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969年的3月3号,阿波罗9号顺利的发射升空了。总统尼克松派了副总统来肯迪尼航天中心给阿波罗9号送行。他在控制大楼里面看了发射的全过程。阿波罗计划是肯尼迪推进的,但是最后摘桃子的是尼克松。火箭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起飞以后11分钟后,阿波罗9号就被送到了离地面164公里的轨道上。
他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驾驶指令舱调转180度,和登月舱对接。第三级火箭外壳就像花瓣一样张开,让里面的登月舱露出来了,登月舱的腿收着,还没有放开。指令舱慢慢的调整位置,慢慢往前凑,慢慢接近登月舱。
相比之下,美国人的对接系统就方便多了,宇航员可以从中间钻过去直接进入登月舱。既安全,又方便。不过当时的对接系统是分公母的,登月舱的对接接口是个锥套,就像一个大漏斗一样,指令舱的对接系统是一个插头。其实呢,这种模式是从空中加油系统那儿学来的。飞机的软管空中加油,不就是这么干的嘛。
苏联为登月计划设计的对接装置又有点体现俄国人的暴力美学。它并不是一个插头配一个漏斗。而是一个插头配备一个网格,这个金属网格有很多的眼儿。您的插头随便插。插在哪个眼儿里都行……
4.9
2525 ratings
1969年的3月3号,阿波罗9号顺利的发射升空了。总统尼克松派了副总统来肯迪尼航天中心给阿波罗9号送行。他在控制大楼里面看了发射的全过程。阿波罗计划是肯尼迪推进的,但是最后摘桃子的是尼克松。火箭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起飞以后11分钟后,阿波罗9号就被送到了离地面164公里的轨道上。
他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驾驶指令舱调转180度,和登月舱对接。第三级火箭外壳就像花瓣一样张开,让里面的登月舱露出来了,登月舱的腿收着,还没有放开。指令舱慢慢的调整位置,慢慢往前凑,慢慢接近登月舱。
相比之下,美国人的对接系统就方便多了,宇航员可以从中间钻过去直接进入登月舱。既安全,又方便。不过当时的对接系统是分公母的,登月舱的对接接口是个锥套,就像一个大漏斗一样,指令舱的对接系统是一个插头。其实呢,这种模式是从空中加油系统那儿学来的。飞机的软管空中加油,不就是这么干的嘛。
苏联为登月计划设计的对接装置又有点体现俄国人的暴力美学。它并不是一个插头配一个漏斗。而是一个插头配备一个网格,这个金属网格有很多的眼儿。您的插头随便插。插在哪个眼儿里都行……
212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37 Listeners
3 Listeners
57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7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9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50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2 Listeners
4 Listeners
48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