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却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历史学人》播客对历史的独特理解。
如今这档播客迎来开播两周年,回望过去的节目,我们一直在努力打破历史与现实的隔阂,通过与不同学者的深入交流,追溯历史与当下共振的脉络。
在此次周年特辑中,我们与节目创办人许知远老师进行了一次多话题的谈讨,这其中包含历史之于未来的重要性、历史的唤醒,也有人文学者面对技术变革的焦虑,以及年轻人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重建历史意识。我们还时常回到曾经的现场,与历史人物共情;又从过去跳回现实,观察正在经历历史的人们如何生活。
这次对谈也为我们的播客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未来《历史学人》会继续通过更多元、更开放的对话,编织勾勒时代的历史之网,与大家一同找寻通往未来的道路。
「时间线」
01:33 来自彼得·德鲁克的启示:为何“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
07:05 重返明治维新:历史的回响与现代启示
14:19 过去、未来与个人行动的交织
19:02 怎样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勇气?
21:43 我们会被时代抛弃吗?
24:06 以叙事的方式书写历史,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生活
29:44 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在跨时空的视角下获得新意
32:25 用新媒介和个人体验的扩展来唤醒历史,激发年轻一代的历史意识
39:19 如何与历史共情?
43:16 在黑暗中发出微光,照亮自己与他人
48:55【片尾曲】Leonard Cohen《Traveling Light》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2005):现代管理学之父、作家、思想家。著有《旁观者》《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作家,反战文学代表人物。著作有《西线无战事》《凯旋门》《黑色方尖碑》《里斯本之夜》等。
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1955–):英国牛津大学欧洲研究教授,圣安东尼学院以赛亚·伯林教授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有《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等。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著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单向街》等。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代学者,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著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等。
吉田松阴(1830–1859):日本江户时代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著有《讲孟余话》《幽囚录》等。
西乡隆盛(1828–1877):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创办庆应义塾大学,倡导“脱亚入欧”,推动日本近代化与西学传播。著有《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学巨匠。著有《门》《行人》《过了春分时节》《心》等。
约翰万次郎(1827–1898),本名中滨万次郎,是日本幕末时期黑船来航中最为人知的日美亲善条约的缔结促进者。其后活跃于翻译、教师等职。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近代政治家、日本首任首相、明治宪法之父。推动明治维新,主导甲午战争。
涩泽荣一(1840–1931):日本实业家,创办日本首家商业银行“第一国立银行”。
坂本龙马(1836–1867):日本幕末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维新志士。
王汎森(1958–):台湾历史学家,主要从事思想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史学史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等。
钟叔河(1931–):编辑、学者、散文作家。编辑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知堂书话》等。
李泽厚(1930–202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美学、伦理学研究。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美学四讲》等。
傅高义(1930–2020):美国社会学家、汉学家、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著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邓小平时代(英文版)》等。
钱理群(193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等。
葛兆光(1950–):中国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史》等。
许倬云(1930–):历史学家,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中国古代史。作品有《万古江河》《说中国》等。
项飙(1972–):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作品有《跨越边界的社区》等。
卡尔·休斯克(Carl E. Schorske)(1915–2015):美国文化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著有《世纪末的维也纳》《德国的社会民主党,1905-1917》《德意志的问题》等。
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1843–1901):美国第25任总统,他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为美国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其外交政策主张保持美国的中立。他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
「本期音乐」
石桥英子《Drive My Car》
Leonard Cohen《Traveling Light》
「和我们互动」
新的一年,历史学人将和嘉宾、听友们一起探索更多新的节目形式,来呈现更多的优质内容,敬请期待!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邀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