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正当防卫条款的规定看似离大家的生活很远,实际上折射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治理思路。和正当防卫相关的电影《第二十条》,更早的于欢案、昆山反杀案都曾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关注。
正当防卫条款早在1979年就写入了《刑法》,但是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在司法实务中得到应用,直到2020年,两高出台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这个沉睡的法条才算正式被唤醒。为什么大量检察官、法院不使用这个条款?是司法系统的惯性还是个人的惰性所致?我国对于正当防卫条款的审慎态度,反应出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将正当防卫条款从沉睡中唤醒的,是一两个的努力,还是更多人共同的推动?
--收听提示--
《第二十条》电影与于欢案
02:23 《第二十条》剧情概述
03:06 电影将正当防卫的条件限制得过于严格
04:11 于欢案的案件细节
06:24 法律不应该站在不法侵害人这边
06:54 正当防卫条款的规定影响社会对见义勇为的认知
刑法上正当防卫相关的规定
07:25 刑法中正当防卫条款的变迁
11:26 司法人员为什么迟迟不使用正当防卫条款?
13:03 个人理应享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13:29 司法人员的不作为是平庸之恶吗?
15:10 对于欢案刑期的看法
昆山于海明反杀案与正当防卫的限度
16:37 昆山反杀案的案件细节
17:23 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判断侵害有没有结束
18:25 荒诞的法条规定
20:58 法律站在防卫人一边,还是不法侵害一边
21:34 怎么界定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23:26 怎么判断防卫过当
26:50 谁来搜集正当防卫的证据
27:59 司法人员的惯性思维
28:51 司法人员也有自己的生活
30:23 制度上如何规避冤假错案
多方合力推动法条的苏醒
31:54 共同合力的作用
33:28 改变司法系统的惯性,不能只靠个人毅力
34:13 《第二十条》电影隐去了律师、媒体和公众的声音
其他刑法中沉睡的条款
35:21 火车上砸开车窗的乘客是紧急避险
36:32 我们都是车厢里的乘客
37:43 我们的文化强调服从性
正当防卫条款的新变化
40:02 正当防卫写入《治安管理处罚法》
41:01 国际上对正当防卫的规定
41:53 正当防卫条款苏醒过程中,普通民众的作用
42:52 大家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共同推动社会改变
43:50 遇到不法侵害,个人更有勇气反抗
--延展阅读--
于欢案
2016年,于欢和母亲因高利贷债务纠纷,被多名催债人员非法拘禁、侮辱,催债人一度当众裸露下体羞辱于欢母亲,并殴打于欢,民警到场后未能有效控制局面。于欢在试图离开时遭阻拦,持水果刀刺向催债人员,导致一死三伤。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二审认定其行为属防卫过当,但考虑“辱母”情节和被害人过错,改判有期徒刑五年。于欢于2020年11月减刑出狱。
昆山于海明反杀案
2018年8月27日,刘海龙驾驶轿车与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从车内取出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期间砍刀脱落,于海明捡起刀反击,致刘海龙死亡。昆山市公安局认定于海明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依法撤销案件。
K1373次列车破窗事件
2025年7月2日,K1373次列车在浙江金华市东孝站附近滞留。因列车机车脱线故障,车厢内空调停止运行,气温升高。一名男性旅客使用安全锤砸破车窗玻璃以通风。铁路公安对砸窗男子进行批评教育,车辆工作人员对破损车窗进行了修复。官方通报指出,当时未达到必须破窗的紧急程度。
正当防卫条款写入《治安管理处罚法》
2025年6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将正当防卫制度明确写入第19条。新法规定,为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只要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较大损害,就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受处罚。即便防卫过当,也应减轻或不予处罚。
--制作团队--
策划|劳东燕、看理想
统筹&对谈|小田
音频编辑|加绒、香芋
监制|ruicen、jiajun
视觉设计|唐z、大夹子
--欢迎互动--
劳东燕微博
看理想微博
本期节目已经在看理想、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同步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