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导语
2012年高考黑龙江全省第七,以全系第一成绩保送直博……在成功学的叙事体系下,今天的嘉宾曹丰泽似乎掌握了这款名为优绩的游戏。而在或许可以称为“内卷元年”的2020年,通过一系列“反内卷”的论调,他的名字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主要是知乎)。
而这一切却在2021年戛然而止,博士毕业的他“放弃北京中产选择去非洲修大坝”,当时也在互联网小火了一把。在非洲的1001天,对现在的他来说就像梦一样,似乎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或许当我们扔掉人生这张卷子之后,才发现世界根本没有出题。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曹丰泽,趁着他的新书《在非洲打灰的1001天:一个现代化的故事》出版,我们一起聊聊他在非洲的故事,当初为什么会去非洲,而如今回到中国又有怎样的感受?在他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了“一步错步步错”的人生选择,文学性的热带大雨,买不起首都房产的非洲青年以及一个“假性过剩”的时代,故事关于普世价值的反思和青年的未来发展,祝你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
曹丰泽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2021年毕业后加入中国水电十一局,主动选择去往非洲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曾因一篇名为《清华博士学霸,为什么放弃北京中产生活去非洲?》的报道在互联网激起热度与讨论,如今依然活跃在互联网各平台上。
他先后在坦桑尼亚水电站项目和莱索托新项目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主持的坦桑尼亚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水电站。
2021年曹丰泽博士毕业,主播张琳硕士毕业,于是有此合照,之后曹丰泽前往非洲“打灰”。
《在非洲打灰的1001天:一个现代化的故事》
曹丰泽参与非洲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个人随笔,从一名中国工程师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自己在非洲打拼过程中个人化、草根化的故事、情感体验和观察思考。
时间轴
02:46 有选择权之后,为什么还会选择读土木?
05:32 我的特异功能是匀速写作业。
07:14 我想知道究竟需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得到所谓的回报?
10:32 回到大庆去过重复的好日子吗?
12:18 开阔的精神,以及与中产天然的隔阂。
13:59 物欲的本质,以及生活成本的另一种计算方式。
17:21 早七晚十,欢迎来到坦桑尼亚。
20:39 在扯皮的来去之间,日子就过去了。
22:07 监狱美食——用酒瓶当擀面杖包出的饺子。
23:29 在任何时候都会把生活过得很好,比如在非洲每天洗澡。
24:19 酒精与答非所问,这是一种疗愈方式。
26:04 这是一场文学性的雨,走的时候记得关上房间里的灯。
28:34 在无数个免责声明里,没有提及掀翻屋顶的大雨。
29:36 人类就是有从痛苦中获得快感的基因。
33:15 温和,丰腴以及远离领导的赞比亚。
35:15 在斯威士兰,看见君主专制的另一种可能。
39:15 万本亿利的水电站与非洲发展。
42:16 中非工人对比,一个关于刻板印象的故事。
45:41 非洲的家庭,一个大型的《家有儿女》。
47:22 有关非洲青年,首都房产与上大学的非洲女性。
49:38 错位的讨论环境背后的支持与误解。
52:57 或许我愿意安心回国当领导?no
55:48 在非洲的1001天,我知道宝藏一定不在我出发的地方。
59:15 00后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幕后制作
主播:张琳
剪辑:王江东
助理制作人:王江东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5
22 ratings
导语
2012年高考黑龙江全省第七,以全系第一成绩保送直博……在成功学的叙事体系下,今天的嘉宾曹丰泽似乎掌握了这款名为优绩的游戏。而在或许可以称为“内卷元年”的2020年,通过一系列“反内卷”的论调,他的名字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主要是知乎)。
而这一切却在2021年戛然而止,博士毕业的他“放弃北京中产选择去非洲修大坝”,当时也在互联网小火了一把。在非洲的1001天,对现在的他来说就像梦一样,似乎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或许当我们扔掉人生这张卷子之后,才发现世界根本没有出题。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曹丰泽,趁着他的新书《在非洲打灰的1001天:一个现代化的故事》出版,我们一起聊聊他在非洲的故事,当初为什么会去非洲,而如今回到中国又有怎样的感受?在他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了“一步错步步错”的人生选择,文学性的热带大雨,买不起首都房产的非洲青年以及一个“假性过剩”的时代,故事关于普世价值的反思和青年的未来发展,祝你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
曹丰泽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2021年毕业后加入中国水电十一局,主动选择去往非洲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曾因一篇名为《清华博士学霸,为什么放弃北京中产生活去非洲?》的报道在互联网激起热度与讨论,如今依然活跃在互联网各平台上。
他先后在坦桑尼亚水电站项目和莱索托新项目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主持的坦桑尼亚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水电站。
2021年曹丰泽博士毕业,主播张琳硕士毕业,于是有此合照,之后曹丰泽前往非洲“打灰”。
《在非洲打灰的1001天:一个现代化的故事》
曹丰泽参与非洲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个人随笔,从一名中国工程师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自己在非洲打拼过程中个人化、草根化的故事、情感体验和观察思考。
时间轴
02:46 有选择权之后,为什么还会选择读土木?
05:32 我的特异功能是匀速写作业。
07:14 我想知道究竟需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得到所谓的回报?
10:32 回到大庆去过重复的好日子吗?
12:18 开阔的精神,以及与中产天然的隔阂。
13:59 物欲的本质,以及生活成本的另一种计算方式。
17:21 早七晚十,欢迎来到坦桑尼亚。
20:39 在扯皮的来去之间,日子就过去了。
22:07 监狱美食——用酒瓶当擀面杖包出的饺子。
23:29 在任何时候都会把生活过得很好,比如在非洲每天洗澡。
24:19 酒精与答非所问,这是一种疗愈方式。
26:04 这是一场文学性的雨,走的时候记得关上房间里的灯。
28:34 在无数个免责声明里,没有提及掀翻屋顶的大雨。
29:36 人类就是有从痛苦中获得快感的基因。
33:15 温和,丰腴以及远离领导的赞比亚。
35:15 在斯威士兰,看见君主专制的另一种可能。
39:15 万本亿利的水电站与非洲发展。
42:16 中非工人对比,一个关于刻板印象的故事。
45:41 非洲的家庭,一个大型的《家有儿女》。
47:22 有关非洲青年,首都房产与上大学的非洲女性。
49:38 错位的讨论环境背后的支持与误解。
52:57 或许我愿意安心回国当领导?no
55:48 在非洲的1001天,我知道宝藏一定不在我出发的地方。
59:15 00后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幕后制作
主播:张琳
剪辑:王江东
助理制作人:王江东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104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57 Listeners
49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29 Listeners
277 Listeners
24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