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Share to email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X
By IC之音竹科廣播|袁常捷主持
5
11 ratings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7 episodes available.
在月黑風高的夜晚,一群戴著頭燈的民眾在基隆和平島地質公園的海蝕平台,摸黑尋找「瘤珠螺」的身影。他們正是「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的調查志工!
這片廣闊的潮間帶海蝕平台,孕育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可以觀察到寄居蟹、織錦芋螺、海葵、陽隧足等海洋生物。不同月份更有各種海藻、海菜生長,吸引在地居民前來採集,因此這裡有個親切的名字——「青菜埕」,被譽為最天然的海濱菜園。
和平島地質公園的海蝕平台,是在地島民口中的「青菜埕」。(照片提供:宏岳國際有限公司/和平島地質公園)
為了保護珍貴的生態,和平島地質公園於2018年重新開放後,將這片潮間帶劃設為管制區,只允許在地島民採集海菜,禁止捕捉其他潮間帶生物。一般民眾若想參觀,則需要參加和平島地質公園的導覽行程。這樣既能保護生態,又能讓更多人深度認識這片自然美景。
劃設管制區後,在和平島工作的幾位年輕人發現,北部其他海岸已經很少見的瘤珠螺,在此竟然數量眾多,而且體型更大,甚至有發現超過文獻記載極限殼高4公分的個體。後續與當地高中合作進行調查,推估這片潮間帶的瘤珠螺數量可能高達3萬至6萬顆。
今年2月初,「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團隊於海蝕平台標放了200顆瘤珠螺。(照片提供:環境友善種子/慢島旅)
2023年,和平島地質公園與駐點於此的環境教育團隊「環境友善種子」更進一步發起了「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研究團隊在2023、2024年初分別標記了200顆瘤珠螺,放回海蝕平台,接著從2月開始,每2個月邀請公民科學家,在原地尋找這些標記的珠螺,測量殼高、殼寬、殼口高、殼口寬和重量,並記錄環境數值。這些資料有助於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瘤珠螺的生長狀態,作為評估管制區保護成效的參考。
本集節目帶你前往和平島,透過環境友善種子和平島部長李盛傑的專訪,來認識這個有趣的公民科學計畫,也帶您參與今年最後一場調查活動,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下,一起摸黑下海找珠螺!
10月21日夜晚,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下,研究團隊與公民科學家一起摸黑下海尋找瘤珠螺。
今年研究團隊使用2mm的彩色琉璃珠黏在瘤珠螺殼上,再以車身筆寫上編號,進行雙重標記。
退潮時的海蝕平台,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場域。(照片提供:環境友善種子/慢島旅)
台南,台灣最具歷史的都市。自荷蘭人1624年於台南安平登陸,建立熱蘭遮城,讓台灣正式登上大航海時代的國際舞台,至今已有400年歷史。
為了回應台南400的城市巨型事件,台南社大於台南321藝術聚落策畫《走在龍脊上—南方策展.藝術事件》展覽。此展覽誕生自今年開設的「南方策展學」課程,由策展人龔卓軍組織導師團,邀請吳瑪悧、耿一偉、徐文瑞等專業策展人,帶領學員組成工作團隊,深入探索台南被忽略的生態環境、城市規劃、人類與多物種故事。
《走在龍脊上—南方策展.藝術事件》於台南321藝術聚落展覽至12月8日。
從東到西、從城到鄉,《走在龍脊上—南方策展.藝術事件》透過5項子題:「走在龍脊上」、「海廢方舟」、「不期而遇的永樂市場」、「你逛你的巷子,我過我的日子」、「源圓不絕」,帶領觀眾凝視陌生的台南風景。
走進321藝術聚落的日式老屋展覽空間,便可看到地板上描繪著二仁溪的河流圖騰,兩旁散布著(曾經)可觀察到的生物,從河口的招潮蟹、鰻魚、高蹺鴴、黑面琵鷺,到淺山的水鹿、山豬、草鴞、林鵰。你可以從溪流的下游走到上游,感受二仁溪的變遷。
進入展覽空間,便可看到地板上描繪著二仁溪的河流圖騰,兩旁散布著(曾經)可觀察到的生物。
從二仁溪的出海口出發,「海廢方舟」回顧了廢五金產業對當地環境、生態、文化的影響。會場展示許多從出海口海岸挖掘出的電子廢棄物,讓人深感震撼,也提醒我們思考,要留下怎樣的環境給後代子孫,同時期待逐漸恢復的生態帶給我們持續向前的盼望,如同經歷過浩劫的方舟。
