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灣文學朗讀

S2EP43:刈包--面對脂香騰熱的焢肉,毫不猶豫地大口嚼食。


Listen Later

女兒珊珊上大學時全家搬到學校附近,近公館商圈,我們常在附近覓食。「藍家」的刈包鹹甜融合得宜,雖然那瘦肉不免柴了些;店門口擺著攤車兼料理檯,總是排隊的人潮,分外帶、內用兩種隊伍。刈包宜趁熱吃,我們照例不外帶,面對脂香騰熱的焢肉,毫不猶豫地大口嚼食。
 
刈包要用閩南語發音:kuah-pau,又名「割包」,意謂割開饅頭,包裹焢肉、炒酸菜、花生粉、香菜;因形狀似虎口咬住了豬肉,故又名「虎咬豬」。由於外觀又似錢包,有些企業主在尾牙請吃刈包,除了犒賞員工辛勞,也有祈求財富的喻意。
 
刈包最常出現於夜市,形式內容之變化是無窮的。製作外皮也能變化多端,如和麵的水可改成牛奶;若加山藥泥一起和,能有效軟化麵皮;油的選擇亦多樣,奶油、橄欖油、沙拉油等等。刈包所用的食材都很香,鹹的焢肉,甜的花生粉,和漬酸菜、鮮芫荽,鹹、甜互相修飾,醃、鮮彼此發揚,酸菜又平衡了五花肉的油膩,眾味交響,和諧,同時滿足了味蕾的每一區域。它總是努力修飾,希望表現面面俱到的好人緣。
 
香傳千里,洋人也愛上了這個味。臺灣青年黃頤銘放棄執業律師,轉行在紐約東村開了一家刈包專賣店Baohaus,用可樂滷製紅燒肉,並加入蛋、雞排,經營出時尚臺灣漢堡。
 
珊珊大學畢業了,我們又遷居回木柵,一年來彷彿離開十丈紅塵,窗外不遠是二格山列,猴山岳,指南宮,樟山寺,天恩宮;樓下好像伸手可及的景美溪。我珍惜和家人一起大啖刈包的夜晚,也珍惜現在一起散步河濱的黃昏。大雨後景美溪暴漲,淹沒我們散步的河濱步道,草地,球場,作勢要漫過堤防;雨歇後,它又逐漸恢復潺潺小溪,乖乖回水道,閃著波光,轉彎,帶著溫情逕自向前流去。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為臺灣文學朗讀By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為臺灣文學朗讀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5 Listeners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by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191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88 Listeners

Gooaye 股癌 by 謝孟恭

Gooaye 股癌

754 Listeners

亞特聊聊天丨台語Podcast放送 by 亞特

亞特聊聊天丨台語Podcast放送

11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39 Listeners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by 吳淡如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457 Listeners

妮說BOOK,我說可 by 蔣亞妮 @i聽聽

妮說BOOK,我說可

5 Listeners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 by Hazel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

235 Listeners

News For Kids by ICRT

News For Kids

20 Listeners

聽康健 by 康健雜誌

聽康健

32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