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栏目是《人民日报》的一个重要言论专栏,由评论部主办,在第4版(要闻版)右上方固定位置刊出,发表千字左右的时评政论。该栏目曾三次蝉联“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桂冠,也是中宣部主办的历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得主,还是唯一一个每次都捧走名专栏奖杯者,令国内其他新闻栏目望尘莫及。
人民论坛创造性地建构了“五个维度”:政治站位有高度、议题设置有强度、观点内容有深度、话
... moreBy 安屿同学
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栏目是《人民日报》的一个重要言论专栏,由评论部主办,在第4版(要闻版)右上方固定位置刊出,发表千字左右的时评政论。该栏目曾三次蝉联“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桂冠,也是中宣部主办的历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得主,还是唯一一个每次都捧走名专栏奖杯者,令国内其他新闻栏目望尘莫及。
人民论坛创造性地建构了“五个维度”:政治站位有高度、议题设置有强度、观点内容有深度、话
... mor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1 episodes available.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01日
【人民论坛】畅叙家国情怀 传递精神力量
作者:苏砥
参加媒体见面会分享感悟和收获,与香港青年切磋乒乓球、羽毛球球技,现场传授自由泳技巧……这几天,巴黎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问香港,与市民交流拼搏奋进历程、畅叙家国情怀,传递中华体育精神,受到热烈欢迎。“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一名市民的感言,道出了广大香港同胞的心声。
鲜艳中国红,最是动人心。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展现出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给香港同胞以深深感动和激励。网球选手郑钦文连胜强手夺冠,“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的誓言掷地有声;竞走运动员杨家玉回忆赛场上的奋力一搏,感言“当时我选择冲出大部队独自领走,最终拼下这枚金牌献给祖国”……这些奥运赛场上的动人瞬间,令人热泪盈眶。正如射击运动员盛李豪在香港分享奋斗经历时所说,奥运赛场高手如云,面对重重挑战和巨大压力,祖国和人民的支持给了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奥运健儿的到来和他们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出香港市民澎湃的爱国热情,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个特点,就是00后运动员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在一些项目中担当大任。他们不仅实力强,而且自信乐观、热情友好,收获了一大批香港粉丝。射击运动员谢瑜分享获胜的秘诀是“心静”,并现场重现奥运会夺金时刻的经典姿势,引来香港青年学习模仿;霹雳舞项目19岁小将刘清漪,来了一堂现场的“舞蹈课”,收获满堂彩;全红婵寄语香港青年“有热爱就去追吧,不要害怕失败”……年轻运动员与香港市民近距离互动,刮起一阵青春旋风。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年轻运动员的阳光气质、精神风貌,激励着广大香港青年不懈奋斗、书写精彩人生。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心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回归祖国27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齐奋进,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正在由治及兴的大道上加速前行。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香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必将长期繁荣稳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站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在共担民族复兴重任、共享民族复兴荣光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8日
【人民论坛】破立并举与先立后破
作者:华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这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征程上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
曾经,人才评价“四唯”现象严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要求。如何破题?我们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既向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又加快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该破的破,该立的立,改革披荆斩棘、落地见效,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先立后破,不能未立先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把立与破更好统筹起来,把握好“立”和“破”的辩证关系和承接顺序。
要坚持破立并举,不能只破不立,或只立不破。
破与立,辩证统一。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只有彻底破,才能为更好立创造条件。
“靠海吃海”的粗放养殖,一度让海洋生态频频亮起“红灯”。有的地方花费很大功夫清退近海养殖,可效果并不好,根源就在于一禁了之、破而未立,没有解决好渔民生计问题。海南文昌冯家湾,一手抓清退,一手谋新路,建立起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动鱼虾“上楼入池”,渔民“下船进园”,既保护了生态,也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不立不破,立字当头;瓶颈藩篱,不破不行。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破立并举,把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才能推动改革在“得其法”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破立并举,要注重先立后破。
一方面,在改革中,如果旧动能、旧机制破除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就会出现空档期,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改革成效;另一方面,把立的工作做在破之前,以“鼎新”带动“革故”,也有助于更好实现以立促破。
贵州在培育新兴产业时不急于破,而是充分利用地质结构稳定、土地电力成本低等优势,把大数据产业先立起来,然后再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转型之路越走越顺畅。山西“借风”“迎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同时努力做好煤炭大文章,推动两个能源赛道互补互动、协调发展。
谋改革、促发展,“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只有坚持先立后破,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才能兼顾稳和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些领域的改革不宜过于激进,一些地方的产业转型也不能急转弯。破立并举,关键靠统筹,要义在平稳。
用好“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把握好时、度、效,谋定后动、循序渐进,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实现“立中破”与“破中立”的动态平衡,才能推动改革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3日
【人民论坛】系统布局与协同配合
作者:华平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坚持系统观念”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条重大原则,强调“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决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贯穿始终。
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分轻重缓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加强改革举措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能。”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征程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处理好系统布局与协同配合的关系。
