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学沙龙181期
主题:“大一统”——一个中国历史理论的核心观念
时间:2023年4月29日20:00
主讲: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评议:欧立德,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副教务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清史、近代史、以及中国边疆史各个领域,特别是关系到族群、制度、帝制等问题。作为满学专家,欧教授被认为所谓“新清史”领军人物,主张用满、蒙、藏等非汉语史料来研究清朝历史。
主持: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暨历史学院教授,曾任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教授。主编“学衡尔雅文库”、《亚洲概念史研究》等丛书和集刊。
内容: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大一统”几乎是与“中国”“天下”齐名的重要概念,一般意义上,人们很容易把“大一统”仅仅理解成一个“空间”占有的概念,即一个有声望的王朝应该拥有足够大的版图。实际上,“大一统”观来源于《春秋公羊传》,其涵义十分复杂。“大一统”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表现为具体的政治实践,甚至是一套复杂的文本构造技术。
首先,“大一统”与古代的“正统观”联系紧密,是“正统观”中的第一要义。其次,“大一统”与“夷夏之辨”的观念时常纠葛在一起,成为区分以“文化”优势划分种族差异,还是以统一多民族共同体形式进行统治的一个关键概念。第三,“大一统”推行的程度还是古代帝王在建立道德教化规则的同时,衡量其政治军事绩效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大一统”观在近代受到了双重冲击,一方面,革命党人通过“反满”运动一度间接否定了“大一统”的重要性,后来又在与立宪派的争论中重新肯定了“大一统”的价值,另一方面,“大一统”观至今为止仍是抵抗西方侵略,进行民族主义动员的有力工具。
5
33 ratings
大学沙龙181期
主题:“大一统”——一个中国历史理论的核心观念
时间:2023年4月29日20:00
主讲: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评议:欧立德,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副教务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清史、近代史、以及中国边疆史各个领域,特别是关系到族群、制度、帝制等问题。作为满学专家,欧教授被认为所谓“新清史”领军人物,主张用满、蒙、藏等非汉语史料来研究清朝历史。
主持: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暨历史学院教授,曾任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教授。主编“学衡尔雅文库”、《亚洲概念史研究》等丛书和集刊。
内容: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大一统”几乎是与“中国”“天下”齐名的重要概念,一般意义上,人们很容易把“大一统”仅仅理解成一个“空间”占有的概念,即一个有声望的王朝应该拥有足够大的版图。实际上,“大一统”观来源于《春秋公羊传》,其涵义十分复杂。“大一统”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表现为具体的政治实践,甚至是一套复杂的文本构造技术。
首先,“大一统”与古代的“正统观”联系紧密,是“正统观”中的第一要义。其次,“大一统”与“夷夏之辨”的观念时常纠葛在一起,成为区分以“文化”优势划分种族差异,还是以统一多民族共同体形式进行统治的一个关键概念。第三,“大一统”推行的程度还是古代帝王在建立道德教化规则的同时,衡量其政治军事绩效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大一统”观在近代受到了双重冲击,一方面,革命党人通过“反满”运动一度间接否定了“大一统”的重要性,后来又在与立宪派的争论中重新肯定了“大一统”的价值,另一方面,“大一统”观至今为止仍是抵抗西方侵略,进行民族主义动员的有力工具。
423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153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20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88 Listeners
49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095 Listeners
472 Listeners
10 Listeners
1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