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创&音频主播:
杨超(国戏教师,《长江图》导演;《野梨树》等10期嘉宾)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此房是我造》等32期嘉宾)
波米
音频后期制作:Siyuan/波米;编辑排版:效愚;
本期话题:“法国新浪潮教母”阿涅斯·瓦尔达去世
事件简述:
当地时间2019年3月28日晚,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因癌症于巴黎去世,享年90岁。
瓦尔达于1955年自编自导第一部剧情长片《短角情事》,被视为法国新浪潮先声,其他代表作有《南特的雅克德米》、《拾穗者》、《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阿涅斯的海滩》等。她曾凭《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入围第15届戛纳主竞赛;又分别凭《幸福》、《功夫大师》、《101夜》入围第15、38、45届柏林主竞赛,《幸福》摘得当届评审团大奖。瓦尔达还先后凭《创造物》、《天涯沦落女》入围第27、42届威尼斯主竞赛,《天涯沦落女》获当届金狮奖。2018年,由她导演的《脸庞,村庄》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此外,瓦尔达于2015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获荣誉金棕榈奖,又于2018年第90届奥斯卡获终身成就奖,于2019年获第69届柏林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她的最近一部长片《阿涅斯论瓦尔达》亦于今年柏林电影节首映。
1962年,瓦尔达与同为新浪潮重要导演的雅克·德米(Jacques Demy)结婚。
流程与具体话题:
音频第1部分:
话题1:起于新浪潮,又不止于新浪潮——瓦尔达在新浪潮群星中有何格外闪耀之处?波米提及瓦尔达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及她对中国影迷特别的关怀;
话题2:浪潮中——谈及最喜欢的瓦尔达作品,雷普利重点提及《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主播就本片在主题和电影的时间线两方面的探索展开讨论;
话题3:浪潮后——杨超重点提及《天涯沦落女》,认为本片打消了对于情节的期待,转而变成了一场重点关注“具体人物在具体情境中的情绪变化”的社会实验;
音频第2部分:
话题4:瓦尔达的女性观及其他——重点提及银熊电影《幸福》及其争议主题,并详谈瓦尔达首部长片《短角情事》,另外谈及瓦尔达审视丈夫雅克·德米童年及职业生涯的传记片《南特的雅克·德米》;
开场曲:
片尾曲:(Tom Waits)
(2005年瓦尔达来华,导演杨超与她的合影)
附:阿涅斯·瓦尔达导演长片列表
《短角情事》(1955)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
《幸福》(1965)
《创造物》(1966)
《远离越南》(1967,与他人合作纪录片集锦)
《狮子、爱、谎言》(1969)
《达格雷街风情》(1976)
《一个唱,一个不唱》(1977)
《纪录说谎家(1981)
《墙的呢喃》(1981)
《天涯沦落女》(1985)
《千面珍宝金》(1988)
《功夫大师》(1988)
《南特的雅克·德米》(1991)
《洛城少女二十五岁》(1993)
《101夜》(1995)
《雅克·德米的世界》(1995)
《拾穗者》(2000)
《艾格妮捡风景:两年后》(2002)
《阿涅斯·瓦尔达定格》(2004)
《努瓦穆捷的寡妇们》(2006)
《阿涅斯的海滩》(2008)
《脸庞,村庄》(2017)
《阿涅斯论瓦尔达》(2019)
节目中提及的其它影片:
《北京的星期天》(短片,1956)
《广岛之恋》(1959)
《瑟堡的雨伞》(1964)
《爱在》三部曲(1995-2013)
《罗塞塔》(1999)
《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
第二部分提及阿涅斯·瓦尔达作品:
《短角情事》(1955)
《幸福》(1965)
《尤利西斯》(短片;1982)
《南特的雅克·德米》(1991)
《拾穗者》(2000)
《艾格妮捡风景:两年后》(即《拾穗者2》,2002)
《阿涅斯的海滩》(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