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选手获得'最无用奖'!”,清华大学首届“无用设计大赛”最终圆满落下了帷幕,这是一个有点幽默和搞怪的比赛,比比谁设计的东西更加无用。误打误撞闯进决赛的人文清华播客小队,也在二等奖的欢喜之余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当我们走下了无用设计的领奖台之后,是否又要回到自己那有用的人生?
在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直被否定的社会,我们似乎太有用了,从激烈的就业市场,到AI对于学业和事业的冲击,青年的焦虑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我们遵循的社会逻辑究竟是什么,而无用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意义?我们一边向世界抛出问题,又一边用行动尝试着解法。
本期播客,我们从无用设计大赛出发,讨论什么是有用和无用的设计,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这场无用设计大赛,关于青年面对AI的功能焦虑,关于有用的社会和无用的我们,在这种理想主义的环境下讨论时,三位同学也时常将话题引向更深的价值层面,希望能在更远更大的框架里找寻答案,祝你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
杨锐晞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未来交互学生科创兴趣团队理事长,我们搞了一个很有用的无用设计大赛~
关于未来交互学生科创兴趣团队
清华大学校级社团,有着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做关于智能硬件、AI创新、电子艺术等各种技术与艺术结合项目和活动的学生兴趣团队。
关于无用设计大赛
首届无用设计大赛由清华大学未来交互学生科创兴趣团队、建筑学院学生科协、没啥用科技共同举办。比赛共设置2个赛道——生活仪式感和反人类设计。前者不注重功利价值的产出,而强调满足人们的情绪刚需;后者则是通过反讽和搞笑的方式来引人反思什么才是好的设计。
本期主播
徐琰青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历史系三年级本科生,无用设计大赛“离开杯垫”小组成员,用DeepSeek想设计的文科生。
王江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二年级本科生,无用设计大赛“离开杯垫”小组成员,设计了好多建不出来的房子。
时间轴
01:06 找选题半路参加的比赛,只有ddl才能让我们激动
03:04 离开杯垫,这是个什么没用的东西?
05:45 就算没得奖也能有“没得奖奖杯”拿!
07:58 大风车宿舍吱呀吱呀转~
09:12 一个看似东拼西凑的设计,或许内核是孤独
10:58 我们手里的不是奶茶,是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12:34 风吹过,让世界聆听我的“墓志铭”
14:48 无用的大赛,无用的设计和我无用的人生
17:41 “有用”把问题都解决了,“无用”可以来提出新的疑问
20:09 当我不再需要语文之后
22:14 社会是刚性的,我的无用就像是溢出体制之外的柔性结构
23:35 “没啥用”的up主和理想主义的社团
26:25 一种后验的“有用”在提升着无用的价值
29:15 从无用的概念跑向历史,究竟什么是有用的设计?
31:58 走下无用设计领奖台的我们,是否还会回去过自己有用的人生?
36:24 无用和有用是一组阴阳关系,于是盘古开天辟地
38:08 《我的塞林格之年》,是否要离开有用的世界?
41:23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正确!所以我们要上四休三
42:58 AI这么厉害了,那么我可以变得无用吗?
45:07 对不起,无用的我暂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46:17 创意不会消失,先乐观地用AI吧!
48:35 有用和无用,世界上存在二分法之外的逻辑
51:43 反常与离谱,我们需要“4分33秒”的表演
52:11 世界不断细分,逐渐产生了一个个“无用”的剖面
55:13 无用之后,还会感到焦虑吗?
本期提到
无用设计大赛决赛部分入围作品:
离开杯垫
没得奖奖杯
大风车宿舍
二十一世纪饮茶指南
远山回响
电影《我的塞林格之年》
无声乐曲《4分33秒》,BBC交响乐团音乐会的一部分
幕后制作
主播:徐琰青,王江东
剪辑:王江东
责编:王江东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