溯溪而上,來到左鎮、龍崎惡地。「走在龍脊上」子題翻轉了我們對惡地的觀念,原來這裡有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與人文歷史。策展團隊透過一日小旅行,拜訪左鎮、龍崎的專家、耆老,並將踏查收穫轉化為展覽內容,讓所有參觀者認識在這塊土地上的惡地、惡人、惡事,是何其豐饒美好。
《走在龍脊上—南方策展.藝術事件》即日起於321藝術聚落登場,展期至12月8日。在觀展之前,就讓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帶你走在龍脊上,觀看不一樣的的台南城鄉風貌。
「海廢方舟」子題的「考古現場」展示許多從出海口海岸挖掘出的電子廢棄物,包含各種電路板、電阻、電容、電線、電話等。
左鎮在地陶藝家吳其錚以6位在地專家的形象捏製小土偶,圍繞在火炭伯羅協全以土窯燒製的木炭周圍。
「走在龍脊上」以竹編轉化左鎮、龍崎的惡地地景,仔細看,還有一隻木雕穿山甲正穿越惡地。
2023年10月29日,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於立法院旁濟南路登場。這是台灣自1989年推動《野生動物保育法》遊行之後,史上第二次以「野生動物」為主軸的遊行,號召了超過4千人參與,共同為野生動物發聲。
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號召了超過4千人參與,共同為野生動物發聲。(照片提供: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
這項公民運動的緣起源自台灣大學內的白鼻心事件,一隻名為「冰箱」的白鼻心在校園野放,卻在7日後遭遊蕩犬攻擊致死,後續引發許多討論。冰箱並不是第一隻遭犬殺的野生動物,還有許多白鼻心、石虎、穿山甲、山羌、麝香貓……等動物遭遊蕩犬殺害,實在令人不捨。因此一群關心生態的學生和保育人士組成行動聯盟並發起「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希望喚起社會對此議題的重視。
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的傷害,最顯而易見的,便是犬貓會捕捉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直接導致野生動物的傷亡。遊蕩犬貓也會與野生動物競爭棲地環境與食物資源,干擾其覓食、睡眠、育雛和繁殖行為。此外,許多傳染病如狂犬病、犬瘟熱、犬小病毒、貓小病毒,以及焦蟲、弓蟲等寄生蟲感染,更是同時危害著遊蕩犬貓與野生動物。
貓狗等伴侶動物若能在我們的家裡安好,野生動物就能在野外好好生存。(照片提供: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
然而,貓狗會攻擊野生動物,與其狩獵天性有關,這並非遊蕩犬貓的罪過,而是不負責任的人類棄養、放養貓狗所造成的問題。更何況,遊蕩動物在野外過得並不好,生活毫無動物福利,經常罹患皮膚病,呈現貧血、寄生蟲感染或器官功能異常等症狀。
為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請命,行動聯盟在今年第二屆遊行前提出了3大訴求。首先,遊蕩犬貓數量至今仍呈現上升趨勢,農業部應持續精進遊蕩犬貓管理與減量。再者,目前試行的生態熱區遊蕩犬隻管理計畫,並未明定禁止餵食,因此農業部應持續精進,並且擴增辦理範圍。最後則期待從教育著手,提升國民對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祉的觀念,並將犬貓列入課綱外來入侵種之案例。
第二屆遊行即將於11月10日舉辦,本集節目邀請第二屆遊行總召吳奕達,分享遊行緣起、籌備故事,並闡述本屆遊行訴求。您將會聽到他接下總召的心路歷程——在見證了第一屆遊行帶來的改變後,期待讓行動持續向前推進,讓更多人關注到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
許多民眾、NGO組織、保育團體、各縣市鳥會,都一同上街為野生動物而走。(照片提供: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
第二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即將於11/10舉行,您可以裝扮成喜愛的動物,一起為野生動物打氣。(照片提供: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
你認識龍紋鱝嗎?
