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场妈妈而言,分身乏术的她们,常常过着一种24小时不下班的生活,在白日里,她们应付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夜晚她们又需要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扑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近年来,有关“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的话题被更多次谈及,这也使得人们对于职场妈妈的处境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职场妈妈不下班》一书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叶普通的美国家庭所遭遇到的照料危机。彼时,美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结构转型,这使得原本收入稳定的蓝领阶层收入骤减,同时低薪的服务业开始不断扩张。
另外,当时的美国政府还削减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中产家庭生活质量大不如前,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直线下降。
为了分担家庭经济压力,不少家庭中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逐渐由家庭主妇转变为职场女性。与此同时,男性和女性双方平均的工作时间有所延长,他们分散在家庭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都大打折扣。
面对本就存在的照料需求,职场女性们常常会处于分身乏术的处境之中。于是,家庭中的争吵频繁上演,夫妻俩不断地争论彼此的家庭职责,由此家庭照料危机愈演愈烈。
显然,虽然《职场妈妈不下班》这本书描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是同样的照料危机在时至今日的中国也仍然存在。当女性们的身份标签不再局限于家庭主妇时,作为一名职场妈妈,她们所面临的照料危机仍然或明或暗地显现和存在着。
01《职场妈妈不下班》:想要解决照料危机的四种可能途径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解决照料危机的四种途径。第一种方式便是要求职场女性回归家庭,回到传统的家庭模式之中。
但是显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这种方式并不可行,当女性收入成为家庭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贸然的要求,职场妈妈回归家庭只会导致整个家庭的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开支花销等方面发生骤变。
书中提到的第二种方式是一种被称为“后现代”的模式,意在要求降低照料需求。在这种模式下,照料的价值被人们选择性忽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极力地压制自己被照顾需求,照料质量由此明显下降。
书中所提到的第三种方式是一种完全社会化的模式。这种方式提倡把孩子送到托儿所,让孩子在机构的帮助下满足自身的照料需求。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方式更为实际、有效和理性。
最后一种方式指的是顺应现代潮流,同时注重照料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把公共机构的介入作为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家庭中的男性和女性要共同分担其余的照料责任。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倡导的是机构和家庭共同分担照料压力的模式。
02全世界的职场妈妈都一样,女性总是承担着更多的育儿责任
显然,不管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还是在现今的中国,作为一名职场妈妈,她们的身份角色远非只有职场属性这一种。在家庭生活中,妈妈的角色无可替代,这并不会因为她们的职场属性而有所削减。
不管是出于传统的家庭观念,还是受到男性社会属性更强的理念影响,女性总是被要求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尤其是在育儿这件事上。
虽然说在日常照料中看起来女性更加擅长和适合照顾孩子,但是在推崇实现个人价值的当下,女性的未来成长并不应该局限于家庭,她们也应该和男性一样拥有追求自我的权利。
当理想和现实存在明显冲突时,职场女性的尴尬境遇使得她们承受更多的心酸和无奈。正如在职场应聘时,男性很少被问到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但是对于已婚已育女性而言,这却是必问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下,职场妈妈们不得不24小时连轴转,在职场和家庭的身份角色中无缝衔接,巧妙转换。而如何真正地在带娃和工作中寻求平衡便也成为了职场妈妈的必修课之一。
03作为一名职场妈妈,如何在带娃和工作中寻求平衡?
1.提高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家务参与度
这里提到的家务不只包括家庭环境的日常整理清扫,同时也包括照料孩子的吃喝拉撒,当这些家务压力不再全都由职场妈妈一个人来扛时,他们便会有机会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尤其是提高家庭成员中的男性家务参与度,这不仅可以让职场妈妈在家庭中的付出被看到,同时,这也能够帮助她们赢得更多的尊重。
2.调整放在工作上的时间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便已经成长为超人妈妈,职场女性们也需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当家庭照料需求明晃晃地摆在眼前时,职场妈妈们也只能通过调整放在工作上的时间来实现整体时间分配的平衡。
3.适当借助社会机构的帮助
相较于全职妈妈而言,职场妈妈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有所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照料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职场妈妈而言,适当的借助社会机构的帮助,这对于减轻自身的育儿负担很有成效。
当然,这不是在劝告职场女性把孩子全然扔到托儿所而不顾,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实现私人化照料,这对于职场女性来说更为可行。
除此以外,照料的社会价值也应该被人们看到和认可,正如时下人们对于家庭主妇是不是独立女性的争论一样,显然照顾家庭的工作并不轻松,但是它的价值却在长期以来被人们选择性忽视了。
结语:
职场女性在工作和育儿中的无奈和辛酸应该被更多人所看到,当家庭遭遇照料危机时,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可以独善其身。丧偶式育儿或者诈尸式育儿不过是伴侣中的一方在逃避家庭责任,这个锅不应该完全由职场妈妈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