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上一课我们讲了,读文章的两步,就是先看结构(X光照一下),然后再做天黑请闭眼,回忆一遍。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比较常见的几种文章架构,大家熟悉了这些架构之后,不但比较容易记忆,而且在读一开头的时候,往往就能预测到后面的内容,会大大帮助快速理解(大脑对预期的内容能做出更好的准备,这叫priming,就是做出了相应的备战)。
� 本期的知识卡片我们整理在下面啦:
最常见的文章结构
1️⃣ 总—分—总(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
� 文章的“大三段式”,就像放大版的段落。
开头:提出主题,引导读者进入
正文:分点展开论证
结尾:收束总结,回扣主题
阅读技巧开头+结尾:80%的主旨都在这里找过渡词:however / therefore / in contrast / as a result看分段:一段一个小点,串起来就是逻辑链
2️⃣ 问题—分析—解决(Problem–Analysis–Solution)
� 常见于商业写作、学术论文、新闻评论。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给出对策
例子(医学研究)问题:收集数据过多 → 成本过高分析:信息超载 vs 风险遗漏解决:减少收集的数据 + 扩大受试人群 → 数据更有代表性
3️⃣ 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 Order)
� 按时间发展讲故事,常见于叙事文、历史类文章。
例子:历史事件的发展,某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
4️⃣ 因果逻辑(Cause–Effect)
� 科普文和社会现象类文章的常客。
例子(Sonoran沙漠花朵授粉)结果:花白天也开放,允许蜜蜂和鸟授粉原因:夜间蝙蝠授粉数量不足 → 自然选择留下“白天也能授粉”的花
总结:先给你一个现象,再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5️⃣ 对比结构(Comparison–Contrast)
� 把两个对象放在一起对照,常见于议论文、说明类文章。
例子华盛顿 vs 纽约东部学校 vs 西部学校欧洲文化 vs 美国文化
� 小练习:鱼群现象再现
第一段:两个理论
第二段:理论A → 群体中难锁定个体
第三段:A的弱点 → 捕食者多时依旧群游
第四段:理论B → 混淆效应(捕食者被干扰,不知道攻击哪条)
快速总结(天黑请闭眼)
两个理论
A:不好定位某一条
B:看得见,但下不了手
� 本课总结
总分总 → 放大版段落,万能架构
问题—分析—解决 → 商业/学术文章好用
时间顺序 → 讲故事必备
因果逻辑 → 科普常见
对比结构 → 辩论/比较说明常用
� 抓住文章架构,就能快速预测内容 + 串成整体记忆。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纵横Say Hi】,获取节目文字版知识卡片 / 全英文故事双语文稿,加入听友群,随时互动哦~
By 携隐Melody4.2
55 ratings
上一课我们讲了,读文章的两步,就是先看结构(X光照一下),然后再做天黑请闭眼,回忆一遍。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比较常见的几种文章架构,大家熟悉了这些架构之后,不但比较容易记忆,而且在读一开头的时候,往往就能预测到后面的内容,会大大帮助快速理解(大脑对预期的内容能做出更好的准备,这叫priming,就是做出了相应的备战)。
� 本期的知识卡片我们整理在下面啦:
最常见的文章结构
1️⃣ 总—分—总(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
� 文章的“大三段式”,就像放大版的段落。
开头:提出主题,引导读者进入
正文:分点展开论证
结尾:收束总结,回扣主题
阅读技巧开头+结尾:80%的主旨都在这里找过渡词:however / therefore / in contrast / as a result看分段:一段一个小点,串起来就是逻辑链
2️⃣ 问题—分析—解决(Problem–Analysis–Solution)
� 常见于商业写作、学术论文、新闻评论。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给出对策
例子(医学研究)问题:收集数据过多 → 成本过高分析:信息超载 vs 风险遗漏解决:减少收集的数据 + 扩大受试人群 → 数据更有代表性
3️⃣ 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 Order)
� 按时间发展讲故事,常见于叙事文、历史类文章。
例子:历史事件的发展,某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
4️⃣ 因果逻辑(Cause–Effect)
� 科普文和社会现象类文章的常客。
例子(Sonoran沙漠花朵授粉)结果:花白天也开放,允许蜜蜂和鸟授粉原因:夜间蝙蝠授粉数量不足 → 自然选择留下“白天也能授粉”的花
总结:先给你一个现象,再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5️⃣ 对比结构(Comparison–Contrast)
� 把两个对象放在一起对照,常见于议论文、说明类文章。
例子华盛顿 vs 纽约东部学校 vs 西部学校欧洲文化 vs 美国文化
� 小练习:鱼群现象再现
第一段:两个理论
第二段:理论A → 群体中难锁定个体
第三段:A的弱点 → 捕食者多时依旧群游
第四段:理论B → 混淆效应(捕食者被干扰,不知道攻击哪条)
快速总结(天黑请闭眼)
两个理论
A:不好定位某一条
B:看得见,但下不了手
� 本课总结
总分总 → 放大版段落,万能架构
问题—分析—解决 → 商业/学术文章好用
时间顺序 → 讲故事必备
因果逻辑 → 科普常见
对比结构 → 辩论/比较说明常用
� 抓住文章架构,就能快速预测内容 + 串成整体记忆。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纵横Say Hi】,获取节目文字版知识卡片 / 全英文故事双语文稿,加入听友群,随时互动哦~

438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5 Listeners

46 Listeners

5 Listeners

17 Listeners

62 Listeners

369 Listeners

297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87 Listeners

309 Listeners

284 Listeners

1 Listeners

4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