龍紋鱝是一種獨特的軟骨魚類,外觀類似鯊魚,因此漁民大多稱牠為龍紋鯊;但如果以身體的構造來說,牠的鰓裂位於腹面,比較類似魟魚。龍紋鱝為底棲型魚類,喜愛棲息於水深不超過60公尺、泥沙底質的海域,主要以甲殼動物和小魚為食。
目前關於龍紋鱝的研究資料稀少,於是海洋大學環漁系碩士畢業生、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成員宋岳峰,在蘇楠傑副教授的鼓勵之下,進行「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公民科學計畫,邀請漁民擔任公民科學家,蒐集龍紋鱝的體長、體重、捕撈地點等資料,協助建立棲地地理分布模型。
南方龍紋鱝背側胸鰭處有明顯黑色斑點,無斑龍紋鱝則無黑斑。(照片提供:「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團隊)
台灣本島西部沿近海的龍紋鱝主要為無斑龍紋鱝和南方龍紋鱝兩種,可以依背側胸鰭處是否有明顯黑色斑點予以辨別,無黑斑者為無斑龍紋鱝,有黑斑者則為南方龍紋鱝,其中無斑龍紋鱝是在2013年由學者發表的新物種!
由於龍紋鱝成長較慢,一胎僅孕育約7-19尾幼仔,面臨極大的存續威脅,因此漁民提供的每筆數據都彌足珍貴。參與調查的漁民在捕撈到龍紋鱝時,必須拍攝龍紋鱝的背側照片,以利研究人員辨識物種;此外,還要記錄龍紋鱝的捕獲地點與體長、體重等資訊,有助於建立龍紋鱝的分布資料。
漁民可以使用菸盒或打火機作為比例尺,拍攝龍紋鱝的背側照片。(照片提供:「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團隊)
自去年5月到今年10月中旬,雲林與彰化地區共有32名漁民協助,提供高達1,271筆資料。公民科學家回報的數據,不僅填補了過去研究的空白,更建立了龍紋鱝的成長參數,為未來相關的研究與保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想認識神秘的龍紋鱝嗎?快來收聽本集節目,讓「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計畫成員宋岳峰,告訴您漁民如何參與調查,攜手揭開海洋生物的神祕面紗。
自去年5月到今年10月中旬,雲林與彰化地區共有32名漁民協助,提供高達1,271筆資料。(照片提供:「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團隊)
宋岳峰自製手拿牌,向漁民解說如何協助公民科學調查。(照片提供:「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團隊)
漁民捕獲一尾體型極為巨大的龍紋鱝,漁民表示其體重約有300公斤。(照片提供:「海洋守護者:追尋龍紋鱝的蹤跡」團隊)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生態博覽會「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以下簡稱鳥博會),今年在10月19、20日於關渡自然公園隆重登場,吸引近萬人與會!
