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家好,这里是《孟岩投资实证》,孟岩是且慢创始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10余年,深入理解并实操美股、港股、A股等多种投资方向,每周都会记录自己的实盘业绩和心得体会。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孟岩的微信公众号。
今天和大家聊聊从投资角度看保险这件事儿
一次和我的好朋友林敏跑步,他特别兴奋的和我说有一个想法, “保额账户”,是一种新的保险服务的方式,强调用户对“保额”的认知。那时的我对保险完全不懂,“保额”、“保费”、傻傻分不清楚,对“保险”这两个字也深恶痛绝,这次讨论,我并没有当回事儿。
在我当时的认知中,投资是最重要的,把投资做好,可以解决所有的财务问题。
今年初,偶然的原因我拜访了很多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先行者,我问了他们两个问题:
• 第一个是:对于一个懂投资的人,需要保险来做什么?
第二个是:保险如果对用户有价值,为什么口碑会这么差?
深度交流和思考后,我有了答案。
保险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给自己的生活托底。保险的作用,是无法用投资来取代的。投资是进攻、保险是防守,保险可以帮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等待投资成功的到来。
但和基金行业的问题很像,以销售指标为中心的模式,没有把好的产品和有需要的人连接起来。“保险容易理赔难”、“老人存款被骗买保险”等问题,可能都是这种销售模式下产生的问题。
销售端产生的问题,却容易让整个社会为此买单。“基金都是老鼠仓”、“基金经理都是骗人的”这些言论,让非常多人失去了利用基金来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机会;“保险就是骗人”也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失去了在最好的时候用保险来做足保障的机会。
真正引发我进一步思考的,是“且慢管家”微信公众号后台的一则用户留言。一个对且慢非常信任的忠实用户,在且慢投资了1年多的时间,但不幸患了严重的疾病,需要赎回基金来治病,问我们该卖那一部分。
我一直认为,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原因是由于 “被动的卖出”,或是因为把短期要用的钱配置到股市,或是因为对下跌的恐惧而被动的卖出。且慢通过预期管理、严选策略和用心陪伴的方式,已经很大程度帮助用户去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但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无能为力,就是不幸发生的时候,用户是否有一笔应急的钱。
这种需求应该由且慢来解决吗?“卖保险”的“坏名声”会损害用户对且慢的信任吗?
这个问题我们思考、争论了很久。最终我们想清楚了一件事,衡量做与不做的标准很简单,作为一家“站在用户一边”的公司:
• “保险配置”是否是你的用户的需求?
• 你是否能更好的解决这个核心需求?这包括价值观、知识边界以及专业能力
最近重读《助推》,更让我坚定。在金融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做正确的事情” 无比重要,而勇于承担起客户的信任,“助推”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比起怕为所谓的“负面”所累,更为重要。
这,也决定了且慢的做法。
且慢对基金的答案是:
“ 用户需要的不是单只基金、而是解决方案 ”
而且慢对保险的答案是:
“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
这句话是且慢保险服务的核心。陪伴用户拿到长期资本市场收益,是且慢的能力核心,我们对此非常自信。这也决定了且慢会将投资和保障分开,我们会帮助用户根据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配置消费型的保险,希望能用 较低的保费、较高的杠杆 做到 充足的保障。
无论是基金、还是保险,我们都希望帮助用户建立这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高级投资模型,而是建立在对投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对未来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发生的预知、建立在发生各种可能性时有已知的预案;这种确定性不依赖于500台机器24小时每天比较1亿种保险方案,而是建立在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且慢产品选择逻辑的认可,建立在不确定的未来发生未知风险时、有一份已知的钱在那里的安心。
5
11 ratings
大家好,这里是《孟岩投资实证》,孟岩是且慢创始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10余年,深入理解并实操美股、港股、A股等多种投资方向,每周都会记录自己的实盘业绩和心得体会。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孟岩的微信公众号。
今天和大家聊聊从投资角度看保险这件事儿
一次和我的好朋友林敏跑步,他特别兴奋的和我说有一个想法, “保额账户”,是一种新的保险服务的方式,强调用户对“保额”的认知。那时的我对保险完全不懂,“保额”、“保费”、傻傻分不清楚,对“保险”这两个字也深恶痛绝,这次讨论,我并没有当回事儿。
在我当时的认知中,投资是最重要的,把投资做好,可以解决所有的财务问题。
今年初,偶然的原因我拜访了很多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先行者,我问了他们两个问题:
• 第一个是:对于一个懂投资的人,需要保险来做什么?
第二个是:保险如果对用户有价值,为什么口碑会这么差?
深度交流和思考后,我有了答案。
保险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给自己的生活托底。保险的作用,是无法用投资来取代的。投资是进攻、保险是防守,保险可以帮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等待投资成功的到来。
但和基金行业的问题很像,以销售指标为中心的模式,没有把好的产品和有需要的人连接起来。“保险容易理赔难”、“老人存款被骗买保险”等问题,可能都是这种销售模式下产生的问题。
销售端产生的问题,却容易让整个社会为此买单。“基金都是老鼠仓”、“基金经理都是骗人的”这些言论,让非常多人失去了利用基金来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机会;“保险就是骗人”也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失去了在最好的时候用保险来做足保障的机会。
真正引发我进一步思考的,是“且慢管家”微信公众号后台的一则用户留言。一个对且慢非常信任的忠实用户,在且慢投资了1年多的时间,但不幸患了严重的疾病,需要赎回基金来治病,问我们该卖那一部分。
我一直认为,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原因是由于 “被动的卖出”,或是因为把短期要用的钱配置到股市,或是因为对下跌的恐惧而被动的卖出。且慢通过预期管理、严选策略和用心陪伴的方式,已经很大程度帮助用户去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但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无能为力,就是不幸发生的时候,用户是否有一笔应急的钱。
这种需求应该由且慢来解决吗?“卖保险”的“坏名声”会损害用户对且慢的信任吗?
这个问题我们思考、争论了很久。最终我们想清楚了一件事,衡量做与不做的标准很简单,作为一家“站在用户一边”的公司:
• “保险配置”是否是你的用户的需求?
• 你是否能更好的解决这个核心需求?这包括价值观、知识边界以及专业能力
最近重读《助推》,更让我坚定。在金融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做正确的事情” 无比重要,而勇于承担起客户的信任,“助推”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比起怕为所谓的“负面”所累,更为重要。
这,也决定了且慢的做法。
且慢对基金的答案是:
“ 用户需要的不是单只基金、而是解决方案 ”
而且慢对保险的答案是:
“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
这句话是且慢保险服务的核心。陪伴用户拿到长期资本市场收益,是且慢的能力核心,我们对此非常自信。这也决定了且慢会将投资和保障分开,我们会帮助用户根据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配置消费型的保险,希望能用 较低的保费、较高的杠杆 做到 充足的保障。
无论是基金、还是保险,我们都希望帮助用户建立这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高级投资模型,而是建立在对投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对未来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发生的预知、建立在发生各种可能性时有已知的预案;这种确定性不依赖于500台机器24小时每天比较1亿种保险方案,而是建立在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且慢产品选择逻辑的认可,建立在不确定的未来发生未知风险时、有一份已知的钱在那里的安心。
106 Listeners
893 Listeners
419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66 Listeners
211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56 Listeners
22 Listeners
4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49 Listeners
84 Listeners
248 Listeners
1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