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坛

墙裂坛宏观AMA:美债要违约?去美元化动力足?亚洲经济要起飞?


Listen Later

本月“墙裂坛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我们和郑朗、大卫文老师一起来聊聊:

1)美债会不会违约?违约了会发生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美元霸权真要结束了吗?

3)最新就业和CPI数据解读:拐点来了吗?

4)关于国内经济:FT预测:在美国迈入经济周期后段的同时,亚洲地区有望迎来早周期反弹,尤其是中国。预计在几个因素的驱动下,亚洲在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跑赢发达市场约5个百分点。这个分析过度乐观了吗?


·内容精华·

01

美债会不会违约?违约了会发生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美债违约、债务上限谈判”——这不是大家第一次听到了。已经心中毫无波澜。感觉又是“狼来了”。但如果真的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又不能不关注,万一这次真的来了咋整?

· 2023年1月19日,美国国债总额达到债务上限31.4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宣布进入“债务发行暂停期”;5月1日,美国财政部通知国会:非常措施和库存现金可能最早在6月初耗尽,也就是最早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

· 最近大部分市场的走势波动,也都围绕美债这件事来转:AMA当天的市场整体涨的很舒服,市场给的理由是债务上限有了转机。拜登表示“G7开始之前就可以解决


· “债务上限到底是怎么来的?真的跟债有关吗?

在讲究权力相互制衡的美国政体当中,为了防止政府部门胡乱借债大手花钱,美国宪法将联邦政府借入款项/发行债券的权力赋予国会,要求联邦政府的每一笔借债必须征得国会的同意才可实施。“一战”期间美国财政赤字显著扩张,国会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决定每一笔借债的必要性,于是在1917年通过《第二自由债券法案》,在国债总额不超过约定额度的情况下,授权联邦政府自行发债融资,这就是债务上限的由来。

如果在国债总额到达债务上限时国会两党还没就调整债务上限达成一致,财政部可以在不突破债务上限的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借入额外现金,并且动用库存现金。在2023年1月19日国债总额达到债务上限31.4万亿美元之后,财政部宣布进入“债务发行暂停期”

· 真的跟债有关吗?还是两党之间的政治博弈?

债务危机本质上是两党之间的对抗,而金融市场恐惧的是对抗带来的破坏性。由于美国大体上由民主党、共和党轮番掌控国会,债务上限问题便成为执政党与在野党在政府财政支出方面的主要博弈工具。

由于债务上限不及时调整将影响到联邦政府的正常运作并且引发美国国债的违约风险,一般情况下两党在调整债务上限问题上都会尽量克制。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债规模突飞猛进,同时美国政治生态两极分化现象愈加严重,两党围绕债务上限问题的博弈愈加激烈,2011年以来债务上限问题的解决变得越发艰难。

本次美国债务上限博弈将比2011年更为复杂,两党在“X”日到来之前无法达成协议以及联邦政府部门停摆的概率并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再次遭到下调,需要警惕由此引发的金融市场险。

· 一万亿美元硬币解决方案?

只要轻松的三步,困扰美国已久的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就能立刻解决:美国财政部先铸造一枚价值1万亿美元的硬币,然后将其存入美联储,再由美联储转入财政部的账户。

这个奇怪的方案2011年被提出后,几乎在此后每一次美国债务僵局的时候都被拿出来讨论。很多经济学家,包括诺奖Paul Krugman都坚定拥护:印钞只是为了弥补赤字,这其实是一种后门借款,一种簿记技巧。美联储随后会通过出售债务组合来消除这枚硬币引发的任何影响。

美国法律规定,美国财政部没有随意发行金币、银币、铜币或纸钞的权力,但其拥有随意铸造硬币的权力,既不受数量限制,也不受面额限制。这一法律漏洞的存在,为一万亿美元硬币的想法提供了基础。而这枚硬币相当于财政部平白得到的巨款,理论上讲确实可以用来回购美国国债,从而避免政府违约,财政部也不用再看国会两党的脸色。

资料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llion-dollar_coin

02

去美元化已成趋势?美元霸权真要结束了吗?我们究竟该怎么理解去美元化

· 反正每两三年,总有人出来说美元霸权即将没落。今年热闹起来是因为几件事:

