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教育消息引來一片譁然。無排富的高中職學費全免;私大學生一年補助學費2萬5;大學三加一(3年大學1年當兵)。再加上少子化搶學生,大學申請入學技術性錄取「一定會來讀」的考生,而非表現好的。兵不厭詐,學生在整個教育及升學體制中,為了求生,演化出什麼樣的功利心態(面試時信誓旦旦會來唸,錄取後放棄,拚分科測驗較划算),整套升學體制無效且空轉。
教育部不同步調降公私立大學招生名額,也不准漲學費,無長遠規畫,一味討好,教師充滿無力感,更管不上道德敗壞(老師關心學生缺席過多或交友情況或告知家長任何事,都叫侵害隱私)。這使我想到許閔淳〈史萊姆〉一文,任小學科任老師,看著這些「彷彿烤網上膨起的年糕,尚未定型的生命」,跟著他們在操場升旗唱國歌,看著他們午休時靜靜在桌上玩一種叫做史萊姆的黏糊變形玩具,「那些孩子曾發現自己就是史萊姆嗎?」。這些史萊姆般的孩子,被體制盛裝,在裏頭輕微晃動。他們會長成什麼模樣?
日劇《麻辣教師GTO》(Great Teacher Onizuka)裡帶放牛班的鬼塚英吉老師;高喊「我要當老師」的台灣偶像劇《麻辣鮮師》謝祖武都太英雄與理想主義了。真實世界裡2004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頗引人深省。前衛的美術史老師Katherine1953年從洛杉磯到東岸保守的衛斯理女子學院任教,第一天就被學生洗面,一群聰明的女生詳讀過教材,能背出每一張藝術幻燈片的年代、背景、特色,藉此讓Katherine難堪。十分鐘後學生紛紛離席:「你如果沒什麼可以教的,那我們回去自己複習功課了」。最終Katherine成功以藝術啟發了學生,打破僵化的女德信念,讓她們重新對藝術、人生、愛有了新的見解。
教學是一個協作的過程,不怕搗蛋的學生,怕沒反應的。曾經的麻辣鮮師,如今已經NG或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了,無法認同當前教育政策,包括那用英文教唐詩、微積分與體育、美勞的國家雙語政策。這世界,到底還需要我嗎?就像「灰狼羅伯」(Lobo)1972溫暖慰藉的嗓音《I’d Love you to want me》(但願你需要我) :「When I saw you standing there當我看見妳站在那兒/I about fell off my chair差點跌落椅子/When you moved your mouth to speak當妳開口說話/I felt the blood go to my feet我感到天旋地轉…/Baby, I'd love you to want me寶貝,但願妳需要我/The way that I want you像我需要妳一樣/The way that it should be一切都理所當然」。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