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吳俞萱
內容簡介:
詩人學者翁文嫻專文導讀
國際變裝皇后妮妃雅.瘋
南島魯瑪社執行長馬躍.比吼Mayaw Biho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鄭同僚
剪紙藝術家楊士毅
美國畫家、翻譯家Steve Bradbury
泰國藝術家Nuttaphol Ma
秘魯小說家Enrique Carbajal
一路溫暖相伴
初為人母的吳俞萱為什麼帶著孩子走過一個又一個國家?台灣部落和歐洲、美洲的教育現場,帶給他們什麼樣的心靈啟發?孩子彌足珍貴的體驗和探索是什麼?父母能夠貼近孩子內在真實狀態,尊重他每一個當下的隨興變化與情緒起伏,認真去傾聽需求?父母怎麼跟孩子平等對話?作為父母,能給孩子什麼?
詩人吳俞萱帶著三歲的孩子小川展開游牧生活,他們先在秀姑巒溪畔學習阿美族的吟唱、釀酒、採集野菜、祭酒告靈的儀式,接著浪遊美國、秘魯、德國、保加利亞、蒙特內哥羅的民主學校,還一起在法國古城駐村創作,在土耳其學蘇菲旋轉。錢花光了,就打工換宿、睡在學校教室、搭便車繼續上路。
《帶著故鄉行走》是吳俞萱2020到2024這五年間的旅遊攝影札記,是她和小川的日常對話,也是身體力行的另類教養書。她認為晃遊最美的,不是路上的風景,而是小川的提問。就像民主學校相信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闖入世界的鑰匙,只要心有所願,學習就會自然發生。一路上,小川看著吳俞萱幫比利時家庭鋸木頭、幫美國畫廊老闆寫抗議信、幫她的學生(變裝皇后妮妃雅)在拉斯維加斯拍照、在平安夜為無家可歸的街友準備晚餐……,吳俞萱親身實踐的善意、勇氣和創造力,就是小川的無形教養。
吳俞萱說:「小川帶我入海,我渴求進入更大的亂流,跟他一起創造我們的鄉愁。」她跟孩子看遍世界,回望台灣,一起帶著故鄉行走,把每一條路走進心裡,記住路的蜿蜒,記住身體和天地的韻律,記住人與人相逢的焰火。孩子在旅行中體驗自然之美、無盡的愛以及生命的無限可能,活成自由、熱情和快樂的人,而吳俞萱也向世界展露不同形態的自己。
作者簡介:吳俞萱
台東人。渴望把陌生的異境走成家。著有《交換愛人的肋骨》等九本書。曾獲選為美國Santa Fe Art Institute、紐約Jane St. Art Center、法國La Porte Peinte、冰島Skaftfell Art Center駐村藝術家。目前就讀美國印地安藝術學院創意寫作研究所。感謝一切親愛的把我留住,而我試著將詞語的初始含義還給詞語,將初始的詞語價值還給事物。
出版社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李基銘#李基銘主持人#fb新鮮事#生活有意思#快樂玩童軍
#廣播之神#廣播之神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粉絲頁
廣播之神:
/ voh.god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
/ 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
/ voh.vide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