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米篩目是臺灣傳統米食,尤流行於客家庄,乃「粄」的一種形式,源自廣東大埔,香港呼「銀針粉」,馬來西亞叫「老鼠粉」,米篩目閩南語bí-thai-båk,「篩」、「苔」音近似,臺灣很多商家的招牌遂寫成「米苔目」。作法是用在來米磨成米漿,脫水後加入太白粉蒸凝成糰,經過鐵擦板的篩洞,擦出粉條,掉落滾水鍋中煮熟,即是米篩目。須注意摻太白粉不可多,否則口感太粉。
粄條的製作工序亦然,初製成形狀寬扁似手帕毛巾;米篩目則是細圓,兩端尖細。兩者的製作相似,烹法相同,口感一樣,要緊的是都必須當天製作當天吃。米篩目可湯可炒,前者用豬大骨、雞骨熬成高湯,加入韭菜、蔥、油蔥、香菇、蝦米、豆芽、豬肉絲等配料;後者則用相同配料炒製。尤其油蔥,可謂炒米篩目最重要的伴侶,公館鄉「福樂麵店」的米麵之廣受歡迎,靠的是涂媽媽手製油蔥酥,成為顧客信賴的經典味。
米篩目比粄條多了一種吃法:加糖水即成為甜品。「呷二嘴」冬天賣米糕,夏天賣米篩目,炎炎夏日吃刨冰米篩目,一陣陣清風吹拂心坎裡。這是臺灣的特殊吃法,用薑、黑糖熬煮甜湯,搭配冰鎮過的米篩目,和刨冰,單純得像信仰。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米篩目是臺灣傳統米食,尤流行於客家庄,乃「粄」的一種形式,源自廣東大埔,香港呼「銀針粉」,馬來西亞叫「老鼠粉」,米篩目閩南語bí-thai-båk,「篩」、「苔」音近似,臺灣很多商家的招牌遂寫成「米苔目」。作法是用在來米磨成米漿,脫水後加入太白粉蒸凝成糰,經過鐵擦板的篩洞,擦出粉條,掉落滾水鍋中煮熟,即是米篩目。須注意摻太白粉不可多,否則口感太粉。
粄條的製作工序亦然,初製成形狀寬扁似手帕毛巾;米篩目則是細圓,兩端尖細。兩者的製作相似,烹法相同,口感一樣,要緊的是都必須當天製作當天吃。米篩目可湯可炒,前者用豬大骨、雞骨熬成高湯,加入韭菜、蔥、油蔥、香菇、蝦米、豆芽、豬肉絲等配料;後者則用相同配料炒製。尤其油蔥,可謂炒米篩目最重要的伴侶,公館鄉「福樂麵店」的米麵之廣受歡迎,靠的是涂媽媽手製油蔥酥,成為顧客信賴的經典味。
米篩目比粄條多了一種吃法:加糖水即成為甜品。「呷二嘴」冬天賣米糕,夏天賣米篩目,炎炎夏日吃刨冰米篩目,一陣陣清風吹拂心坎裡。這是臺灣的特殊吃法,用薑、黑糖熬煮甜湯,搭配冰鎮過的米篩目,和刨冰,單純得像信仰。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674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310 Listeners
602 Listeners
4 Listeners
407 Listeners
18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19 Listeners
39 Listeners
1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3 Listeners
8 Listeners
0 Listeners
9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