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学人”将推出系列节目聚焦抗战历史。
本期节目我们将围绕中国的抗战外交斡旋,尤其是自1937年全面抗战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这期间,德意日轴心逐渐联合,反法西斯联盟却尚未成型,英美苏各有算盘。中国独自面对日本的侵略,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中国不得不游走于大国博弈中,夹缝求生。
这场外交博弈充满曲折:德国由对华军火供应国转向对日妥协,苏联援华却拒参战,英法则绥靖退缩,美国态度渐转成为关键。为何中德“蜜月”骤然终结?苏联援助背后有何地缘考量?英国为何在滇缅路问题上反复?蒋介石如何最终锁定美国?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蔡梓,分享1937-1941年期间中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以战促援,揭开那段从孤立到同盟的外交突围史。
时间线:
01:52 为何要让中日战争“国际化”?
10:05 中德蜜月的终结:从军火供应到陶德曼调停失败
15:04 英美“踢皮球”:中国求援初期的失望与转向
19:45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背后的算计
27:03 慕尼黑协定后,中国外交的悲观与期待
40:14 1939年中美关系如何逆转?
51:22 中国为何选择“半公开站英法”?
01:00:53 至暗时刻:「联德」的选择?
01:06:14 从孤立到同盟,中英美最终走向同一战壕
01:07:49 抗战与外交:自助者天助的四年坚持
01:09:40 【片尾曲】中央乐团《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王世杰(1891–1981):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外交家。早年留学英国和法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而后逐步进入国民党高层,先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宣传部长、外交部部长。
孙科(1891–1973):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所生长子,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
徐永昌(1887–1959):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军令部部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总指挥、抗战时期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投降。
张群(1889–1990):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应对日本侵华局势。
陶德曼(1877–1950):德国外交家。1937-1938年,奉德国政府之命与驻日大使狄克逊斡旋于中日政府之间,为谋求“停战”与“和平”开展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
郭泰祺(1889–1952):民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40年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联合国安理会首任中国首席代表。
顾维钧(1888–1985):中国近现代外交家、政治人物。1919年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驻英大使等职,为支援抗战奔波。
孔祥熙(1880–1967):银行家及富商,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朱家骅(1893–1963):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
陈光甫(1881–1976):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企业家。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国民政府代表赴美谈判借款事宜,促成了中美“桐油借款”等重要贷款。
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任驻美大使,为争取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做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期间支持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本期音乐:
殷承宗《保卫黄河 (钢琴协奏曲)》 中央乐团《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
「和我们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约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4.4
1717 ratings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学人”将推出系列节目聚焦抗战历史。
本期节目我们将围绕中国的抗战外交斡旋,尤其是自1937年全面抗战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这期间,德意日轴心逐渐联合,反法西斯联盟却尚未成型,英美苏各有算盘。中国独自面对日本的侵略,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中国不得不游走于大国博弈中,夹缝求生。
这场外交博弈充满曲折:德国由对华军火供应国转向对日妥协,苏联援华却拒参战,英法则绥靖退缩,美国态度渐转成为关键。为何中德“蜜月”骤然终结?苏联援助背后有何地缘考量?英国为何在滇缅路问题上反复?蒋介石如何最终锁定美国?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蔡梓,分享1937-1941年期间中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以战促援,揭开那段从孤立到同盟的外交突围史。
时间线:
01:52 为何要让中日战争“国际化”?
10:05 中德蜜月的终结:从军火供应到陶德曼调停失败
15:04 英美“踢皮球”:中国求援初期的失望与转向
19:45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背后的算计
27:03 慕尼黑协定后,中国外交的悲观与期待
40:14 1939年中美关系如何逆转?
51:22 中国为何选择“半公开站英法”?
01:00:53 至暗时刻:「联德」的选择?
01:06:14 从孤立到同盟,中英美最终走向同一战壕
01:07:49 抗战与外交:自助者天助的四年坚持
01:09:40 【片尾曲】中央乐团《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王世杰(1891–1981):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外交家。早年留学英国和法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而后逐步进入国民党高层,先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宣传部长、外交部部长。
孙科(1891–1973):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所生长子,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
徐永昌(1887–1959):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军令部部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总指挥、抗战时期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投降。
张群(1889–1990):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应对日本侵华局势。
陶德曼(1877–1950):德国外交家。1937-1938年,奉德国政府之命与驻日大使狄克逊斡旋于中日政府之间,为谋求“停战”与“和平”开展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
郭泰祺(1889–1952):民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40年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联合国安理会首任中国首席代表。
顾维钧(1888–1985):中国近现代外交家、政治人物。1919年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驻英大使等职,为支援抗战奔波。
孔祥熙(1880–1967):银行家及富商,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朱家骅(1893–1963):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
陈光甫(1881–1976):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企业家。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国民政府代表赴美谈判借款事宜,促成了中美“桐油借款”等重要贷款。
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任驻美大使,为争取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做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期间支持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本期音乐:
殷承宗《保卫黄河 (钢琴协奏曲)》 中央乐团《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
「和我们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约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452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93 Listeners
254 Listeners
459 Listeners
75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36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58 Listeners
45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25 Listeners
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