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講 ] 荻島靜夫,《荻島靜夫日記》,2005,立緒。
日期:2008.11.03
我們讀書受教育,被傳授的多半都與「大」有關:大歷史、大領袖、大資本家、大思想家、大作家。當「大」讀了太多,我們對「小」人物的自己就會缺乏期許。 我們多半只有在求學和初入社會的時候有「大」志,而後即庸碌一生。 事實上,「小」人物的我輩,並沒有只看「大」不看「小」的必要。平凡人如果鍥而不捨,他們所做的貢獻未必就不如大人物;平凡人如果一心未泯,他們替時代所做的見証和所造成的影響也會鉅大無比。
因此,這次的單元,遂決定以「平凡人的功勳」為題,尋找在本地可以找到的傳記或日記做為材料。這些人有的或許到了後來比較出名,但當時卻都是無名或小名之輩。當他們鍥而不捨努力時,皆無藉藉之名。 荻島靜夫只是個侵華的小兵,哈夫納則是個德國助理司法官,畢亞則是個兒童兵。但他們為侵略,納粹興起,以及童兵世界所做的見証,確遠遠超過一切的研究。 卡森是個平凡的海洋生態小專家,今天的生態環境意識因她而起;魏徵後來成為中國官吏最大榜樣,但初起時他能算是小吏。尤努斯後來得諾貝爾和平獎,但他這個窮教授為了除貧問題早已默默工作多年。甘為霖是蘇格蘭長老教會派任台灣的牧師,他濃縮了蘇格蘭啟蒙改革時代的精神,遺愛人間。而哈里遜則只是個小木匠,但對航海所需的經度定位卻貢獻卓著,影響巨大。
平凡人,大功勳,平凡的我們見賢思齊,又怎可不需努力呢? (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https://hongfoundation.org.tw/forum/36">平凡人的功勳:傳記和日記>)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