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6:煤气灯效应 为什么会产生情感操控PUA?
1、煤气灯效应的含义
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探戈、煤气灯操纵,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煤气灯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
2、煤气灯效应的起源
煤气灯效应概念最早起源于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煤气灯》主要讲述了少女宝拉因为姑妈的意外身亡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青年安东为了谋取宝拉的遗产,先是向宝拉求爱确定关系,其后用尽各种方法企图把宝拉逼疯,将她送进精神病院,从而获得宝拉的巨额财产。
该部话剧中经典的煤气灯操纵,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受害人信息封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强调某一信息
安东和宝拉新婚满三个月时,外出去伦敦塔游玩。出门前安东送给妻子一枚小巧的白色胸针,声称是母亲去世前留给他的,并嘱咐宝拉把它收好。此时安东略显刻意地强调了一句:「你可能会弄丢,你知道的,你经常丢三落四」。当天的游玩结束后,安东便以饰物常年未佩戴、需要修理为由,向宝拉索要胸针。由于安东从一开始就并未将胸针放入宝拉的手包,而是偷偷将其藏在手心转移至别处,宝拉自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胸针的踪影,还以为是自己不慎遗失,十分懊恼。因丢失胸针而产生的内疚、自责,外加安东使用虚假信息进行的旁敲侧击,使得宝拉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彻底动摇。
第二步:激起受害人嫉妒心,然后批判这种情绪不正常
安东在与宝拉二人独处时,怂恿她唤女佣上楼点燃煤气灯。而当年轻貌美的女佣点灯之余,安东便凑过去言语轻佻地与其大肆调情。此时宝拉已极为不悦,表面上故作镇静地看书,实则是在旁听着二人的对话。
待女佣走后,宝拉便质问安东为何要这样同女佣说话。安东解释称,自己只是「想将她当成平常人,而不是下人」。
当宝拉委屈地表示,安东与女佣这种过分亲密的相处模式会让她们瞧不起自己时,安东却将矛头转向宝拉,直接坐实她精神出了问题这一说法。
第三步:关系封锁,限制受害人社交,将其禁锢在自己身边
当邻居老太太要来拜访二人时,安东显得十分暴躁,生气地说,「别让他们总来烦我们了」。并且由于担心日后无法全面控制宝拉,命令女佣以「夫人身体微恙」的理由,拒绝这位不速之客的来访。
而当宝拉委屈地询问丈夫,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安东换上一副关切的面孔,将其归咎于宝拉的表述不清,「我以为你只是礼貌回答而已,你想见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在之后的一次宴会上也是如此。安东不愿意让宝拉出现在众人面前,在未告知宝拉的情况下就拒绝了主人的邀约。
由于该部话剧中的煤气灯操纵过于经典,2007年,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结合20年的临床经验出版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该书出版之后,煤气灯效应被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学科领域。后不断延伸扩展到哲学、政治学(政治评论)等学科领域。
3、煤气灯效应关系的特点
1. 煤气灯效应是的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往往涉及一个或一组加害者,以及第二个人(受害者)。
2. 煤气灯效应总是通过两个人实现:其中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另一方是被操纵者,为了能让这段关系继续,不惜怀疑自己的认知。
3. 煤气灯效应的产生和影响可以是有意识地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并且是秘密进行的,因此所产生的情感虐待不会被公开滥用。
4. 煤气灯效应在受害者中引起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通常是充满情感的认知失调,并使受害者对自己的思维,感知和现实测试提出质疑,从而容易引起他们的自尊心低落和令人不安的想法和影响。并可能促进混乱,焦虑,抑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精神病的发展。
5. 当受害者对自己的心理能力失去信心并发展出一种习得性的无助感之后,他们就更容易受到加害者的控制。受害者往往是权力和地位较低的人。
4、煤气灯操纵者的三种类型
1、魅力型煤气灯操纵者:为你打造一个特别的世界
他们不可能一直给你带来负面的感受,甚至可能一切都很完美,表现魅力和浪漫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浪漫的手段让你不再专注自己的感受比如,送你鲜花,这样你就不会批评他约会迟到;又比如,他在朋友面前羞辱你之后,立即进行最夸张的、让你无法呼吸的赞美,让你怀疑自己的想法有问题。
但不是只有恋爱对象才能成为魅力型煤气灯操纵者,很多领导、同事,甚至亲戚朋友都可能是那个让你又爱又恨,琢磨不透的那个人。
2、好人型煤气灯操纵者:让你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
这种人看起来通情达理,很“好”,但其实铁了心要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事。心理治疗师莱斯特·利诺夫很贴切地用“不尊重的顺从”来形容这种行为:表面上同意对方的观点,实际上不予理会。他们可能会帮你很多忙,为你做很多事,你们之间出现分歧,他会道歉或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你的需要。他们看起来很善良,并对你极好,但实际上他们又会一边做着答应你的事情,一边摆臭脸、生闷气,运用一系列小手段,向你表示他们的不满。
3、威胁型煤气灯操纵者:盛气凌人、嫁祸于人和刻意隐瞒
魅力型煤气灯操纵和好人型煤气灯操纵往往很难发现,因为操纵者的行为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但有些煤气灯操纵行为的问题显而易见,比如吼叫、贬低、排挤、嫁祸于人,以及其他种类的惩罚和威胁。
在某些情况下,威胁型煤气灯操纵可能和魅力型或好人型煤气灯操纵交替出现。但大部分时候,是两人关系中的主导特征。
5、该如何摆脱煤气灯效应
1、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相信自己有重建人生的勇气
大多数被操纵者,尤其在长期被操纵之后,会习得性无助。他们内化了操控者施加的责备和否定,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甚至会更加沉溺和卷入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甚至不断否定自己正处于不良人际关系中。
而事实上,你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你识别出对方在操纵,你就可以破坏这种操纵行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控制,其实是最艰难的一步。操控者持续操控,是因为你的反应配合了他们,他们发现操控是有效的,是能够达到目的。如果你不给予他们这样的奖赏,不令他们的目的达成,不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去做,就打破了对方的幻想。
2、建立健康和平衡的社交网络,不要过于依赖单独个体和集体
确保自己社交关系网络不会“隔离”,是避免自己被操纵的关键。这也意味着,来自朋友、家人,以及所有爱你、关心你的人支持,是帮你离开操纵式关系的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当你与外界的接触总是需要通过个体或某个集体实现的时候,你也给予了这个个体和集体控制你生活的能力。所以,你需要自己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应该包含着平衡的互相关系和多维的社交关系,不过分依赖和倚重某个个体和集体。
3、察觉社交关系中摩擦感,逐步建立自己的掌控感
“不再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是被操控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自己,只能完全依赖对方。因此,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之后,你需要重新赋予自己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即便暂时还无法去除“我不行”的心理,也试着先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做决定、做选择——从午餐吃什么,穿什么出门,与什么人联络,到对对方为你做得决定说“不”。在期间,你也要在自己成功作出并实现每一个决定时奖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