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坛

从书法的奇葩存在理解中国金融创新


Listen Later

中国书法,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


奇葩表现之一:在一个键盘时代,一个大量互联网原住民时代,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多,远远超出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去湖州的毛笔厂和富阳的宣纸厂,带着大科技时代对传统行业的怜悯语气问厂长,工厂维持很艰难吧?厂长说,生意不错,需求量很大。但是有两大难题,一是工人不好找。特别是毛笔厂,都是四、五十岁的女工,年轻人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二是竞争激烈。


毛笔生产商和宣纸生产商很多。无论是生产毛笔还是生产宣纸,原材料、工艺、样式、营销等等方面,大家都在创新。不过,毛笔和宣纸生产的关键工艺依然是手工劳作,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还无能为力。


在这个纸质信件、电视机、唱片机、电话座机、银行快被颠覆和消灭的时代,写毛笔字的人居然还逆势增长,简直是不可原谅的!


首先当然是识字的人多了,而且不是多了一点点。民国时代四万万同胞,教育逐步在普及,关于文盲率有不同说法,有说是90%多,那就是识字的人4000万左右。现在倒过来,许多学前儿童都已经开始写字认字,有十多亿识字的人。这其中10%写毛笔字,就是一亿多,是民国时期的三倍左右。


其次,许多人是因为爱好。这其中许多人还成了各级各类书法家协会、画家协会之类的会员。不过会员中并不都是书法爱好者,更遑论书法家。不管怎么说,既然是会员了,总得拿起毛笔涂抹涂抹。


再次,也是一个奇葩现象,一代一代中国年轻父母,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90后,都喜欢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习书法。这个现象在50后、60后还是孩子的时候是非常罕见的,那时及那时以前,孩子能读书、好读书,父母们就已经甜蜜在心里了,至于有没有艺术熏陶,那是要看孩子的造化的。


最后,是庞大的老干部群体,退休前或退休后,纷纷加入书法爱好者甚至协会会员行列。一方面是退居林下修身养性,另一方面也是聊遣寂寞,以字会友。不过,随着这些年经济条件的改善,许多老同志都对单反相机周游列国更感兴趣了。确实,写毛笔字在物质上的准入门槛非常低。


奇葩表现之二:只以汉字作为表现主体。


世界上的文字多种多样,每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书写规范,每一个民族都将自己的文字写出了各种花样。中世纪欧洲《圣经》之类宗教作品的手抄本,都是非常漂亮的,是昂贵的收藏品,却不是艺术。古埃及莎草纸上的文字,美则美矣,也没人把它当作艺术品。


汉字非常古老,但并不是最古老的,中国人却把甲骨文算作是书法艺术的起源。直至今天,依然有人以书写甲骨文展现书法艺术。


也有不少人利用其他文字来展现书法魅力,可以说,迄今没有成功的。不要说写西式字母,即使是西夏文、朝鲜谚文,用毛笔书写只是让人觉得新奇而已。


清朝时期,汉文与满文并列,许多重要场合的牌匾、碑碣,重要的公文,满汉文字并列,满文看着很触目刺眼,但绝无艺术美感。乾隆皇帝酷爱书法,题字遍天下,但都是汉字。他醉心于研究设计宫中的瓷器等物品,却没有研究如何用满文表现书法艺术。


倒是东瀛的日本,用假名和片假名展现了书法的美和意境。不过,假名和片假名,都是汉字的部首或草书形成的,实际上还是汉字。这就像前些年铺天盖地的互联网金融,满嘴技术与情怀,实际上就是放贷款,不过是非法高利贷。


奇葩表现之三:一般只用毛笔和墨汁书写。


作为艺术的书法,只能用毛笔和墨汁书写。虽然有硬笔书法、钢笔书法一说,但真没人认真地把它们当书法艺术看待。民间有用木片写飞白书的,只是作为民间工艺流落在景点摊位。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有个小伙子用切菜刀蘸墨书写,那也只是奇技淫巧。更有一些以身体、针筒之类的工具书写的,则更是等而下之了。


我们用刷子、排笔书写黑体字、仿宋体字、圆体字的标语,很漂亮,但那是美术字,不是书法。


美术字,包括我们现在印刷体中的仿宋体、宋体等字体都来自于宋版书的字体。现在还有楷体、隶书、魏碑、行书等字体。这些印刷用的字体,都来自于毛笔书法。所谓宋体,就是从颜真卿的颜体楷书演化而来。宋版书是收藏界的宠物,雕版、印刷、装帧精美外,字体的典雅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所有这些字都不是书法。


奇葩的是,同样是刀刻,那些书法家写在碑碣上然后用刀刻的作品,是书法作品。那些书法家写在纸上绢上的作品被摹刻上石的,还是书法作品。甚至,古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也是书法。但是,今天你在牛骨头上刻字、在金属上铸字,不会有人认为那是书法。


也正因此,现在许多人都搞糊涂了,把写毛笔字当成了书法。比如问年轻的家长,孩子业余学什么呢?答曰:学书法呢!也有自称“写书法”。实际上,在老辈人眼里,字被称作书法是件很严肃的事。说别人的字是“墨宝”已经是很隆重了,对自己的字是绝对不敢这么说的。