今年鳥博會的主題是「寶島鳥鄰居」,巧妙結合英文「neighborhood」與「bird」兩字,取其諧音訂為「Neighbirdhood」,邀請民眾認識我們生活周遭的鳥鄰居,發現牠們與我們所處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第26屆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10月19、20日於關渡自然公園隆重登場。
活動現場設置了許多有趣的闖關遊戲,例如鰲鼓濕地團隊的「鳥兒大變身」,讓民眾分辨鳥類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羽色變化;芝山文化生態綠園透過拼圖活動,介紹可以在台北芝山岩觀察到的鳥類外觀;台北鳥會救傷中心的問答環節,則教導判斷鳥類是否受傷與相關的處置方式。
每年鳥博會都會邀請鄰近國家的鳥會和保育單位來台交流,今年就有來自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等10個單位設攤,分享保育成果和經驗。當然,國內各縣市鳥會也沒有缺席,更有許多陸域、海域野生動物保育與救傷組織參與這場生態盛會。
活動現場有來自亞洲各國的保育團體及綠色生態產業參展,也有闖關集章遊戲、樂活鳥市集、DIY活動等豐富攤位。
為了帶領民眾從賞鳥開始親近自然、認識環境與生物,鳥博會也安排了超過10場賞鳥導覽,甚至邀請國內生態界「師祖級」的學者、台師大生科系名譽教授呂光洋進行介紹,讓參加者深入了解關渡的濕地生態系與鳥類。
根據統計,今年鳥博會有近3成攤位由年輕世代主理,如台北市國語實小、北市大實小、松山高中、新北市深坑國中、宜蘭縣岳明國小的學生團體,帶領民眾探討鳥類救傷、外來種與遊蕩犬貓危害、燕鷗保育等議題,與現場民眾互動熱烈。於4月春季舉辦的第1屆關渡賞鳥大賽,也在鳥博會進行頒獎,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周佑倫同學,打敗眾多賞鳥高手,奪得第二名,可以看到年輕人的無限潛力。
錯過今年鳥博會的朋友,可別錯過這集節目,讓我們透過聲音一起走進這場充滿樂趣與知識的生態盛會!
鳥博會邀請國內生態界「師祖級」的台師大生科系名譽教授呂光洋進行導覽,讓參與者深入認識關渡的濕地生態系與鳥類。
已有眾多冬候鳥抵達關渡濕地,歡迎您來關渡自然公園賞鳥、親近自然。
七月初,宜蘭員山鄉的深溝村熱鬧非凡,因為「深溝釣魚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民眾,來此釣魚、摸魚、抓魚!
嚴格來說,這場活動是包裝成釣魚大賽的一場水域生物年度普查。主辦單位「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共同創辦人林芳儀解釋,深溝釣魚大賽的重點並非捕捉,而是調查。參賽者們要在比賽期間內,於深溝村及鄰近聚落的水域,搜尋魚、蝦、蟹、龜、鱉、淡水螺貝類等水生生物,並將其身影拍照、上傳到iNaturalist平台,為農⽥地景留下寶貴的⽣物紀錄。
本集節目專訪地點內城村「羌仔埤」湧泉水域,水質清澈沁涼,於深溝釣魚大賽期間吸引了許多親子參賽者來此調查。
如此趣味盎然的活動,靈感起源於林芳儀與先生陳毅翰務農的經歷。2013年,他們來到了寧靜的宜蘭深溝,以友善農法耕種作物,卻遭遇到福壽螺危害田區。因此兩人希望尋找到福壽螺的本土「原生種」天敵以抑制其數量,但赫然發現,幾乎搜尋不到宜蘭農田的生物資訊。
「自己調查實在太慢了!」他們突發奇想,透過釣魚大賽來吸引民眾、釣友擔任公民科學家,一起做調查,快速累積⽣物資料。
深溝釣魚大賽的參與重點是「調查」,只要探索、拍照、上傳,三個步驟就能完成。(照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深溝釣魚大賽)
從2018年開始舉辦至今,釣魚大賽不僅規模逐年擴大,參賽人數也迅速成長。從第一屆約30人報名,到今年已有189人參賽,參與程度是歷年最熱烈。此外,活動規則和獎勵辦法也不斷調整優化,以盡量確保調查數據的科學性,並提升活動的趣味與民眾參與度。
今年的活動成果非常豐碩,參賽者們總共累積了2,686筆觀察紀錄,分屬65個物種,其中更有首次在深溝觀察到的新物種。活動外掛「外來種物流中心」也收到近170公斤,共1,903尾外來種魚類,數量是去年的2.5倍。
因外來種問題嚴重,深溝釣魚大賽自2023年起增加「外來種物流中心」計畫,將參賽者抓到的外來種魚類做成魚肥,用於農作物種植。(照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深溝釣魚大賽)
本集節目邀請「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共同發起人林芳儀,分享深溝釣魚大賽背後的故事。現在就來聽聽這場宜蘭最有趣的公民科學計畫,如何捲動出參與者的自主行動,守護棲地與生態!
