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票,选一位集美貌、善良、聪慧、优雅于一身的女神,你会投给谁呢?我想,全世界一定会有很多人包括我,会投给奥黛丽.赫本。她不仅是大荧幕上永远熠熠生辉的巨星,也是洗尽铅华后,执着前行的人道主义活动家。
她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彩,而她的一生,也在用心诠释着这番话——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说友善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头发,让小孩子来抚摸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论美貌,奥黛丽赫本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安妮公主,她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被时尚杂志《Elle》评为有史以来最美丽的女人第一名,她对于时尚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但要做一个女神,光有美貌是不够的,我们来看视频中的影像,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1988年的赫本,在非洲,她抱着瘦得就剩一把骨头的小男孩,眼神里满满的悲悯。在贫困的孟加拉,那些赤脚的孩子们像围着自己的母亲一样围着她,拉着她的手。她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孩子们,也载起了孟加拉孩子们对生活的期望。1989年,她在日内瓦发表演讲,呼吁所有人关注那些贫困孩子的苦难。1990年,赫本被一堆孩子随着,走在越南的贫困山区。脸上沟壑纵横,沧桑中却透出明媚。
本来,晚年的她可以在瑞士的家中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那是一栋百年农庄,果园、菜地、草坪,优美宁静的环境是她喜欢的。然而,她放弃了享受舒适,选择了救助苦难,1992年,已患癌症骨瘦如柴的赫本,依然奔走在被战火摧残的索马里。在她弥留之际,她想的还是那些孩子,同情他们经受的那些痛苦。
在最后时刻,是纪梵希用私人飞机把她送回瑞士的家。1993年1月20日,赫本终于可以不用到处奔波,长眠在瑞士故乡的树木和花草之间。她的墓碑,就如暮年的她一样朴素,除了名字和生卒年之外,再无其他赘述。
但是,赫本的精神并没有消亡,她的努力也没有被遗忘。200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一尊青铜雕像的名字命名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她为全世界的孩子们做出的那些努力。她用灵魂诠释出什么是真正的女神使,更用行动让人们记住了她满脸皱纹的慈悲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