系统布局,契合改革规律,顺应发展所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关键要加强统筹谋划,以系统布局掌握发展主动。
“一张清单”牵动改革。从规定企业“能做什么”到只管企业“不能做什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328项缩减到117项,牵引带动审批、投资、监管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既便利了各类企业,也提升了治理能力。
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到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践表明,改革越是挺进深水区,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越要注重系统集成。面对一些深层次矛盾,单兵突进式的改革难以奏效,各行其是的改革更可能造成“合成谬误”,唯有凝聚合力才能催生“化学反应”。
协同配合,彰显制度优势,塑造改革动能。把“全景图”细化为“施工图”,进而变成现实,关键要锚定改革顶层设计,用协同配合汇聚强大合力。
中央提出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后,各地因地制宜进行探索,逐步从森林补偿扩展到草原、荒漠、湿地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有效提升生态保护整体效益。目前,山东、湖北在探索大气生态补偿,新疆、甘肃探索冰川生态补偿,不断填补制度空白。
加强“上”“下”协同,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各地区各部门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才能确保改革可落地、便操作、好见效。
协同配合,还要强化各方联动。在三江源,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原来分散在林业、国土、住建、水利等多个部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破解执法监管碎片化,“一块牌子管到底”;在广州开发区,一批特色机构先后设立,以职能归口统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树立“一盘棋”意识,打破跨部门合作、跨区域协调的障碍,坚决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这是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既抓方案协同,也抓落实协同,更抓效果协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定能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9日
【人民论坛】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
作者:华平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经验。
新时代以来,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锚定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正是因为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改革精准发力、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七个重点领域,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要求。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问题是突破的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变为现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又要有“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行动自觉。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不仅提出到2030年和到2035年两个阶段目标,还针对不同领域提出量化工作目标。以目标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按下快进键。
一张蓝图绘到底,考验改革的定力、发展的耐心和滴水穿石的韧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刻变革。坚持目标导向,才能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正确道路推进;才能以目标为基准,进行资源配置、时间分配,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方法手段。
一些群众还不能很好地在常住地参保,居民医保筹资机制还不够完善,参保群众连续参保缺乏激励……前不久,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剑指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织牢织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虚高药价“动刀”……强烈的问题意识,让改革举措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实践表明,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问题,就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体现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上是统一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实现目标必然要着力解决堵点难点卡点问题。比如,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要按照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两相结合,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苏轼《思治论》中的这句话,表达新时代改革者的心声:“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发展一往无前,改革永无穷期。把准目标方向,掌握正确方法,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定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成就。
《 民日报》2024年08月16日
【人民论坛】大胆探索与稳扎稳打
作者:华平
大胆探索、稳扎稳打,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黑龙江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雄安新区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
农村土地制度关系亿万农民最切身利益,不改革不能适应实践发展要求,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吃下放心流转、放心投入“定心丸”。同时,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充分释放了农村的巨大活力。
新时代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做到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勇于进取”,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战术上稳扎稳打”,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
发展无止境,改革有章法。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大胆探索与稳扎稳打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这要求我们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
大胆探索,是以守正为前提的勇毅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是以创新为特征的胆识谋略,“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掌握看家本领,成为行家里手,富有胆识谋略,就能做到处变不惊、心中有数,进而分类施策,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
稳扎稳打,就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增强各项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谋定而后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外资准入管理起步,历经试点、推广,负面清单制度被创造性地引入国内经济治理,有效防范了风险,稳步扩大了制度型开放。“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正是改革破浪前行的关键所在。
改革之路无坦途。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我们一定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2日
【人民论坛】扬优势与补短板
