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张千帆《“保守主义”如何中国化?》
时间:2020.7.31
讲座结束 张教授和共识沙龙群友进行了互动,以下是群友们的问题:
1、 如果说保守是保守传统的话,这七十年来所形成的制度和文化是否也是一种传统?
2、 仲国历代更替都是以激进方式来进行的,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烈的,以致这种形式都被视为常态。而保守主义这种温和形式如何与强Q政体和平相处,同时加以影响并实现其主张?毕竟我们与西方的前提条件不同,无论是温和改良还是激进变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3、 英美保守主义理论值得研究,但移植于中国,作为指导现实改革的主张,面临两项前提性质疑:一是保守的主体是谁?保守主义本质上是贵族的理论,中国的贵族在哪里?二是保守什么?英美的传统当然值得保守,中国有什么传统值得保守?另外,从话语策略来看,保守主义叙事作为当权者叙事,对中国当下急需变革的时代要求,的确有些南辕北辙。
4、 向张教授请教:为了避免某种Z Y的独一影响,也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政,基于选举M Z之上的协商民主就显得颇有意义。现代西方国家在协商M Z方面的表现如何?怎么仿佛也有一种协商不下去的势头,共识似乎越来越难?
5、 我们看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的观点、他在批判法国革命的时候参照英国自由的传统 保护私人产权的海洋法 基督教的社会 ;问题是:如果我们把柏克作为保守主义的起源之人,在此定义的时候,定义的语境必然是“柏克的传统”,如果是这样,那么保守的概念是不能宽泛延展的,那么她必然不能普遍!假设说,宽泛了保守主义的疆域,是否又从根本处反击柏克的保守主义?再者说,保守主义只是从已有得资源里面保留了“往前走,悠着点”,那其思想的价值是否寥寥?
6、 保守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本是一件幸事,但当下的各种争论反而有让它贬值了,是不是反而不利于保守主义一些闪闪发光的思想广泛传播呢?
7、 张教授说自由主义是普世的,而保守主义则是地域的。那么自由派与自由主义不可分,是否不应作为保守派与保守主义不可分的例证?张教授在讲座中对保守主义做了不同的定义:分别是保守现状和保守传统。那么保守主义在保守传统的同时,到底是否包含保守现状的含义呢?我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先行将保守主义与保守派做一个区隔?
8、 张教授刚才提到中国没有要保守的东西,不能同意。比如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就需要保守。其实这些年来都被毁掉了。因此,对这些东西的保守其实是对文明的保守。
9、 按刘J N老师的区分:古典自由主义所凭借的思想资源是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等,英美保守主义却认为人类秩序的源头,不在人间,而是在天上,有神圣的源头。这样的区分有厚此(保守主义)薄彼(自由主义)的意思,由此得出以启示代替启蒙的主张。张教授认为这样的区分成立吗?
10、 在中国现实语境下,一个自由主义者如果去“设定”一个所谓的目标,是否只有二元的选项:维持秩序下寻求开明专制或者实现西方业已成熟的一人一票的M Z制度?有没有其他的选项?
11、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伯夷、叔齐在小邦周代替大邦商的浩浩荡荡的大势下反对周武革命,可能是某种儒家传统的保守主义的最早表达。
12、 很多主张保守主义的人,他们其实对保守主义的理念根本不在乎。他们之所以主张保守主义,唯一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这样的人,其实是所谓保守主义者中的绝大多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3、 张教授刚才提到保守主义主要是民族的,同意这一点。但是否是民族的,其实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比如佛学,我们已经不能否认他的民族性。其实,马列主义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甚至,当Q者正在有意将它与本土文化往一块绑。这样的捆绑能成功吗?
14、 个人认为,西方保守主义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并不在于要保守什么对象;而在于保守主义的独特“哲学”。请教张老师对此怎么看。
15、 保守主义的哲学,就是在解释“为什么要保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保守主义一整套的复杂思想。个人认为,如果不了解保守主义的这套哲学,那其实是不了解保守主义。
16、 中国的学术界,基本上还是西方学术的模仿者。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西方社会目前要解决的是后现代的问题,如同性恋,堕胎,多元文化等。而我们要解决的,却是前现代的问题。中间相差两个历史阶段。这就必然导致时空的错位和问题导向的混乱。这个问题可能无解。
17、 中国的保守主义者,主张的就是保守自由,实际是就是自由主义者。如果是这样,大可不必再借用保守主义这个名称,直接宣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就好了,省事很多。
18、 中国人脑子已经够乱了,各种不着边际的政经名次满天飞,现在又要植入保守主义这个舶来品,而且完全不同时移植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到底是什么意思?英美保守主义,一定要加定语、否则就是忽悠。伊斯兰是保守主义吗?贫困山区里不愿意搬迁的大爷大妈们,是恪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吗?所以,保守主义前面要冠名。
19、 如果把刘 J N老师的主张理解为英美保守主义,作为学术探讨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但落实到中国这个现实,具体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启示代替启蒙具体路径又是什么?是从源头上推动国人的信仰,还是直接借鉴英美保守主义的成果—英美政治T Z?目前的争论,一种是在学术理论上探讨,另一种是在现实层面的追问,不在一个频道上。
5
33 ratings
张千帆《“保守主义”如何中国化?》
时间:2020.7.31
讲座结束 张教授和共识沙龙群友进行了互动,以下是群友们的问题:
1、 如果说保守是保守传统的话,这七十年来所形成的制度和文化是否也是一种传统?
