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题:内卷:一个人类学概念的命运
主讲: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牛津大学
主持:梁永佳,浙江大学
时间:2023.07.06(周四)13:00-16:00
形式:腾讯会议&ZOOM
主讲介绍:项飙,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移民现象,涵盖国内和国际、非技术和高技术、移民和回迁各种移民形式。专著包括《跨越边界的社区》(三联书店,2000),Global Body Shopping (Princeton UP, 2007)《把自己作为方法》(合著,上海文艺,2020)等。
———————————————————————————————————————
前言
局外的概念走向局内的批判性,和自己切身相关。“我”第一人称。
实用主义和现象学的回答,学术研究则一般用第三人称的局外人
讨论主题:第三人称的学术概念如何变为局内一个批判性的工具
第三人称的学术概念可以推进第一人称的批判和反思,第一人称的视角可能会有片面性
什么叫社会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
传统的社会理论是给世界画图。self terrification则是要看到自己和与自己相似的社会群体处在什么位置。当然自己讲自己也不够,需要与其他事件形成系统。
etic concept-->amic critic
为何更加重要
局外的学术概念如果不转变为局内的批判会有弊端,转变过的例子如:
例子:“劳动”概念(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社会性别”gender(女性)。敢于从自己的立场进行诉说,社会力量注入
?从你自己的经验来看,有没有什么例子?什么情况下一个学术概念会转变为一个局内人的批判性概念?
第二个问题,怎么样转变?
社会形势的变化和社会运动,并非学者的努力。但今天,学者可以通过重新思考局内外的概念来推动这一过程。学术工具。如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
但是在中国语境中比较少有这样的转化
批判性变成一个局外的描述,失去了批判性。中国人的讲“关系”
费孝通的插叙格局,并不是一通百通的,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反例。
self terrification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种广泛的普适性的。批判性思考转换为局外人视角的时候会带有一个倾向,很难放弃。会消失批判性和切断在这个案例之外的溢出(only in this case)老百姓的评论对象是广泛的,是历史的,是社会的。经过训练的学者很难去这样把握,只会做案例的切断性处理,形成一个本质主义论。
内卷现象的关联性,把内卷从局内人变成局外人。看到周围人都有相似的问题critical awareness,才会形成一个公共话语。而这时局外人难以把握的。局内人很在意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内卷
典型的局外人的概念,出自《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Geertz)
黄宗智也使用了“农业内卷化”的概念来描述中国农村情况。并不是一个内在的意识。
非常有力量的描述,刺激学者思考。人类社会组织越来越精细化,但却没有对外突破。
内卷概念的问题
内卷变成emic critique之后,如何重新激活现在已经积累起来的emic描述。
有个自我在里头,有我,有第一视角。思考的额是和社会的关系。
作为内在批判的内卷和学术的概念,是一个动态问题。Geertz和黄宗智的内卷是一种停滞,不起飞的状态。批判的内卷则是一个动态,竞争的问题。如,官僚体系的内卷。内卷不是因为等级制、本本主义、形式主义,而是因为高位的变动不居。每天都新规则、新口号,这和一般的对官僚主义的理解不同。但是中国的内卷是高度动态的,是不断消耗的过程,不是一个自我稳定、内部平衡的过程。为什么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和内卷有什么关系?
