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大搖大擺又有點害羞地來到第三季,跟著毛叔一起找自己。
加爾文不是說,認識上帝和認識自己是一體的兩面嗎?但為什麼有時候在教會愈久,反而卻丟失了自己。
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這個系列,我很用力地去邀請毛叔智者團的一些大哥哥大姊姊,來為我們把把脈。
第一集邀請到可愛的乃慧姊,她是那種第一次見面就會讓你感到自在的朋友(說真的,我們也只見過一次面)。我們再聊一次巴默爾的經典小書《讓生命發聲》(Let Your Life Speak – Listening for the Voice of Vocation)。她曾經在《校園》雜誌介紹了這本書,然後引起了一些迴響。
乃慧姊是那種讀很多書、聯想力很豐富,但有時會有點發散的鄰家大姊。反正,我們就隨便聊,話家常,看看碰撞出什麼火花。
還真的給我挖到寶!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默想創世記第一章長達五年之久,然後在菜市場實踐她創造論的那一部分。因為她厚實的創造論,從她的眼中看到的,不只是人性的幽微與脆弱,而是儘管如此,每天卻有新的可能性。是的,日光之下,每天都有新事!
她介紹她自己是「資源協調者」!我才想到,是啊,她其實常常就是去幫助人,去找到他自己,讓他人的生命發聲。可以看出這本書也對她自己造成了重大影響。
我最後還是逼著她,給我們總結了幾個重點。如果你活著悶悶不樂,覺得找不到自己,想要找到那個召命,活出獨特的自己,可以:
1. 承認上帝的主權:上帝造你是怎樣,就是怎樣。別再跟別人比了,接受你自己的長相、身材、家庭,和可能不如人的地位和財富。
2. 好好問自己曾經做什麼事讓你快樂:你小時候曾經有什麼樣的特質或是興趣,是長大後慢慢不見的。
3. 有勇氣再去嘗試一下:如果有想起什麼,要不要再去嘗試找回那部分的自己。
4. 如果可能的話,找智者團透過發問來讓你聽見自己的聲音梳理你的想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