮法蘭克日記》到《153天的寒冬》,跨越二戰歐洲直到蒙古草原。
如此精心設計的閱讀馬拉松,是一場精心的閱讀策展,巧思不斷。
首先是選書。她請孩子們排隊到她前面來,宣布說:「我會根據你的面相,選到一本適合你的書。」孩子們於是半信半疑的過來眼前排隊。
看到男孩一臉調皮,老師就遞給他《湯姆歷險記》;看起來很文青的女生呢?「我跟她說: 你可以試著看153天的寒冬嗎?你看起來就像在絕境中願意冒險的女生!」
當然,看面相選書,也是有失敗的。「但孩子感受到我的真心,這樣就夠了!」
另外,她還用了「10+10」的閱讀巧計。
「我安排班上孩子,每天有20分鐘的閱讀時間。是10分鐘+10分鐘的組合。」
「午休時間,從12:30-12:40,這10分鐘,是我們班孩子的聽書時間,我會唸書給孩子聽。每天中午,吃完午餐後,他們可以閉上眼睛,趴在桌上,享受10分鐘的”聽書”。」
剩下的10分鐘呢?「他們可以回家讀,或者在那一天找10分鐘下課時間,或放學後的10分鐘空檔,留在教室讀。讀完之後,寫在那一天的小日記上,跟我分享他們讀了什麼。」
要小學高年級的男生靜下心來看書?嗯,很大的挑戰!慧貞老師說,當初她班上的男孩一看到書單中有《安妮法蘭克日記》,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才不要讀什麼日記」「還安妮咧~」慧貞老師直接模仿起小男生,那種因不了解而不屑的語氣,充滿幽默。
但是,這群孩子因為慧貞老師的引導,終於降伏在文字的世界裡。而她這樣的機智閱讀巧計,進行了很多年,有上千個孩子因此在人生中,有了不同的視野。
讀完之後,要寫心得嗎?
「要寫。但寫不出讀書心得的孩子,就請他寫一封信給書裡的某個人,就算只寫一句話也沒關係。」
「我也會問他們:如果你現在漂流到荒島,希望有一個書裡面的人來陪,你會希望是誰?或是把書裡面最美的一幕,寫出來或畫出來都行!」
如此,一天20分鐘,2週讀一本,2年就讀完50本。除了老師開出的48本指定書單之外,孩子還有2本書可以自選。
有學生的爸爸說:「爸爸這輩子讀過的書,都沒有你這兩年加起來多耶!」
她開出的48本書單,會時時更新。每學期末了,她會問孩子3個問題:
在你這學期讀過的書裡面,
「有沒有真的覺得很難看的書」
「有沒有真的覺得太好看的書」
「有沒有看過其他很好看,但老師您竟然沒有選到的書」
原來是這樣!可以讓孩子暢所欲言的老師,才能將「10+10閱讀巧計」施展成功!老師這一行,要能說能演,還要胸襟開闊,廣納無忌童言,想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本集聆聽重點:
★傳說中有神秘的50本書單,如何選出這48本書?
★孩子們對這50本書單的回饋如何呢?
★在學校推廣閱讀,最困難的是什麼?
★家長如何在家與孩子一起布置一個「想要閱讀」的環境?
★主持人: 黃國珍老師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兼設計思考者。
透過一年200場演講與教育現場對話,深耕閱讀素養,為課堂注入跨域創意與深度思考,許願學生能成為「面對真實情境、解決真實問題」的終身學習者。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Lu1MUH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L5Ykc
🎧更多收聽連結:
https://linktr.ee/wisdomhall101
#黃國珍的podcast #許慧貞#兒童閱讀 #明義國小 #閱讀雙素養#雙閱讀素養#閱讀未來雙素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