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灣文學朗讀

S2EP17:東方美人茶--著涎的茶葉本來是缺陷,卻變成東方美人的靈魂。


Listen Later

東方美人茶出現於19世紀臺灣的客家庄,有多種別稱。早期的毛茶運抵大稻埕茶棧,出口前需在「番庄館」再經過烘焙與揀茶,故舊稱為「番庄烏龍」;由於嫩芽的白毫很多,故又稱「白毫烏龍」。各地稱呼也不盡相同:產於新竹縣北埔鄉的名「椪風茶」或「膨風茶」;產於新竹縣峨眉鄉者稱「東方美人茶」;產於苗栗縣頭屋鄉、三灣鄉則喚「番庄烏龍,每一種別稱都附會著故事。
 
新竹縣的峨眉鄉、北埔鄉為臺灣東方美人茶的最大產地。新竹、苗栗一帶以「青心大冇」為主要茶種;坪林、石碇則以「青心烏龍」為主,輔以少量的「白毛猴」。我偏愛青心大冇,平日所飲,多來自竹苗地區。
 
採收茶葉在端午節前後10天,炎炎夏日,被小綠葉蟬(浮塵子)吸食的茶芽稱為「著涎」,著涎程度決定茶葉品質之優劣。採摘須用手工,只能採一心一葉或二葉未開面之芽葉製作,取其白毫顯著、茶芽細小。所採心芽以肥大具白毫者為佳,白毫越多越高級。茶園為了吸引小綠葉蟬群聚,絕對不能噴灑任何農藥,乃是標準的有機烏龍茶,是烏龍茶最高級的形式。
 
當初若非小綠葉蟬之著涎,則無東方美人茶;著涎的茶葉本來是缺陷,卻變成東方美人的靈魂。大抵好物多瑕疵,缺陷往往存在著深刻的內涵。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為臺灣文學朗讀By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為臺灣文學朗讀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5 Listeners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by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191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88 Listeners

Gooaye 股癌 by 謝孟恭

Gooaye 股癌

754 Listeners

亞特聊聊天丨台語Podcast放送 by 亞特

亞特聊聊天丨台語Podcast放送

11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39 Listeners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by 吳淡如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457 Listeners

妮說BOOK,我說可 by 蔣亞妮 @i聽聽

妮說BOOK,我說可

5 Listeners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 by Hazel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

235 Listeners

News For Kids by ICRT

News For Kids

20 Listeners

聽康健 by 康健雜誌

聽康健

32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