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提供一个俄国文学的鸟瞰图,首先论证俄罗斯人自我意识的历史来源、和哲学来源。主要论点:1. 俄国文学中的“自我”和现代西方的自我区别在哪;2. 俄国文学给人带来的满足不是圆满,而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理解;3. 西方社会的自我意识通往孤独,俄罗斯的自我意识通往某个超验领域,也就是神圣。
顺便还讨论了:卢梭对于彼得大帝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批判?为什么都为了主体性出轨,安娜卡列尼娜到达了悲剧性,而包法利夫人却没有?屠格涅夫的“多余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有什么共性?《安娜卡列尼娜》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给读者提供的满足有什么相似之处?法国和德国18世纪哲学如何塑造了俄国文学?
文学单集:
俄国:
法国
其他
前奏: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Piano Sonata “Pathétique” III. Rondo
演奏者:日安
插画:Karasubonn
By 鬼鬼祟祟的树4.4
304304 ratings
提供一个俄国文学的鸟瞰图,首先论证俄罗斯人自我意识的历史来源、和哲学来源。主要论点:1. 俄国文学中的“自我”和现代西方的自我区别在哪;2. 俄国文学给人带来的满足不是圆满,而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理解;3. 西方社会的自我意识通往孤独,俄罗斯的自我意识通往某个超验领域,也就是神圣。
顺便还讨论了:卢梭对于彼得大帝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批判?为什么都为了主体性出轨,安娜卡列尼娜到达了悲剧性,而包法利夫人却没有?屠格涅夫的“多余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有什么共性?《安娜卡列尼娜》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给读者提供的满足有什么相似之处?法国和德国18世纪哲学如何塑造了俄国文学?
文学单集:
俄国:
法国
其他
前奏: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Piano Sonata “Pathétique” III. Rondo
演奏者:日安
插画:Karasubonn

325 Listeners

430 Listeners

472 Listeners

163 Listeners

152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369 Listeners

293 Listeners

215 Listeners

334 Listeners

162 Listeners

122 Listeners

251 Listeners

283 Listeners

6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