俗稱牛屎鯽的高體鰟鮍,曾是蘭陽平原的常見魚類,但因埤塘逐漸消失,牛屎鯽的數量也愈來愈少。(照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深溝釣魚大賽)
陳毅翰與林芳儀夫妻開闢部分田區種植蓮藕、茭白筍,也為牛屎鯽提供適合的生存環境。(照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計畫/深溝釣魚大賽)
海岸開發、生活廢水、遊客爆量,再加上氣候變遷等多重挑戰,讓小琉球潮間帶的生態面臨巨大壓力!為了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今年7月起,屏東縣政府針對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處潮間帶實施收取觀光保育費,費率為每人新台幣60元。
新政策的目標在於控制遊客數量,各時段進入各潮間帶人數以300人為限,同時要求須有生態導覽人員陪同進入,避免人為破壞。觀光保育費的收入將專款專用於生態維護、調查、復育、教育與管理人員培訓,期待觀光及生態並存,永續發展。
今年7月起,屏東縣政府針對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處潮間帶實施收取觀光保育費,並要求須有生態導覽人員陪同進入。(照片提供: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長鄭永裕指出,統計至8月底,共售出3,800餘張門票,7至8月杉福、漁埕尾與肚仔坪的總遊客量相較於去年同期,驟降超過七成。然而,這也導致許多遊客轉移至其他未收費的潮間帶,如蛤板灣在同期間有超過一萬人造訪,因此縣府正評估將蛤板灣納入收取觀光保育費的範圍。
潮間帶是生態敏感區域,除了收取觀光保育費外,屏東縣政府也提出多項管制措施,包括在杉福、漁埕尾、肚仔坪以纜繩劃設觀賞路徑,遊客只能行走在規劃的路線上。此外,各潮間帶在每年12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為休養期,禁止進入;4月1日至6月15日為繁殖期,夜間8時至隔日清晨5時也禁止進入,6月16日至11月30日可從事夜間導覽解說,但需以紅光燈進行。
杉福潮間帶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認識海蝕地景與生態。(照片提供: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
同時,縣府也正積極推動復育工作,包括珊瑚、硨磲貝、馬尾藻等物種的復育計畫,並嘗試移除大量繁殖且對潮間帶生態有疑慮的梅氏長海膽與口鰓海膽,進行試驗。此外,縣府更將「硨磲貝」及「珊瑚(珊瑚礁)」列為保育物種,在肚仔坪潮間帶週邊劃設全年禁止進入的保護核心區,強化保育措施。
控制遊客人潮、復育重要物種,讓潮間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本集節目邀請屏東縣政府農業處長鄭永裕,帶我們了解小琉球潮間帶收取觀光保育費的脈絡與初衷。
在肚仔坪潮間帶的中、低潮帶可以觀察到數量龐大的梅氏長海膽。(照片提供: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在屏東縣政府及海洋保育署的支持下,啟動以硨磲貝及大型海葵為對象的復育試驗計畫,希望提升保育區內的生物數量及生態系服務功能。(照片提供: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
你可知道,小琉球曾經是全台珊瑚覆蓋率最高的區域!
