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教授的公園夢:打造都市之肺、復育螢火蟲,從零開始的第一本公園生態說明書
訪問作者:楊平世
內容簡介:
用生態的力量
讓螢火蟲在都市公園現蹤
◎第一本台灣都市生態復育全紀錄
◎耕耘復育三十年,楊平世第一本都市公園生態說明書
如何讓螢火蟲在都市現蹤?
大安森林公園如何成為復育台灣魚木、台灣萍蓬草等原生種植物的基地?
公園總給人蚊子很多的印象,但大安森林公園為什麼不會有這個問題?
台北是台灣人口最稠密的城市,現在的水泥叢林以前曾有螢火蟲飛舞,但在都市化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在被稱為台北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正有人為螢火蟲重新打造乾淨的水源、減少光害,讓這塊市中心的大片綠地增添夜晚的微光。
從山邊的一個小水漥開始:永建生態園區
台北文山區永建國小現址原本只是一個看似單純的水窪,但在興建前現地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那竟是有四百年以上歷史的馬明潭古濕地。經過生態教父楊平世與共同調查學者的努力,保留下一塊與永建國小共生的濕地,重新變成完整的生態系。
打造台北之肺:如何在都市中實現生態復育?
在成為台北之肺前,大安森林公園裡的樹總是長不高,颱風一吹就倒,原本的人工生態池更因為鷺科鳥類棲息嚴重優養化,還充斥外來種魚類。以永建生態園區為起點,楊平世與新成立的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找出讓公園中樹木難以扎根的原因,改善生態池的鳥島問題,更嘗試在公園裡復育曾經在這裡出現過的螢火蟲。
螢火蟲回來了,然後呢?
本書以位於台北市的永建生態園區與大安森林公園為例,詳細介紹生態復育如何從環境調查開始,一步步重建原有的環境。但是生態復育,不僅僅只有一開始的棲地營造,後續的追蹤與維護都相當重要。本書也收錄大安森林公園與難纏的大理石紋螯蝦之戰,以及在疫情期間風靡全台的鳳頭蒼鷹直播,展示生態復育之後的經營。
作者簡介:楊平世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大安森林公園之友會執行長。
研究領域包括蝴蝶、螢火蟲以及台灣多種水棲昆蟲。曾參與台灣目前規模最大的生態復育計畫:2001年桃芝颱風後,達八公頃的杉林溪台大實驗林重建。
致力於推廣生態保育,更攜手各界專家,成功復育大安森林公園的濕地生態系。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出版
#李基銘 #李基銘主持人#fb新鮮事#快樂玩童軍
#廣播之神#廣播之神李基銘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粉絲頁
廣播之神:
/ voh.god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
/ 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
/ voh.vide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