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这是一期关于南京城的纸上漫游记,现在回听这期录制于7月初的节目也有点感慨。
十年前,一本以南京为背景的小说《朱雀》问世。南京作家葛亮带领读者游走于南京一个个文化地标,南京的繁荣浮沉也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紧紧相扣。
十年后,《朱雀》出版十周年纪念版,文本和记忆中的南京互相交错。本期节目,葛亮老师将与我就写作《朱雀》的契机、南京城的独特气韵、城市文学该如何回应历史和现实等话题展开对话。
时间线
00:04:31 写作《朱雀》的原因之一是来自夫子庙奇芳阁中金拱门的冲击
00:07:40 另外一个原因是感受到香港人对历史的珍惜
00:10:47 南京人非常安于家乡生活,在外地很难看到关于南京的印记
00:13:30 南京的包容感在语言/族群/街区中都有体现
00:16:15 家学对于少时审美趣味的培养
00:22:03 南京人从来没有因为自身历史的丰盛和奢华降低去降低自己作为守护者的警惕度
00:27:53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最有魅力的还是深重的民间感
00:32:00 城市文学如何对大历史/家族史,日常生活做出反应?
00:41:22 南京的大格局来自民间
00:45:32 《朱雀》十周年纪念版的小彩蛋
00:52:56 最近在读《伦敦六百年》
00:54:24 “端”来的盐水鸭——味觉也是城市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
嘉宾/葛亮,作家,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
主播/王越洲
剪辑/Junno
logo设计/王璎珞
配乐/钟山春
微博/微信:城记播客
4.8
66 ratings
这是一期关于南京城的纸上漫游记,现在回听这期录制于7月初的节目也有点感慨。
十年前,一本以南京为背景的小说《朱雀》问世。南京作家葛亮带领读者游走于南京一个个文化地标,南京的繁荣浮沉也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紧紧相扣。
十年后,《朱雀》出版十周年纪念版,文本和记忆中的南京互相交错。本期节目,葛亮老师将与我就写作《朱雀》的契机、南京城的独特气韵、城市文学该如何回应历史和现实等话题展开对话。
时间线
00:04:31 写作《朱雀》的原因之一是来自夫子庙奇芳阁中金拱门的冲击
00:07:40 另外一个原因是感受到香港人对历史的珍惜
00:10:47 南京人非常安于家乡生活,在外地很难看到关于南京的印记
00:13:30 南京的包容感在语言/族群/街区中都有体现
00:16:15 家学对于少时审美趣味的培养
00:22:03 南京人从来没有因为自身历史的丰盛和奢华降低去降低自己作为守护者的警惕度
00:27:53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最有魅力的还是深重的民间感
00:32:00 城市文学如何对大历史/家族史,日常生活做出反应?
00:41:22 南京的大格局来自民间
00:45:32 《朱雀》十周年纪念版的小彩蛋
00:52:56 最近在读《伦敦六百年》
00:54:24 “端”来的盐水鸭——味觉也是城市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
嘉宾/葛亮,作家,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
主播/王越洲
剪辑/Junno
logo设计/王璎珞
配乐/钟山春
微博/微信:城记播客
104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255 Listeners
153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35 Listeners
7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49 Listeners
291 Listeners
1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