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又稱長年菜、包心菜、雪裡紅、大芥、刈菜。芥菜十月下種,年底可收,應了年節的需求,因此客家人在冬末的餐桌上常見芥菜身影,甚至用做除夕夜的長年菜。  
  
二O一一年行政院客委會舉辦的「齊力趣联 福:千人踏鹹菜」活動,來自全臺各地超過一千五百人穿上鞋套,一起站在巨大的塑膠桶中踩芥菜,踩福菜,帶著採福的隱喻。這是一項大規模的繼承傳統意識,一種象徵儀式,彼此和不認識的人傳遞共有性,共同收集回憶,再通過強力傳播,召喚族群感情,重複鞏固共同體的血緣關係。  
  
踩菜的目的是把縫隙擠壓到最小,務必讓桶內沒有空氣,並排出菜葉裡的水分,緩慢出力地踩踏,令芥菜密實,才不會發霉,屆時才能裝到瓶中製作福菜。  
  
這種瓶中菜最初的意義是節儉惜物。後來才發現它的美好。最常和福菜搭配的是豬肉,它有效吸納油脂,釋放甘美,進而提醒了豬肉的味道。福菜之為用大矣,可煮可妙可滴可蒸,那天然發酵的氣味豐富了菜餚的滋味,而它的酸味可啟發味蕾,並促進油脂分解。  
  
我愛吃福菜炒苦瓜,福菜的清淡的澀味剛好修飾了苦瓜的苦,兩者又皆能回甘,彼此互為賓主,如潮汐陪伴沙灘,如和風撫摸樹林,如月光擁吻海洋,他們表現了調和之美。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