局内批判:内卷有很强的扩张性,并且不断吸纳更多人入局。这和人类学的内卷不一样,通过家庭内部的劳动关系的调整,才使大家在劳动收益下降的情况下内卷。
总结
emic etic的对比是比较有作用的
要把一个学术概念变为大众可以用来反思的概念,需要有比较强的可延展性和相对宽松的实证和比较弱的边界。
社会剩余的动员 etic,学术定义中的内卷:从经济上看不太符合规律,群体中是为了shared poverty,用社区把做大了一丢丢的饼平均分享。爪哇岛的内卷是一个生态现象,squeeze,可挤性很强。水稻作业努力一点总是能提高一丢丢。内在的剥削。内卷和挤有关。挤就是社会性剩余,social surplus,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能够维持这种不断消耗性的社会关系持续下来。
生怕卷不上,这种区分也是一种社会性剩余。
human drive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精力),什么是我要不顾一切代价去追求的?可能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变化。内卷就是驱动力分配的结果。
5
33 ratings
主题:内卷:一个人类学概念的命运
主讲: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牛津大学
主持:梁永佳,浙江大学
时间:2023.07.06(周四)13:00-16:00
形式:腾讯会议&ZOOM
主讲介绍:项飙,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移民现象,涵盖国内和国际、非技术和高技术、移民和回迁各种移民形式。专著包括《跨越边界的社区》(三联书店,2000),Global Body Shopping (Princeton UP, 2007)《把自己作为方法》(合著,上海文艺,2020)等。
———————————————————————————————————————
前言
局外的概念走向局内的批判性,和自己切身相关。“我”第一人称。
实用主义和现象学的回答,学术研究则一般用第三人称的局外人
讨论主题:第三人称的学术概念如何变为局内一个批判性的工具
第三人称的学术概念可以推进第一人称的批判和反思,第一人称的视角可能会有片面性
什么叫社会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
传统的社会理论是给世界画图。self terrification则是要看到自己和与自己相似的社会群体处在什么位置。当然自己讲自己也不够,需要与其他事件形成系统。
etic concept-->amic critic
为何更加重要
局外的学术概念如果不转变为局内的批判会有弊端,转变过的例子如:
例子:“劳动”概念(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社会性别”gender(女性)。敢于从自己的立场进行诉说,社会力量注入
?从你自己的经验来看,有没有什么例子?什么情况下一个学术概念会转变为一个局内人的批判性概念?
第二个问题,怎么样转变?
社会形势的变化和社会运动,并非学者的努力。但今天,学者可以通过重新思考局内外的概念来推动这一过程。学术工具。如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
但是在中国语境中比较少有这样的转化
批判性变成一个局外的描述,失去了批判性。中国人的讲“关系”
费孝通的插叙格局,并不是一通百通的,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反例。
self terrification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种广泛的普适性的。批判性思考转换为局外人视角的时候会带有一个倾向,很难放弃。会消失批判性和切断在这个案例之外的溢出(only in this case)老百姓的评论对象是广泛的,是历史的,是社会的。经过训练的学者很难去这样把握,只会做案例的切断性处理,形成一个本质主义论。
内卷现象的关联性,把内卷从局内人变成局外人。看到周围人都有相似的问题critical awareness,才会形成一个公共话语。而这时局外人难以把握的。局内人很在意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内卷
典型的局外人的概念,出自《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Geertz)
黄宗智也使用了“农业内卷化”的概念来描述中国农村情况。并不是一个内在的意识。
非常有力量的描述,刺激学者思考。人类社会组织越来越精细化,但却没有对外突破。
内卷概念的问题
内卷变成emic critique之后,如何重新激活现在已经积累起来的emic描述。
有个自我在里头,有我,有第一视角。思考的额是和社会的关系。
作为内在批判的内卷和学术的概念,是一个动态问题。Geertz和黄宗智的内卷是一种停滞,不起飞的状态。批判的内卷则是一个动态,竞争的问题。如,官僚体系的内卷。内卷不是因为等级制、本本主义、形式主义,而是因为高位的变动不居。每天都新规则、新口号,这和一般的对官僚主义的理解不同。但是中国的内卷是高度动态的,是不断消耗的过程,不是一个自我稳定、内部平衡的过程。为什么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和内卷有什么关系?
局内批判:内卷有很强的扩张性,并且不断吸纳更多人入局。这和人类学的内卷不一样,通过家庭内部的劳动关系的调整,才使大家在劳动收益下降的情况下内卷。
总结
emic etic的对比是比较有作用的
要把一个学术概念变为大众可以用来反思的概念,需要有比较强的可延展性和相对宽松的实证和比较弱的边界。
社会剩余的动员 etic,学术定义中的内卷:从经济上看不太符合规律,群体中是为了shared poverty,用社区把做大了一丢丢的饼平均分享。爪哇岛的内卷是一个生态现象,squeeze,可挤性很强。水稻作业努力一点总是能提高一丢丢。内在的剥削。内卷和挤有关。挤就是社会性剩余,social surplus,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能够维持这种不断消耗性的社会关系持续下来。
生怕卷不上,这种区分也是一种社会性剩余。
human drive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精力),什么是我要不顾一切代价去追求的?可能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变化。内卷就是驱动力分配的结果。
414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150 Listeners
446 Listeners
19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84 Listeners
47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64 Listeners
10 Listeners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