古人说自己“作书”,是指写字,“书”是书写的“书”,就是“写字”的意思,引申为“字”,但绝不是指“书法”。所以,书法是用毛笔写的字,但用毛笔写的字并不一定是书法。


近来人工智能大有颠覆人类一切活动之势,继围棋之后在书法方面也来插一杠——机器人写毛笔字,但还是要用毛笔和墨汁书写,写楷书的只会写楷书,草书尚无从谈起,当然写什么字还得有人给它设定。人工智能书法艺术,当然还谈不上。


奇葩表现之四:审美取向的拉扯。


书法家群体中,除了官员书法、滥竽书法外,主要有两大群体,一大部分是坚守传统理念的,一部分是要进行现代创新的。坚持传统的,其中有很大部分也在创新。只是,两派的创新,都有许多尴尬。


有一种极端的认为,鼠标时代,写字已经不是人们的必须,更何况写毛笔字,可以借鉴西方现代绘画突破具象的束缚,主张书法应该突破文字的束缚。逻辑上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书法没有了汉字,那些线条不就是现代绘画了吗?何必还叫书法?


还有一些引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但这个度不好把握,搞不好设计出来的就是一种新的“美术字”。


也有人强调,现在展览多,笔法已经被古人探索尽了,所以,展览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结构、是视觉冲击力。于是,字越写越大,笔画越来越狂野粗放。可喜的是,有些还是创造了新的审美模式。不过,平心而论,大多数是不成功的。更有一些直接就高举丑书旗帜,走呼风唤雨行为艺术一路。


行为固然吸引眼球,作品也就那么回事了。这类展览体,偶然在展览会上看看尚可,但确实不耐看,更不值得品味,欣赏者离开展厅,就没有什么印象了。这种作品,由于纯粹以震撼、触目吸引眼球,说句煞风景的话,你买来挂到办公室、自家客厅、书房、卧室,是犯煞的,绝对破坏风水。


近两年时兴拓片题跋,算是重拾清末民初的一种美的模式。单看形式效果,经过精心装裱,确实清新可人。但是,许多拓片是墓志、墓碑的拓片,把这挂在客厅、书房甚至卧室,总是不太吉利吧。


然而,奇葩的是,对书法家们的疯疯癫癫、神神叨叨,还有各种头衔,老百姓虽然是诚惶诚恐、莫名所以,但对他们的创新并没有什么感觉。


老百姓依然欣赏传统的书法美。字写得歪歪扭扭像蟹爬的80后、90后,对那些书法家们创造的现代美毫不感冒,只是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可以想象的是,这群创新者,虽然自己热闹,实际上是在一个非常小的圈子里闹腾。


一个附带的奇葩现象,有时一些当代书画家作品的价格往往高于已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之所以说是附带的,因为这跟本文要探讨的严肃问题相比,有点不够严肃。艺术品成为投资品,古已有之,本不足为奇。奇的是我们艺术品市场的一些现象。


有一次在上海南京东路朵云轩楼上,赫然发现一位现在还活着的至少不算一流的书画家作品的标价,远远高于其边上一位清末民初名家的作品标价。当然,没道理活着的价格就必须比死去的便宜。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位清末民初的名家,其历史地位已经是基本确定的,作品的供给也已确定是有限的,而这位当代名家的历史地位则很难肯定,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作品。


还有一个相关的现象,总体上活着的书画名家作品价格的波动性远高于已故名家。活着的有自己或徒弟们在捧场操作,已故的就没有这样的操作。活着的作品价格许多与其在某协会担任的职务相挂钩,传说职务要提升了,价格立马就炒上去了,一旦去职,价格也立马有相应的体现。已故名家,是确定的名家,但没有职务因素对价格的扰动。


以上这些奇葩现象,似乎在说明,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华艺术,遭遇了一些尴尬。但是,在科学快速发展的现代历史进程中,一百多年来,写毛笔字没有被西洋枪炮所淘汰,也没有被钢笔、铅笔、圆珠笔所迭代,更没有被键盘和鼠标所颠覆,不能不说,书法本身就是一朵奇葩!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书法,包括中国艺术的内在特点。


我认为,艺术有三个层次……


完整版文章,详见“墙裂坛”公众号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

请注明:坛友

微博:@墙裂坛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墙裂坛By 墙裂坛

  • 3
  • 3
  • 3
  • 3
  • 3

3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墙裂坛

View all
疯投圈 by 黄海、Rio

疯投圈

107 Listeners

雪球·六点半热评 by 雪球

雪球·六点半热评

2 Listeners

钱粮胡同FM by 住在胡同里的野人

钱粮胡同FM

19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3 Listeners

晚点聊 LateTalk by 晚点 LatePost

晚点聊 LateTalk

23 Listeners

起朱楼宴宾客 by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45 Listeners

麦子店圆桌Night by 麦子店小二

麦子店圆桌Night

4 Listeners

高能量 by 李翔李翔

高能量

27 Listeners

三点下班 by 李永浩,星辰

三点下班

17 Listeners

中金研究院 by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

10 Listeners

知本论 by 知本论

知本论

4 Listeners

截胡不截财 by Jeff

截胡不截财

3 Listeners

面基 by 面基

面基

21 Listeners

厚雪长波 by 雪球官方账号

厚雪长波

4 Listeners

投资实战派 by wong永庆

投资实战派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