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爸媽去旅行是一件貼心又孝順的事情,但是長輩們的喜好和步調顯然跟年輕人有所不同。
如果完全聽父母的,孩子們安排行程時可能覺得傷神又無趣,但是不懂爸媽的「眉角」,親子旅行可能處處地雷,成為災難!
這一集的「老大 ·不小,妳到底要怎樣?!」,老大沈姐姐和不小Ambie從不同世代的觀點,分享了她們的有過的親子旅行。
沈姐姐認為自己的體力不錯,只要孩子願意安排並同行,她就一定要努力跟上腳步,讓自己成為好旅伴,讓兒女們很有成就感。
Ambie也分享了帶老爸旅行時面臨的挑戰,對她來說親子旅行既是休息更是修行啊!
本集亮點:
親子同遊的四要:
1,要周詳規劃,查清楚每個景點的入場方式和營業時間,不要到了知名博物館,發現當天休館!
2,要保持變通,隨時要有Plan B。
例如到東京賞櫻花,但是氣象廳的預告日期失了準頭,這樣就要有立刻改變行程的能力。
3,要讓長輩的身上隨時都帶著下榻地點的地址或名片,才能在分散、迷路的時候可以回到飯店。
4,要查清楚旅遊當地的氣候和溫度變化,讓父母親帶足恰當的衣物。如果到當地再添購,也會成為吵架的導火線。
親子旅行的三不要:
1,不要走太多路,要考慮長輩的體力。規劃行程不要塞太滿,適時地留白才聰明。
2,不要一味安排當地的美食或排隊名店,因為父母親可能不見得會欣賞。
3,不要吵架!雖然有人說旅行是旅伴最容易吵架的時候,但既然是帶爸媽旅行,不能記功變記過。年輕一輩在衝突發生的時候,還是要主動化解不愉快。
Ambie 就分享了帶爸爸在舊金山旅遊時,爸爸想到附近的中餐廳吃飯,但又一路抱怨走太遠。滿是挫折的Ambie,意外讓一個慢跑的路人,給了她一個溫馨的安慰和鼓勵。
親子旅行到底是休息還是修行?
今天的節目,希望提醒了一些關鍵痛點,讓「老大」和「不小」們,在籌劃下一次的親子旅行時,能夠更加懂得彼此的心意,擁有一趟順心如意的美好旅程!
歡迎留言分享你對「人生第二曲線」、「旅遊」、「公益」的看法,
也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給我們五星評價,打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們的精彩內容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