2、 仲国历代更替都是以激进方式来进行的,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烈的,以致这种形式都被视为常态。而保守主义这种温和形式如何与强Q政体和平相处,同时加以影响并实现其主张?毕竟我们与西方的前提条件不同,无论是温和改良还是激进变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3、 英美保守主义理论值得研究,但移植于中国,作为指导现实改革的主张,面临两项前提性质疑:一是保守的主体是谁?保守主义本质上是贵族的理论,中国的贵族在哪里?二是保守什么?英美的传统当然值得保守,中国有什么传统值得保守?另外,从话语策略来看,保守主义叙事作为当权者叙事,对中国当下急需变革的时代要求,的确有些南辕北辙。
4、 向张教授请教:为了避免某种Z Y的独一影响,也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政,基于选举M Z之上的协商民主就显得颇有意义。现代西方国家在协商M Z方面的表现如何?怎么仿佛也有一种协商不下去的势头,共识似乎越来越难?
5、 我们看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的观点、他在批判法国革命的时候参照英国自由的传统 保护私人产权的海洋法 基督教的社会 ;问题是:如果我们把柏克作为保守主义的起源之人,在此定义的时候,定义的语境必然是“柏克的传统”,如果是这样,那么保守的概念是不能宽泛延展的,那么她必然不能普遍!假设说,宽泛了保守主义的疆域,是否又从根本处反击柏克的保守主义?再者说,保守主义只是从已有得资源里面保留了“往前走,悠着点”,那其思想的价值是否寥寥?
6、 保守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本是一件幸事,但当下的各种争论反而有让它贬值了,是不是反而不利于保守主义一些闪闪发光的思想广泛传播呢?
7、 张教授说自由主义是普世的,而保守主义则是地域的。那么自由派与自由主义不可分,是否不应作为保守派与保守主义不可分的例证?张教授在讲座中对保守主义做了不同的定义:分别是保守现状和保守传统。那么保守主义在保守传统的同时,到底是否包含保守现状的含义呢?我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先行将保守主义与保守派做一个区隔?
8、 张教授刚才提到中国没有要保守的东西,不能同意。比如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就需要保守。其实这些年来都被毁掉了。因此,对这些东西的保守其实是对文明的保守。
9、 按刘J N老师的区分:古典自由主义所凭借的思想资源是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等,英美保守主义却认为人类秩序的源头,不在人间,而是在天上,有神圣的源头。这样的区分有厚此(保守主义)薄彼(自由主义)的意思,由此得出以启示代替启蒙的主张。张教授认为这样的区分成立吗?
10、 在中国现实语境下,一个自由主义者如果去“设定”一个所谓的目标,是否只有二元的选项:维持秩序下寻求开明专制或者实现西方业已成熟的一人一票的M Z制度?有没有其他的选项?
11、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伯夷、叔齐在小邦周代替大邦商的浩浩荡荡的大势下反对周武革命,可能是某种儒家传统的保守主义的最早表达。
12、 很多主张保守主义的人,他们其实对保守主义的理念根本不在乎。他们之所以主张保守主义,唯一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这样的人,其实是所谓保守主义者中的绝大多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3、 张教授刚才提到保守主义主要是民族的,同意这一点。但是否是民族的,其实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比如佛学,我们已经不能否认他的民族性。其实,马列主义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甚至,当Q者正在有意将它与本土文化往一块绑。这样的捆绑能成功吗?
14、 个人认为,西方保守主义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并不在于要保守什么对象;而在于保守主义的独特“哲学”。请教张老师对此怎么看。
15、 保守主义的哲学,就是在解释“为什么要保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保守主义一整套的复杂思想。个人认为,如果不了解保守主义的这套哲学,那其实是不了解保守主义。
16、 中国的学术界,基本上还是西方学术的模仿者。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西方社会目前要解决的是后现代的问题,如同性恋,堕胎,多元文化等。而我们要解决的,却是前现代的问题。中间相差两个历史阶段。这就必然导致时空的错位和问题导向的混乱。这个问题可能无解。
17、 中国的保守主义者,主张的就是保守自由,实际是就是自由主义者。如果是这样,大可不必再借用保守主义这个名称,直接宣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就好了,省事很多。
18、 中国人脑子已经够乱了,各种不着边际的政经名次满天飞,现在又要植入保守主义这个舶来品,而且完全不同时移植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到底是什么意思?英美保守主义,一定要加定语、否则就是忽悠。伊斯兰是保守主义吗?贫困山区里不愿意搬迁的大爷大妈们,是恪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吗?所以,保守主义前面要冠名。
19、 如果把刘 J N老师的主张理解为英美保守主义,作为学术探讨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但落实到中国这个现实,具体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启示代替启蒙具体路径又是什么?是从源头上推动国人的信仰,还是直接借鉴英美保守主义的成果—英美政治T Z?目前的争论,一种是在学术理论上探讨,另一种是在现实层面的追问,不在一个频道上。
423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20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88 Listeners
49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096 Listeners
472 Listeners
10 Listeners
1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