· 首先是刚才讨论的美债债务上限。

·央行界:欧央行长拉加德上个月警告,不应再将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视为理所当然(international currency status should no longer be taken for granted)。美国财长耶伦亦承认,美国对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制裁“可能削弱美元的霸权(could undermine the hegemony of the dollar)”。

· 政界:俄罗斯为应对美国制裁,会多用人民币结算。最近巴西总统卢拉访华表示:“每晚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这些国家都必须要以美国的美元作为结算方式?”——卢拉访华前,中国和巴西已同意以两国货币结算贸易,不用美元。最近法国也与中国完成了第一宗以人民币结算的液态天然气交易。

· 投资界:桥水基金联席CIO日前表示:隨著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持续,金价处于長期牛市的开端。金价被低估,还有很长的上升空間。

· 甚至有13歲的小女孩問巴菲特:美元儲備貨幣的地位会不会受威脅?美債的發展是否會造成美國不再是全球儲備貨幣?巴菲特回答:除美元外,儲備貨幣“別無選擇”。

· 各国央行储备的美元资产占比,自1999年占71%,已稳步下降至2021年只有59%。人民币只占央行储备3%左右。其他传统储备货币如欧元、英镑和日圆,都没有增加。这现象正反映,暂时没有单一货币可以挑战美元。


· 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否无法动摇?

· 如果美元制度动摇,可能是基于对美元的信心危机,但不是靠主动“去美元”。

· 国际金融中所谓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s Dilemma):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被视为国际安全资产,全球不少财富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安全资产方式储蓄。但当愈来愈多国家经济发展、累积财富,各国对这些美元计价的安全资产的需求会上升。美国可以一直发债来满足这些需求,当借贷相对美国的产出愈来愈多,到有朝一日还不起钱,国际投资者还会一直持有这些资产吗?

03

最新就业和CPI数据解读:拐点来了吗?什么样的通胀和就业可让联储降息?


04

关于国内经济:FT预测:在美国迈入经济周期后段的同时,亚洲地区有望迎来早周期反弹,尤其是中国。预计在几个因素的驱动下,亚洲在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跑赢发达市场约5个百分点。这个分析过度乐观了吗?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月2日发布报告,预测亚太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4.6%。报告特别提及中国的重新开放,由此带来的消费激增正在推动地区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中国和印度经济。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印度增长5.9%

· 但是中国4月的宏观数据,并不太好看:

·社融数据:居民加杠杆不给力,大家去杠杆去的不亦乐乎,都在还款,没人贷款;感觉去杠杆已经成了常态——社融增速触到了敏感线——10%,债务难以再滚动,小川行长的“明斯基时刻”近了。


·消费低迷:钱都用来还贷款,肯定不能消费了。所以消费也不好。全国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比2019年还要多20%。冰的是消费人均540元,远低于2019年的603元。


·最心塞的还是就业数据: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4%,创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小跑刚回了趟上海,发现车出奇的好叫——看来网约车也饱和开始“内卷”。)

· “居民去杠杆,政府加杠杆”——呼声很高。4月多数宏观经济指标低于市场预期,与1季度的数据超预期形成对比。这种增速落差,反映出经济复苏正处于阶段性的“过渡期”。

· 我们究竟应该乐观看待,还是悲观谨慎?


—  End  —

嘉宾|郑朗 大卫文   主播|肖小跑

编辑 | 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墙裂坛By 墙裂坛

  • 3
  • 3
  • 3
  • 3
  • 3

3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墙裂坛

View all
疯投圈 by 黄海、Rio

疯投圈

109 Listeners

雪球·六点半热评 by 雪球

雪球·六点半热评

2 Listeners

钱粮胡同FM by 住在胡同里的野人

钱粮胡同FM

20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2 Listeners

晚点聊 LateTalk by 晚点 LatePost

晚点聊 LateTalk

23 Listeners

起朱楼宴宾客 by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51 Listeners

麦子店圆桌Night by 麦子店小二

麦子店圆桌Night

5 Listeners

高能量 by 李翔李翔

高能量

30 Listeners

三点下班 by 李永浩,星辰

三点下班

18 Listeners

中金研究院 by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

10 Listeners

知本论 by 知本论

知本论

4 Listeners

截胡不截财 by Jeff

截胡不截财

3 Listeners

面基 by 面基

面基

21 Listeners

厚雪长波 by 雪球官方账号

厚雪长波

8 Listeners

投资实战派 by wong永庆

投资实战派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