作者:华平
以改革扬优势、补短板,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明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曾经,中国铁路因一票难求、一车难求,被视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老大难”。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抓手,把短板补长,把长板做优,中国铁路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动脉。
把握扬优势与补短板的辩证法,关键是处理好长板与短板的关系。
“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抓紧补短板、锻长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锻长板与补短板问题。
短板是薄弱点,也是增长点,揭示着努力方向;长板是核心竞争力,是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长与短是相对的。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关键要找准工作发力点,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短板转化为长板。
成渝地区,不靠海、不沿边,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大棋盘”,奋力打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后方”挺进高水平开放的“前沿”。
“跳出本地看本地”,才有改革发展的方位感。从“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到全球产业链上比较竞争实力,准确把握“所需”与“所能”,这是扬长补短必备的大局观。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增强统筹兼顾的谋划、掌握固强补弱的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激发新优势。
长与短是动态的。正所谓不日新者必日退,长板不是一劳永逸的,关键要通过补短板来巩固优势地位,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把短板变为发展的跳板。
地处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黑龙江,冬季漫长,本是不利生产的短板,可把“冷”作资源,发展冰雪运动、开发冰雪旅游,“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现现代化,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浙江平湖利用绿色科技啃“硬骨头”,“蔬菜工厂”育苗效率大幅提升,亩均管理费用大幅节省。
立足本地辩证看,方能找准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把自身的“家底”摸透,把欠缺的基本功练实,把独门的“杀手锏”磨利,才能走出有本地特点和优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与短也是互动的。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要紧紧抓住最紧迫的矛盾问题,聚焦最突出的薄弱环节,以长板优势带动短板补齐,把补短板变成破解难题的“样板”。
上海宝兴里,户均居住面积仅12.6平方米,旧区改造难度之大史所罕见,却创下了上海大体量旧改项目签约搬迁的纪录。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居民自治同向发力,“宝兴十法”成为旧改群众工作可复制推广的“妙法”。
率先试、出经验,通过破解一道难题,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这个由短变长的过程,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已有制度、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这样的改革,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锚定改革总目标,“看准了就抓紧干”,我们激扬的是制度优势,积蓄的是发展动能,赢得的是战略主动。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9日
【人民论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作者:周珊珊
今年3月,研究员梁德光选择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因为这家刚成立不久的新型研发机构,“不看‘帽子’,更注重研究项目本身的质量,对青年研究员来说非常友好”。如今,梁德光已经开始在独立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才能形成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的良性循环。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一组数字见证创新活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事实证明,勇于“压担子”“搭梯子”,年轻人就能不断成长成才,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挑大梁、当主角,就要参与重大科技决策。1989年出生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十一室高级工程师朱平平,在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研究中提出一个新设想,“没有人因为我资历浅就忽视这个建议”,最终成功获取关键数据。正是因为年轻人也能在重大关键决策中充分表达、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年轻人得到锻炼和培育,团队也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人才要形成合理梯队,就必须做好蓄水、育苗的工作。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参与重大科技决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一项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问卷调查中,有近60%的青年人才表示,各类填表占用时间多;超过1/3的受访者表示,经费使用和财务报销带来较大非学术负担。从4年开展3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到明确保障青年科技人才每周8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把痛点变成发力点,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决减负担、“破四唯”,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不再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而是潜心研究、探索创新。
科技创新是艰难的探索,青年可以义无反顾,社会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辽宁沈阳对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40周岁以下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50万元项目资金和10万元奖励资金;福建泉州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从青年需求出发,拿出“硬举措”,细化“软服务”,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就能实现城市和人才之间的“双向奔赴”,碰撞出耀眼的创新火花。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给予青年人才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他们一定会以蓬勃的创新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力量。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8日
【人民论坛】科技成果转化,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路
作者:尹双红
从专利到产品需要多长时间?对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杨延莲来说,10年前,这个答案是3年。如今,得益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杨延莲和团队获得了成果的10年长期使用权,这不仅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还因不涉及成果定价问题,大大缩短了转化流程,只用1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产品化开发。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改革通堵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向科研人员赋权,通过增强获得感来调动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走下“书架”、走上“货架”,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愿转”先要“能转”。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原来属于单位,赋权给个人后,单位的权益如何保障?科研人员想要从科技成果库里取出专利进行转化,具体如何操作?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在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教授与学校签订了专利转让协议。学校不仅允许其在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后再支付应付款项,还在产业化过程中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后者每年将200万元的研发经费“反哺”给学校。实践证明,对科技成果转化树立长远眼光、给予充分耐心,帮助度过初创阶段,假以时日,往往会收获累累硕果。
