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智語用一句簡單的俗語,
「今日事,今日畢」就可以說明。
但是在生活中顯然不是輕易就可以做到,
縱使是受過嚴謹訓練的耶穌會士,
所以聖依納爵才會指出來,
要小心、注意做事該秉持的態度。
「等一下」再做,代表「永遠不會做」,
老是拖拖拉拉、事情永遠做不完。
你是「拖延症」的患者嗎?
有一篇人類行為研究的報告指出,
每100個成年人中,約有20人是慢性或慣性拖延症者,
這幾年更有升高的趨勢!
拖延的時間越長,代表擔誤事情的機會就越高。
拖延僅能帶來一時的愉悅感,
但伴隨而來的多項壞處,卻可能造成身心長期傷害。
然而,這些人並不會產生危機意識,
仍持續拖延的壞習慣,直到最後惡果發生,
不但使自己和周遭的人痛苦,
同時也失去了他人對自己的信任!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因為一直拖下去,到最後只能放棄或是別人替你收拾善後。
這個做事的態度不只是面對俗事,在信仰生活中也是這樣,
每一天我如何安排自己的靈性成長時間與內容,
如果不能持之以恆,
我會問自己為什麼在靈修上做不到這個嗎?
是什麼阻擋了我不能夠在時間內完成?
有什麼動力可以幫助自己去做調整?
耶穌在瑪竇福音24章所講的比喻,
可幫助凡事都想延遲的人:
「究竟誰是那忠信聰明的僕人」,
效法他的態度,隨時準備好迎接主人的到來。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依納爵將寶劍獻給聖母
Ignatius laying his sword down before the Black Madonna
邀您加入 耶穌會@BlueSky - 去中心化 減少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