根據研究,在半個世紀前、1970年代,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高達60到80%。海底布滿壯觀的珊瑚群落,琳琅滿目的熱帶魚悠游其中,可說是海洋生物的天堂樂園。但如今,小琉球珊瑚生態已亮起紅燈,珊瑚覆蓋率最高僅約30%,部分區域甚至不到一成。
今年小琉球鄰近海域觀察到珊瑚白化現象。(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實驗室/潛水教練李昆弦)
長期關心小琉球珊瑚、進行珊瑚人工繁殖及移植復育研究的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分析,人類活動如土地開發、過度捕撈、廢水排放,都是導致珊瑚逐漸衰退的主因。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海洋熱浪」,導致珊瑚大規模白化,甚至死亡。
例如,今年受海洋熱浪影響,包括墾丁、小琉球、東沙群島等地,陸續出現珊瑚白化的情況。樊同雲研究員表示,雖然7月底凱米颱風來襲,擾動海水讓溫度下降,但效果短暫。如果海洋熱浪現象沒有結束、海水沒有降低到適合珊瑚蟲生長的水溫,就會延遲珊瑚白化後復原的速度。
今年小琉球鄰近海域觀察到珊瑚白化現象。(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實驗室/潛水教練李昆弦)
儘管現況讓人沮喪,但仍存在著一絲希望。樊同雲研究員指出,杉福漁港、白沙港外海域消波塊上的珊瑚生長良好,覆蓋率約有4成,相較之下,天然珊瑚礁衰退得較為嚴重。分析原因,這些海域遊客罕至,人為干擾極少,加上污水處理廠的設置,讓生活廢水進入海洋的情形大幅改善。此外,消波塊保持了珊瑚礁立體複雜的結構,穩固性良好,因此成為了珊瑚的庇護所。
降低人為活動干擾及汙染,並進行兼顧種類和基因多樣性的珊瑚復育計劃,是小琉球珊瑚生態恢復的關鍵。現在就讓我們透過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的專訪,拉出歷史縱深,了解小琉球珊瑚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可能的復育行動。
珊瑚蟲觸手與咖啡色的共生藻特寫。(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實驗室/潛水教練李昆弦)
研究人員正進行小琉球珊瑚覆蓋率調查。(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實驗室/潛水教練李昆弦)
關渡,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每年秋風起,便有成千上萬的冬候鳥來到淡水河口,於此停留、棲息。
與這場候鳥遷徙景象同時發生的盛會,還有已經邁入第19個年頭的「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在藝術季中,關渡自然公園邀請藝術家,以竹子、木頭、種子、石頭、泥土、貝殼、麻繩、布料等自然素材進行創作,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這門重要課題。
法國藝術家Fiona Paterson從環境、社會、經濟等永續發展的3要素出發,創作出《生命之柱》。(照片提供: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策展主題為「生態,作為一個思考」,策展人廖柏森指出,這個主題不僅延續前兩年的「療癒,作為一個方法」與「自然,作一個禮物」,更強調了人與環境關係的重建,深入探詢永續的概念。「如果生態成為藝術家的態度,那麼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對生態觀察的一種思考,一種以藝術改變環境與人的姿態。」
本屆藝術季邀請了6位國內外藝術家於園區現地創作,包括台灣藝術家陳有德、郭俞平、曾莉珺,泰國藝術家Anusorn Tunyapalit、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與法國藝術家Fiona Paterson。此外,緯創資通的志工連續第2年參與藝術季,創作出《翼起回家》,期待關渡濕地成為候鳥每年造訪的家園。
緯創資通43位同仁共同創作《翼起回家》,緯創資通暨緯創人文基金會董事長林憲銘參與成果發表會。(照片提供: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同樣屬於參與式藝術創作的作品,還有藝術家陳有德與關渡國中同學共同打造的《永渡池》。此作結合關渡國中「與水共生」課程,以獅象隘口淹水問題為文本發展,藉由創作引發學生思考。作品名稱中的「永渡」即為「永續關渡」,代表著師生對於關渡這片土地的期許與祝福。
以藝術為媒介,讓我們一起思考環境、思考永續。在造訪關渡自然公園之前,就透過本集節目來認識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精彩之處!
藝術家陳有德率領關渡國中同學共同創作《永渡池》,以在地真實事件獅象隘口淹水問題為文本發展,規劃學生學習歷程,藉由創作引發學生思考。(照片提供: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藝術家郭俞平《生息在潮濕的土地——無盡之屋》,以淡水河為主體,打造出一個充滿各式紋路、孔隙,相互聯通,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其型態的裝置。(照片提供: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泰國藝術家Anusorn Thanyapalit在作品《翅膀與波浪: 鳥類遷徙與海外華人歷史的交集》中,從生態學及人類學觀點探討生命的相互關聯性。(照片提供: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賀!!本節目入圍第59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
感謝所有聽眾的支持,
IC之音與您分享這份喜悅,
我們將持續為大家帶來具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的優質節目!
一起來看看今年入圍的節目有哪些:https://pse.is/6ebhnu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27 episodes available.
143 Listeners
32 Listeners
44 Listeners
35 Listeners
8 Listeners
8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43 Listeners
73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21 Listeners
1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62 Listeners
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