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解释总有到头的时候”,我们该停在哪里?结论下在何处,下在什么环境之中,是对我们最有益的方式。
在上一期之后,我们明白我们可以理解他人,但这种理解很多时候总是有些模糊。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维特根斯坦从我们阅读的理解入手,深度的进入我们“阅读”与“理解”的场景,梳理与构建我们对“读”和“理解”的认识。
正像我们对人与人的理解,我们对阅读的理解,也需要达成在“心灵”中的一个“内在过程”吗?
维特根斯坦当然不反对我们肯定有某种“内在感觉”,一种私有的感受,但是“阅读”、“理解”等过程,与这个全无关系,这是一个与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高度相关的一期节目。
2 理解:想象主客一体
我们总认为“能做”某事是一种“应用层”的事情,而“理解”某事比“能做”某事深入,是一种人的“内在过程”,是一种主观性的把握,是对本质的理解。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理解就是“能做”,不在应用中,我们根本谈不上理解。
PART1 理解即应用
143节:不理解就是一种“表现上的不一致”
144节:纠正不是逻辑和经验直传,而是“换个观看方式”
145节:语言的同一性就在语言本身
146节:语言应用就是语言同一性的标准
147节:一种错误:将无限的语言应用收敛到有限的“语言外”对象上
148节:知道即应用
PART2 不存在理解的“内在过程”
149节:语言现象“知道”可以凝结为“内部状态”吗?
150节:区分“理解”和“能”也许就是问题本身
151节:一个语言现象有多种不同“内在”和其对应
152节:理解就是主客一体
153节:理解不应该存在一种“独立隐蔽的内在过程”
154节:理解的同一性在“语言应用中”
155节:理解感:一种应用验证感
By 翻转电台FlipRadio4.5
247247 ratings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解释总有到头的时候”,我们该停在哪里?结论下在何处,下在什么环境之中,是对我们最有益的方式。
在上一期之后,我们明白我们可以理解他人,但这种理解很多时候总是有些模糊。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维特根斯坦从我们阅读的理解入手,深度的进入我们“阅读”与“理解”的场景,梳理与构建我们对“读”和“理解”的认识。
正像我们对人与人的理解,我们对阅读的理解,也需要达成在“心灵”中的一个“内在过程”吗?
维特根斯坦当然不反对我们肯定有某种“内在感觉”,一种私有的感受,但是“阅读”、“理解”等过程,与这个全无关系,这是一个与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高度相关的一期节目。
2 理解:想象主客一体
我们总认为“能做”某事是一种“应用层”的事情,而“理解”某事比“能做”某事深入,是一种人的“内在过程”,是一种主观性的把握,是对本质的理解。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理解就是“能做”,不在应用中,我们根本谈不上理解。
PART1 理解即应用
143节:不理解就是一种“表现上的不一致”
144节:纠正不是逻辑和经验直传,而是“换个观看方式”
145节:语言的同一性就在语言本身
146节:语言应用就是语言同一性的标准
147节:一种错误:将无限的语言应用收敛到有限的“语言外”对象上
148节:知道即应用
PART2 不存在理解的“内在过程”
149节:语言现象“知道”可以凝结为“内部状态”吗?
150节:区分“理解”和“能”也许就是问题本身
151节:一个语言现象有多种不同“内在”和其对应
152节:理解就是主客一体
153节:理解不应该存在一种“独立隐蔽的内在过程”
154节:理解的同一性在“语言应用中”
155节:理解感:一种应用验证感

102 Listeners

455 Listeners

428 Listeners

473 Listeners

1,023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371 Listeners

1,114 Listeners

312 Listeners

58 Listeners

306 Listeners

46 Listeners

17 Listeners

1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