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

69 马牛说丨 对话张向荣:三国前夜的皇权与士大夫理想


Listen Later

嘉宾介绍:

张向荣,青年文史作家,书评人,第二届文景历史写作奖首奖得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悠游经史,流连两汉,热爱并致力于非虚构写作。著有《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诗词歌赋少年游》《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等。

注意!本期评论点赞最多的朋友仍然可以按老规矩获得张老师的签名赠书!

李二同学最近听说评论数量和节目能不能被算法推荐好像有关系……在此欢迎大家多和我们在评论区讨论讨论,我们挺闲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特别当回事,一面是我们不好意思太麻烦各位,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挺懒的……

-时间轴-

3:56 问题一:为什么选择东汉?

7:59 王莽的头颅如何收藏,怎么防腐?

13:27 东汉的统治者意识到,王莽的崛起是来自一种独立于皇权的力量

15:21 与汉儒相比,理学家可能更为关注的是地方教化,也就是由上而下的移风易俗,而非“致君尧舜上”

“以天下为己任”可以视为宋代“士”的一种集体意识,并不是极少数理想特别高远的士大夫所独有;它也表现在不同层次与方式上面,更非动辄便提升到秩序全面重建的最高度。张载虽“有意三代之治”,但他的着手点却是在本乡以“礼”化“俗”,即所谓“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见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附录)他亲口告诉二程说:“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吕氏兄弟在张载逝世之年(1077)正式建立著名的“乡约”,便是继承其师“验之一乡”的遗志。范仲淹首创“义庄”这一事实,则更进一步说明士大夫重建秩序的理想同样可以“验之一族”。“义庄”与“乡约”同是地方性的制度,也同具有以“礼”化“俗”的功能。它们同时出现在11世纪中叶,表示士大夫已明确地认识到:“治天下”必须从建立稳定的地方制度开始。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第三章“同治天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218页。

若跟宋、元、明初相较,明中晚期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异,理学家对其在政治、社会角色的自我期许上也作了很大幅度的挪移。此一文化风貌的转变是十分惊人而不应被忽略的。

——张艺曦:《阳明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导论部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52 王莽改革虽然失败,但让许多政治传统或文化观念下沉到了地方官民的日常生活中

18:33 天子到底是不是一个“爵”?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称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白虎通》卷一《爵》

21:19 霍布斯遇到公羊高!

“其实,我们的——”

“不,不一样。”

24:46 汉代:秦制和礼治之间

孝元皇帝……尝侍燕从容言(于宣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住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

——《后汉书·元帝纪》

26:19 汉家法度是一种人造的制度,必然会朽坏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方孝孺:《深虑论》。

30:46 东汉的“正午”,社会生活能达到什么水平?

32:54 汉桓帝扩张自己权力的主张,使得汉代的政治活动转向内斗

36:30 东汉的宦官权力仍然是皇权的一种延伸

42:28 东汉的宦官与士人的相似性和差异有什么?他们和士大夫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吗?

45:05 宦官即使是在维护皇权,也不意味着其行为必然具有合理性。皇权不具备神圣性,也会被玷污

46:48 清代人无法想象汉代士大夫的敢言

此等狂悖无忌讳之语,敌以下所难堪,而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盛德矣。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47:57 宦官与士大夫的斗争如何由批判的武器转向武器的批判

49:56 士大夫榜样与汉代宣传材料的塑造

51:19 东汉士大夫的理想图景中可能没有宦官的位置

53:01 吕强:士大夫化的宦官

54:30 给到一个大赦:大赦令对政治斗争的破坏作用

56:47 大赦令颁布前可能总不是密不透风的

坚僭位五年,凤皇集于东阙,大赦其境内,百僚进位一级。初,坚之将为赦也,与王猛、苻融密议于露堂,悉屏左右。坚亲为赦文,猛、融供进纸墨。有一大苍蝇入自牖间,鸣声甚大,集于笔端,驱而复来。俄而张安街巷市里人相告曰:“官今大赦。”有司以闻。坚惊谓融、猛曰:“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也?”于是敕外穷推之,咸言有一小人衣黑衣,大呼于市曰:“官今大赦。”须臾不见。坚叹曰:“其向苍蝇乎?声状非常,吾固恶之。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晋书·苻坚载记》

58:03 “一部《梁冀传》,半部后汉书”

1:03:55 汉桓帝的文字狱与权力恐惧:梁冀是汉桓帝的精神导师吗?

因为曾经当过傀儡,刘志对批评特别敏感,视之为对他权力的挑战;又因为梁冀对待挑战是一种“睚眦必报”式的政治恐怖主义,刘志也深受其影响……管霸突然跪下,恳切地说:云,野泽愚夫;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这两人地位低微,因为愚蠢才出言狂妄,实在不值得死罪啊。管霸这番话,在陈蕃和杨秉被解职的场合下,是一种仗义执言。他希望凭借刘志对他的信任,救下这两条命。然而刘志说了一句话:“帝欲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李云上书里说“帝欲不谛”,这样的话管常侍你也能说情?管霸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刘志一定要致“李杜”于死地,核心是因为这四个字!这是一句双关语,或者说是“谐音梗”。儒家纬书有言,“帝者,谛也”。谛的意思,是仔细、公正、精微、审慎地对事物作判断。用谛来形容帝王,就是说帝王应当至大至公,做决策要公平正义。李云说刘志“帝欲不谛”,字面的意思是批评他没有按照帝王的原则行事,但也可以谐音为“帝欲不帝”,你不配当皇帝。这是管霸对刘志亲政后心理的一次探知,如此敏感、狭隘。

——张向荣:《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

1:13:03 东汉是一个”群星闪而不耀的时代

赛博功德碑-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我们是多读了几年书,可是我们也愿意多吃二两米!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By 曲柄睿

  • 3
  • 3
  • 3
  • 3
  • 3

3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9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5 Listeners

跑题大会 by 跑题大会

跑题大会

93 Listeners

不合时宜 by 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

234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5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8 Listeners

世界莫名其妙物语 by 世界莫名其妙物语

世界莫名其妙物语

98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7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8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5 Listeners

正文三台 by Phil_Chang

正文三台

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