“能转”还要“敢转”。有权必有责。科技成果转化意味着要到市场中经受检验,风险不容忽视。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这是不小的压力。放下包袱才能放手去干。目前,上海、安徽、陕西等地都已出台方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情况不予追究相关人员管理失误责任。以制度添保障,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才能破解“不敢转”难题,激励科研人员大胆试、大胆闯,蹚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路径。
“敢转”还得“会转”。对许多科研人员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全新领域,不可避免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比如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各方责权不清晰等。破解“不会转”难题,提高转化效率,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工业大学为所有重大科研项目配备了既懂专业技术与管理又清楚市场和法律的专利技术经纪人,帮助科研人员排忧解难,让科技成果转化更便捷。坚持敢闯敢试与服务引导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才能让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开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要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过程,难度不可谓不高。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路,赋权好比发令枪,能够激发源头动力,但要将转化路径走通走实,还须瞄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这一目标,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持续让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高质量发展就有了不竭动能。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7日
【人民论坛】多几把尺子量人才
作者:石羚
一套智能产线帮助企业提升25%的生产效率,成了教师方成刚职称晋升的加分项。此前,由于常年在生产一线开展产学研合作,论文不多、承担纵向课题不足,他多年未被评为教授。方成刚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类别后,他顺利晋升正高级职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如何评价人才,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学科的人才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同是高校教师,有的擅长科研,有的善于教学,有的专于发明;同样从事研究,有的做基础研究,“板凳甘坐十年冷”;有的做应用研究,成果要求迅速转化;有的做交叉研究,要从学科叠加走向融合。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就要尊重人才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坚持干什么评什么,推进分类评价制度建设,“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多几把尺子量人才。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破立并举是一个重要方法。健全人才评价机制,首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也要“立新标”,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形成更加客观公正的人才画像,让能干事、干成事者被发现、被重用。
看创新能力,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出站和青年人才考评不设“硬杠杠”,项目、著作、推广应用均可作为标志性成果;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国际评审根据代表作的重要性、发展前景等评估团队成绩。“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成果水平只是人才好坏的重要参考,关键在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才水平,助力“一时成功”为“一世功成”。
看实际贡献,返乡创业青年杨丽娜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共享模式,助力落后村变旅游村,提升村民人均年收入,被评为高级农经师。吉林在乡村人才职称评审中重点看能否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成为发展带头人。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综合评判人才贡献,既要看成果的原创性、科学价值,也要看经济价值、社会效益。
改革再出发,唯奋楫者先,唯创新者强。不断练就识别千里马的慧眼,培厚千里马成长的沃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定能以人才之强赋能创新之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6日
【人民论坛】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
作者:盛玉雷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是重点。此前,湖北某地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在当地具有固定经营场所,涉嫌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被通报后,当地认真整改,不仅废止相关文件,还梳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打掉“土门槛”、打通“中梗阻”,要素资源流动更加畅通,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拿制度规则来说,如果人才评价标准不一,那么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流动就会受到阻碍;以市场监管为例,倘若以不合理的条件在本地和外地之间设置壁垒,就有可能错过优质企业的“顺风车”。着眼于此,去年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
政策举措背后,是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都要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比如,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再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没有一体化意识、一盘棋思想,就无法“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才能在把握战略主动中做好各项工作。
今天,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征显著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浙江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共享,“浙里办”集成363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2000余项便民惠企服务,办事不再多头跑、反复跑。生态全域治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国家公园的设立,彻底改变过去“山一块、水一块、林一块、草一块”的碎片化管理模式,破除“九龙治水”困局。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定能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1 episodes available.
386 Listeners
65 Listeners
3 Listeners
16 Listeners
231 Listeners
101 Listeners
29 Listeners
7 Listeners
124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63 Listeners
171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