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正確行動的最高原則。" 
  
  
這句智語的程序說明就像現在通行的SOP, 
做事前要先計劃、後行動、結束後再做評估此行動是否正確。 
這種方式並不符合依納爵的行事風格,但只講對一半。 
聖依納爵一方面要求嚴謹的盡人事,另一方面則是要聽天命, 
所以要把這兩個放在同一個脈絡,這樣才能了解他所強調的平衡。 
  
要了解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也是這樣, 
每句話透過神操的「原則與基礎」或「更」的精神來看, 
才能體會到智慧的一面,藉由一面會看到另一面, 
才不會感到二者相互矛盾。 
  
如同一方面看到依納爵強調要克苦,不要因為身體軟弱就推辭; 
另外一方面他又說要照顧自己的身體, 
尤其是生病的時候,這兩個不同的態度放在一起是吊詭的。 
房志榮神父的《神操》譯本把吊詭翻成「似非而是」, 
就是看起來好像二者是矛盾,但其實不是。 
如同耶穌說:「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瑪16:25 
  
所以要從聖依納爵強調的點來理解, 
這句智語的對象是對這種人說的, 
指這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常常想都不想就直接去做, 
那就要用這句智語提醒他。 
但是對於那些什麼都鑽牛角尖的人來說,就要學習大而化之。 
  
一位年長的初學導師,在他培訓的修士發初願時, 
證道中給予他們最後的勸勉: 
「現在是你們修道生活的開始,而我已經快到終點了, 
所以我可以告訴你們,無論你現在準備做了怎麼樣的計劃, 
將來一定會不一樣,天主都會將它破壞, 
因為天主總是比你更明智、更有創意,這就是進步。 
所以不管你現在怎樣計劃,將來一定跟你想的不一樣。」 
所以個人的計劃要做,也要承行天主的計劃。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神視中,天父願意耶穌收納依納爵爲同伴 
  
  
註:廣告為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