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zhé);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我们先来看这五个善,我们说这五个善呢,它是老子通过天道来感悟人道,所以我们说,道在天地间,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善行无辙迹
辙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南南辕北辙的辙呢,就和这里的辙是一个意思。
善行无辙迹就是说善于行走的,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没有痕迹。
并不是说善于行走的就像能够飞檐走壁,踏雪无痕的武林高手那样没有痕迹。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老子这里的善,是要和天道类比,而不是和个人类比。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子呢,要从天道推及人道。下面几句也一样。
善行无辙迹就是告诉我们真正想做好事的,是不留名的。所以我们说,君子的言行,全任道的自然,无所造作,才能有所成功。
善言无瑕(xiá)谪
瑕,本意是指玉上面的斑点,有个词叫瑕不掩瑜。意思是玉上的疵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所以这个瑕字字,一般为缺陷、缺点的意思。
谪,贬谪,过失。
瑕谪,连起来就是泛指过失、缺点、疵病。
善言无瑕(xiá)谪 就是说 善于言谈的,就像大自然一样,言而无声,从而不会出现任何过失。
汉武帝的乳娘在外边犯了过失,于是汉武帝就准备将其处死,所以,乳娘就去求助东方朔,东方朔就告诉他,当皇帝真要将你处死的时候,你就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回头看皇帝,但是一句话都不要讲。所以,当皇帝将她处死的时候,她这样去做了,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回头看皇帝,但是一句话都不要讲。此时东方朔在一旁喊到,老妈子,还不快走,还看什么看,皇帝都不吃你的奶了!汉武帝听后很难过,想起自己从小被她抚养大,感激怜悯涌上心头,便赦免了乳娘的这次死罪。
东方朔真可谓善言无瑕谪,好像没有帮汉武帝的乳娘说什么话,但是却救了她的命,并且免除了汉武帝内心的愧疚。
善数不用筹策
筹策:古代用竹制的计数的器具。
善数不用筹策就是说 善于计数的,就像日月运行一样,日复一日、分毫不差,而不用任何计数器具。
所以,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财务工作的最高境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自我陶醉于数字游戏中,而是数字外的一些东西,一些运营和管理的一些东西。所以,无论会计还是审计,能够看到筹策之外,才是艺术和境界。
善计不用筹策就是告诉我们,有道之人善于用道来谋划事,而不是用计数的用具。也可以说有道之人不是身陷迷局,斤斤计较。而是身处世外,统揽大局,以观其妙。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关楗(jiàn),关门的木闩。 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就是说善于关闭的,就像冬天万物闭藏一样,没有门闩却不能打开
就是告诉我们用道德树立起来的无形的界的约束,和用墙、用锁建起来的实际物理屏障相比,要好过百倍。
善闭的根本前提是无窃无盗,无不速之客,从而无擅入的动机与可能。如果你无懈可击,不招事,不惹非,不诱盗,不引人注目,那么自然就不用什么锁,也不用什么墙了。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于捆缚的,就像约束万物的自然规律一样,没有绳索,却不能解开。
善结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靠心去结盟和契约,要以心换心,这样才能无绳而牢,才能看上去没有绳结而不会散开。就像两个人结婚,想结婚,是因为心想在一起了,那么结婚证呢,只是一纸契约,没有任何意义。当这个心结散开了的时候,那么自然结婚证也就失效了。同样一个公司真正想留住一个人,不是通过合同、通过高薪就能把他留下的。等他心不在这里的时候。离开是迟早的问题。
所以老子说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所以真正的高人,都是攻其心,而不是攻其壁垒。否则就是舍本求末了。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
在老子看来,所有人都是有用的,只不过看你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了。
秦穆公去岐山打猎,走丢了一匹良马,后发现被当地百姓,三百余人宰了吃了。秦穆公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惩治他们,还送给他们几坛美酒喝。后来。秦晋交兵韩原,秦穆公失利将近俘虏,就是这三百余人出来以命杀敌,最终不但救出了秦穆公,反而还活捉了晋惠公。
所以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那这样呢,才能真正的做到人尽其才,各安其职,各遂其性。如此这样,就如孟子说的人人皆可为尧舜了。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
我们上句讲的是人尽其才,那么本句讲的就是物尽其用了。东西和人一样,每个东西都有它自己的用处,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个大葫芦,用它去盛水,可是它承受不了太多水的压力;把它劈开做瓢,又太大,没有东西可以容纳下它。这个葫芦不是因为太大了呀,我还不如砸烂了它。庄子说,这么大大的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么呢,我们现在的救生圈,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去湖海里游泳呢?怎么能说它没有用处呢?我们说庄子的观点常异于人。但是呢,他却深谙自然之道,他懂得人无弃人,物无弃物的道理。所以我们说物和人一样,一切东西都有它的妙用,所有人也都有他的可取之处。
是谓袭明
袭,掩藏,暗藏。
明,明达。
袭明:聪明不外露。
是谓袭明,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借鉴,参考
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正因为有了我们恶性恶众生,才有了佛,才有了观音菩萨。其实本句话是紧接着上面一句话的意思说的。就是说善的人和不善的人都是用用处的。单的人可以用来当我们的老师,那么不善的人呢,我们可以用它来作为我们的反面借鉴。就像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总之,老子就是告诉我们要趋善去恶,要见贤思齐。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迷,糊涂。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就是说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我们说如果你不谦虚,也不大慈悲,不知反省,以至于自己迷失了。不喜欢向人请教,又不喜欢在逆境中磨练,那么这样呢,虽然你看似聪明,却已经成为虽智大迷的糊涂人了。
是谓要妙
要,最重要,最要紧的
是谓要妙,就是说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啊。
好,本身的内容基本讲完了。我们说本章的内容真正体现了老子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既有合于天道的自然智慧,又有一视同仁的圣人之心。而下一章呢,老子提则出了朴素自然的观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欢迎大家明天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